APP下载

石嘴山市惠农区盐碱地改造现状及对策

2017-04-06陈淑娟刘建明董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3期
关键词:盐碱地对策

陈淑娟+刘建明+董平

摘要 通过对惠农区盐碱地改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惠农区盐碱地改良、利用提供思路,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提高耕地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惠农区农业生产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盐碱地;改造现状;对策;宁夏石嘴山;惠农区

中图分类号 S15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185-02

宁夏共有盐碱地17.53万hm2,其中银北地区10.2万hm2,占该地区耕地总面积的58%以上。因此,改造利用盐碱土是消除灌区内盐害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大银北地区盐碱地改良力度,进一步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1]。

1 惠农区盐碱地改造现状

惠农区位于黄河西岸,银川平原青铜峡河西灌区最下游,宁夏引黄灌区最末梢,水情受制因素大。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惠农区特殊的灌排条件:灌溉方面由于处于惠农渠、官泗渠、昌渠、滂渠和第二农场渠几条干渠和支干渠的末梢,而且渠系长,上游灌溉面积大,加上黄河水情的影响等原因,造成多年来惠农区灌溉矛盾一直十分突出;排水方面由于处于灌区下游,灌区上游的重要排水干沟三排、五排、六排、七排4条排水干沟(支干沟)全部从惠农区穿过,加上惠农区灌区地势低洼,地下水位偏高,排水十分困难。通过水利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特别是2003年的抗旱打井工程建设,大大改善了惠农区的灌溉排水条件,有效缓解了惠农区长期以来形成的灌排难问题,使惠农区形成了以引黄水、扬黄水、回归水、地下水相结合的多元灌溉体系,同时形成了明沟、暗管排水相结合,自流、强排相配套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排水体系,为盐碱地改造创造良好的条件。惠农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已于2010年结合测土施肥项目的实施,对土壤盐渍化情况做了大量调研工作,根据结果显示,目前现有耕地1.92万hm2,盐渍化(轻盐渍化、中盐渍化、重盐渍化)耕地面积是1.59万hm2,占耕地面积的82.8%。其中:轻盐渍化耕地面积是1.19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2.0%。从各乡镇分布来看,轻盐渍化耕地分布面积最大;中盐渍化耕地面积是3 183.5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6.6%。根据中盐渍化面积大小排序,各乡镇中燕子墩乡、礼和乡以及尾闸镇的中盐渍化面积分别为875.1、768.1、571.9 hm2,分别占全乡镇总面积的19.1%、18.6%和24.2%;重盐渍化耕地面积是822.8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3%。其中,燕子墩乡重盐渍化最为严重,面积达273.7 hm2,占全镇耕地面积的6%。

2 存在的问题

2.1 渠系来水不足,灌溉矛盾突出

因为石嘴山市地处引黄灌溉的下游区域,经过众多干渠、支渠分流后,待流经惠农区时水量不足,无法满足当地农区灌溉的基本用水需要,尤其在灌溉高峰期时水量更少,全区域农田能灌溉的次数极少,通常为2~3次,尤其是近几年干旱少雨,严重时几乎没有水源可以灌溉,导致灌溉矛盾突出。

2.2 水资源贫乏,灌溉水污染

宁夏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人均占有量不及全国平均值的1/10;农业生产是用水大户,农业用水量占全区总水量的90%以上,用水效益比较低,平均每1 m3水生产的粮食相当于全国平均的60%。近年来,惠农区随着工业排污增加,灌溉用水污染日益严重,每年一到灌水季节,争灌抢灌矛盾突出,有的地方农作物只能灌水1~2次,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2.3 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

就惠农区现有水利工程情况来看,多数灌排工程建设于20世纪70年代,根据现代工程标准,其工程标准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渠道漏水问题严重;此外,由于渠道土层稳定性较差,经过多年的冲刷腐蚀,惠农区大部分的沟道边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引水、排放能力严重受到影响;在电排站方面,由于前期建设年代早、标准低,加之多年超负荷运行,导致目前很多电排站机泵等相关设备老化严重、运行效率低且故障率高,在基础设施管理方面不规范,加上相应的维护资金匮乏,进一步导致电排站无法充分发挥其排水作用,地下水位抬高,进而加剧了土壤盐渍化程度。

2.4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薄弱

目前,水利工程管理是惠农区灌溉工程中的薄弱环节,仍停留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阶段。所谓的管理机构只对扬水站和干支渠进行日常管理,不包括对排水工程的管理,虽然每年对渠道进行淤泥清理,但由于管理不到位,其效果往往不佳。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灌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2.5 资金投入不足

盐碱地改良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难度高,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才能够顺利推进。然而,目前惠农区各级财政资金比较紧张,无力支撑该工程所需的资金需求。此外,部分农户对盐碱地改良项目支持的积极性不高,在筹资筹劳方面配合不到位,也对该项目的推进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3 对策

