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白粉病药剂筛选试验

2017-04-06郑红陈先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3期

郑红+陈先刚

摘要 为筛选出当前市场上较好的防控小麦白粉病的药剂,对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醚菌酯悬浮剂、12.5%氟环唑悬浮剂、30%嘧菌酯悬浮剂、30%戊福可湿性粉剂、5%己唑醇悬浮剂、25%咪鲜胺水乳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药剂在常用剂量下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种药剂的防效在48.61%~84.49%之间。在试验剂量下,30%嘧菌酯悬浮剂的防效最好,病指防效为84.49%;其后依次为12.5%氟环唑悬浮剂、5%己唑醇悬浮剂,防效在80%以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水乳剂的防效较差,仅在50%左右,分别为50.68%、48.61%。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药剂筛选;病指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110-01

白粉病是由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引起的重要麦类病害之一,可在小麦整个生育期表现症状。病菌可侵染小麦植株地上各个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严重发病的叶片枯黄卷曲,植株萎缩,不能抽穗,造成产量严重下降[1-2]。宝应县地处里下河地区,常年种植小麦5.73万hm2左右,白粉病是影响其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该病害一直呈偏重发生态势,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化学农药防治仍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方法,且市场上防控小麦白粉病的药剂种类繁多,为了筛选出有效防控该病害的药剂,2016年笔者进行了小麦白粉病药剂筛选试验,以期为小麦大面积生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宝应县曹甸镇周管村小麦田,试验田面积为1 334 m2,常年稻麦连作,试验时小麦处于拔节孕穗期,田间白粉病发病均匀。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为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醚菌酯悬浮剂、12.5%氟环唑悬浮剂、30%嘧菌酯悬浮剂、30%戊福可湿性粉剂、5%己唑醇悬浮剂、25%咪鲜胺水乳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以上药剂均为市售。供试小麦品种为扬辐麦4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9个处理,分别为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750 g/hm2(A)、30%醚菌酯悬浮剂600 mL/hm2(B)、12.5%氟环唑悬浮剂450 mL/hm2(C)、30%嘧菌酯悬浮剂600 mL/hm2(D)、30%戊福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E)、5%己唑醇悬浮剂1 200 mL/hm2(F)、25%咪鲜胺水乳剂900 g/hm2(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H),以清水作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49.5 m2。

1.4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每小区按用水量675 kg/hm2进行兑水。试验药剂采用二次稀释法,先将试验药剂兑水500 mL配成母液,再加足水量进行喷雾[3-4]。试验于4月20日14:00进行,施药时天气晴,无风。

1.5 调查统计

1.5.1 安全性调查。分别于药后7、15 d目测药剂处理区和空白对照区小麦长势情况,观察供试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

1.5.2 防效调查。各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定点调查,每点调查20株,每小区共计调查100株,每株调查上3片叶片,药前调查病情基数,药后15 d再次调查,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5-6]。

小麦白粉病分级方法: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25%;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1%~75%;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76%及以上。

式中:CK0、CK1分别表示对照区喷水前、后的病情指数,PT0、PT1分别为处理区施药前、施药后的病情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药后7、15 d定期目测各药剂处理区与空白对照区的小麦生长情况,发现各处理区小麦长势与对照区一致,对小麦叶片、穗部无明显不良影响。

2.2 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药后15 d调查,供试的8种药剂对小麦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控效果,防效为48.61%~84.49%。在试验剂量下,30%嘧菌酯悬浮剂(处理D)的防效最好,病指防效为 84.49%;其后依次为12.5%氟环唑悬浮剂(处理C)、5%己唑醇懸浮剂(处理F),防效在80%以上,分别为83.12%、82.23%;其余几种供试药剂防效均在80%以下,其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H)、25%咪鲜胺水乳剂(处理G)的防效较差,仅在50%左右,分别为50.68%、48.61%。

3 结论与讨论

8种杀菌剂在控制小麦白粉病上均有一定的效果。其中,防效较好的为30%嘧菌酯悬浮剂、12.5%氟环唑悬浮剂、5%己唑醇悬浮剂,可大面积推广。其余药剂在药剂增加的情况下防效是否有所增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侯小峰,刘静,左联忠,等.冬小麦抗白粉病性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6(4):63-65.

[2] 周奋启,耿跃,袁林泽,等.适度规模种植下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6(9):2244-2246.

[3] 黄婷婷,陈永明,林付根,等.盐城市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6(2):51-53.

[4] 王卫红.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65.

[5] 毕秋艳,马志强.杀菌剂复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J].河北农业科学,2010(8):64-66.

[6] 徐东祥,王玉国,李东明,等.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应用试验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10):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