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NA→cDNA——由“2015年高考理综能力测试40(1)题”引发的思考

2017-04-06王华峰孙瑞娴刘国平郝晶晶

中学生物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逆转录酶单链双链

王华峰+孙瑞娴+刘国平+郝晶晶

1 引言

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内容中,许多是目前发展非常快速的领域,既新颖又专业,伴随而来的是新概念层出不穷。而且,很多概念还在形成之中,不同的专家由于各自的理解角度的差异,难免会有歧义产生。在这样的形势下,选修3中的不少教学内容的分寸很难把握好。因此,中学教师对一些专业概念的理解,可能就会形成一些分歧。例如对2015年高考新课标理综能力测试卷Ⅰ的40(1)题,由于各自的理解程度不一,就曾经在广大阅卷老师中,引发了激烈讨论,虽然最终按照试题的参考答案进行评卷,但不等于说人人做到了真正理解,形成了科学认识。带着疑惑的教学必然有糊涂之处,以下就来分析这个问题。

2 问题的提出(困惑与不解)

40.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回答下列问题:

(1) 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HIV的某蛋白(目的蛋白)时,可先提取HIV中的 ,以其为模板,在 的作用下合成 ,获取该目的蛋白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随后导入受体细胞。

(2) 略

(3) 略

参考答案:RNA 逆(反)转录酶 cDNA(或DNA)

閱卷过程中,阅卷老师尤其是来自中学的阅卷老师,对于该题所涉及的cDNA的相关问题存有一连串的疑问:以RNA为模板合成的DNA,也就是互补DNA,简称cDNA,究竟是双链分子,还是单链分子?在以RNA为模板合成cDNA过程中形成的RNA/DNA杂合链中RNA去了哪里?基因工程中,为什么要由RNA转变为cDNA?是为了实现DNA拼接?最终形成双链cDNA是否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例如,有的考生写出逆(反)转录酶和DNA聚合酶)。众多的疑惑与不解,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

3 探索与思考

3.1 逆(反)转录病毒

逆(反)转录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基因组由RNA组成。逆(反)转录病毒含有一个编码逆转录酶的特殊基因,能够帮助病毒将自身RNA转变为DNA,潜伏到宿主DNA基因组。其感染整合过程可简述为:病毒吸附感染细胞,随后向胞内释放出病毒RNA,在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线性双螺旋DNA分子,进入细胞核,最后整合进宿主DNA基因组(图1)。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英文缩写,就是人们常说的艾滋病(AIDS)病毒,它属于逆(反)转录病毒,能诱发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给许多受感染的人带去了生命危险。

由高中生物教材可知,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均由基本单位——核苷酸连接而成,各自的核苷酸含有4种碱基,两者都可以储存遗传信息。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而RNA则是核糖;RNA的碱基组成中没有碱基T(胸腺嘧啶),而替换成碱基U(尿嘧啶);RNA一般是单链,DNA一般为双链。以上是高中广大师生认可的内容。另外,“与DNA相比,RNA化学活性高,具有与蛋白酶一样的催化活性”,则是高中师生不熟悉或者不常用到的。根据“RNA世界”假说,由于RNA兼具遗传物质与催化物两种功能,所以最早的生命生化系统主要由RNA组成。在进化过程中,蛋白质结构上的多样性使得其催化能力远高于RNA,逐步取代了RNA,承担生化反应的催化主角;DNA结构的稳定性,使得其储存生物信息能力非常强,逐步取代RNA,成为生命系统中的遗传物质主角。但是,RNA基因组在一些低级生命体中依然存在,如逆转录病毒。

3.2 RNA转化为cDNA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RNA分子结构的不稳定性决定了其裸露在环境中时,极易被环境中无处不在的微生物等释放的RNA酶或其他理化因素破坏降解,造成RNA所携带的生物信息被破坏而残缺不全,甚至完全丢失。RNA分子的这个缺陷给研究RNA所携带生物信息,带来很大困扰。逆转录病毒研究中,逆转录酶的发现给了生物学家一个很好的启发。利用逆转录酶,迅速及时地将RNA反转录成与其生物信息完全一致、结构稳定的cDNA,构建信息库(常被称为cDNA文库),极大地避免了RNA信息的丢失,解除了生物学家的后顾之忧,从而可以非常从容地进行后续的生物信息获取与保留。并且,RNA转变为cDNA后,非常方便地完成后续的DNA拼接。

3.3 反转录酶工作的原理

反转录酶是重组DNA技术中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应用非常普遍。反转录酶具有多种酶活性,经人工改良后,基因工程中使用的反转录酶主要有3个特点:① RNA依赖的DNA聚合酶活性,能够以RNA为模板,在引物的作用下,催化dNTP聚合成cDNA;② 核糖核酸酶H(RNase H)的活性,降解DNA-RNA杂合体中的RNA部分,RNase H不能水解单链或双链DNA或RNA中的磷酸二酯键,即不能消化单链或双链DNA或RNA;③DNA依赖的DNA聚合酶活性,以反转录合成的第一条cDNA单链为模板,DNA-RNA杂合体中的RNA降解过程中残留的RNA片段为引物,以dNTP为底物,再合成第二条cDNA分子。

4 小结与展望

通过以上探索与思考,可以得出:cDNA的本质是RNA生物信息的DNA拷贝。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HIV的某蛋白(目的蛋白)时,将HIV的R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通过反转录,转化为与其信息完全一致、结构稳定的cDNA,确保了HIV的RNA信息完整,而且还极大方便了后续的基因操作。在此过程中,逆转录酶首先以RNA为模板,在引物的引领下,合成cDNA第一链,形成DNA-RNA杂合体;DNA-RNA杂合体中RNA被逆转录酶特异性降解,其残留片段作为引物,以第一链cDNA为模板,合成cDNA的第二链,最终形成双链DNA分子。

现代生物科技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很多高中生物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难以适应生物科学快速发展的形势。因此,加强高中生物教师的职后培训,不断充实高中生物教师生物科学素养,应当是当下高中生物教育中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其实,不止生物,其他学科也是如此。目前,已经有地方政府的教育部门意识到该问题的存在,并采取了具体的措施。例如,山西师范大学最近成立的“山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它是山西省人民政府确定的14个省级协同创新平台之一,也是山西省唯一的一个教育类协同创新平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的高中教育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师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06.

[2] 朱玉贤,李毅,郑晓峰.现代分子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75-386.

[3] 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 闫桂琴.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 赵寿元,乔守怡.现代遗传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7] 张玉静.分子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45-353.

猜你喜欢

逆转录酶单链双链
昆虫共生细菌活体制造双链RNA
四倍体野生种花生Ty1-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逐步添加法制备单链环状DNA的影响因素探究*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对大鼠卵母细胞功能的影响
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
盐酸克伦特罗生物素化单链抗体在大肠埃希氏菌中的表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单链抗体(scFv)的筛选与鉴定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双层双链”结构研究
端粒酶逆转录酶与转录激活蛋白-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DNA处理蛋白A在细菌自然转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