3.1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3.1.1 加强灌排系统的整体改造。首先,应当以骨干支沟的治理为重点,对整治改造工程进行整体规划,应当涵盖沟道淤泥清理、塌坡整治、防固设施建设、绿化改造等多个方面,全面完善排灌系统管理机构体系,不断提升排灌管理标准,将排灌工作落到实处[2];其次,加强骨干支渠改造砌护力度,有效结合补水工程、干渠末梢段裁弯取直工程等措施,不断提升灌溉的保证率;最后,将防洪治理工程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利用洪水资源,通过对沟道的整治、合并、加固等措施将洪水转换为灌溉的充足水源,保障灌溉用水来源。

3.1.2 不断推进平地、畦田建设工程,以实现提高灌溉利用率。通过平地、畦田等措施不断开展集中、连片、综合整治工作,以建设高产稳产的农田产区。

3.1.3 重视排灌系统基础设施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所有权及使用权的转让机制。由于目前惠农区灌排系统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如何能够实现管理机制的完善与提升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使用权与所有权的有偿转让,将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做到实处,对于大型水利设施暂时无法进行转让的,则可考虑采取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則。此外,各级管理部门应当确保每年排灌系统基础设施的维护经费充足,形成制度、人员与资金三方面共同发展的局面,形成长效维护机制。

3.2 强化盐渍化耕地改良

盐渍化耕地改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协同工作方能取得良好的改良效果。

3.2.1 提升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推进农田机深松轮耕发展。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机的补贴政策,积极鼓励农户购置自动化深松耕作农机具,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全区范围实施机深松耕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保证机深松耕农田相对集中,方便机械作业。

3.2.2 全面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提倡有机农业,增施农家肥,少施复合肥,不断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而改良土壤的盐渍化程度。此外,提倡秸秆还田等良性循环工程,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不仅利于提升农产品的品质,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此外,积极发展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园区,鼓励采用测土配方施肥、低残留农药施用等标准化生产方法,发展生态农业示范作用,为惠农区盐渍化改良工程的推进起到带头作用[3]。

3.3 加大盐渍化耕地开发

全区盐渍化荒地资源十分丰富,应进行有效开发,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尤其在发展“适水”产业和“立体农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具有净化水源、涵养水分、美化环境、调蓄洪水以及调节气候的功效,有利于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为发展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还具备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作用。

3.4 加强生物能源基地建设

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指导方针下,全区应当积极探索建设生物能源基地,借助惠农区盐渍化土壤特点,通过引进转基因玉米、甜高粱等耐盐碱新品种,在盐渍化改良的同时,不断开发生物能源原料基地,充分发挥盐碱荒地的潜在价值,积极推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将盐碱荒地改良工程与生物能源产业化工程同步推进。

3.5 加强工业脱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灌溉淋洗是改良盐土的传统方法,但由于碱化土壤具有土粒分散、性能低的特性,因此传统改良方面效果不佳。此外,通过石膏进行盐渍化改良已经具有百年的历史,且改良效果较好。由于脱硫副产品的组成成分及特性与石膏较为相近,所以采用脱硫副产品进行盐渍化改良是一种变废为宝的可取之法[4]。由于惠农区高产煤炭资源,在对煤炭进行脱硫处理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脱硫副产品,如对大量的脱硫副产品处置不当则很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然而,将脱硫废弃物用于盐渍化土壤的改良,不仅解决了废物处置问题,而且能够使废物发挥其潜在的价值,更高层次上解决了惠农区的环境问题,拓展了惠农区经济的发展模式,同时也可以改良惠农区大面积的碱化土壤,从而促进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惠农区工业、农业的“双赢”。如2009—2010年惠农区施用脱硫废弃物改造盐碱地,平均施脱硫废弃物7.5~10.5 t/hm2,可改良土壤结构,效果很好。

3.6 施用其他改良剂

腐植酸类改良剂是一种很好的离子交换剂,对钠、氯等有害离子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能代换碱性土壤上的吸附性钠离子,同时腐植酸本身具有两性胶体的特性,可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另外,施用土壤保墒增温抑盐剂,主要是一些长碳链的有机化合物,如沥青、重油、动植物油残渣等,将这些物质经加工处理制成乳剂,用水稀释喷于地面,可形成一层连续性的薄膜,具有抑制蒸发返盐、提高地温的作用。2011年通过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示范推广应用土壤土壤盐碱调理剂后,使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降低了土壤盐碱化程度,提高耕地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惠农区农业生产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 参考文献

[1] 王遵亲,祝寿泉,俞仁培,等.中国盐渍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

[2] 马玉兰.宁夏测土配方施肥技术[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170-210.

[3] 何文寿.植物营养学通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67-103.

[4] 刘阳春,何文寿,何进智,等.鹽碱地改良利用研究进展[J].农业科学研究,2007,28(2):68-71.

猜你喜欢

盐碱地对策
盐碱地重大攻关:建立农业综合利用创新模式
“希望这‘光板’的盐碱地都变绿”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奇葩植物使盐碱地变景观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忻州市忻府区盐碱地综合治理措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