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大棚土壤源太阳能热泵蓄热系统的研究

2017-04-05蒋绿林张亮王昌领胡静陈孚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试验研究控制太阳能

蒋绿林++张亮++王昌领++胡静++陈孚江

摘要:针对北方地区大棚,设计了一套土壤源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对系统土壤蓄热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辐照条件直接影响蓄热系统的供水温度,太阳辐照越强,制热量越大,系统的能效比也越大。土壤源热泵未开启的情况下,利用土壤蓄热的试验大棚与对比大棚(未加供热系统)相比,地下10 cm处地温平均日提升4.6 ℃,最高提升 6.5 ℃,大棚室内温度平均日提升2.4 ℃。

关键词:土壤源;太阳能;土壤蓄热;控制;试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 S215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12-0350-03

收稿日期:2015-10-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308077);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3KJB560001)。

作者简介:蒋绿林(1965—),男,江苏常州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太阳能热泵及地源热泵利用研究。E-mail:greenlife_51@163.com。

[ZT(]

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气候下植物的生长条件,温室大棚应运而生。在我国北方严寒地区,普通的温室大棚还不能维持植物生长的适宜温度,尤其是晚上无辐照、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大棚内的温度可能会降到0 ℃以下,必须对其适当供热才能维持适宜的温度范围。北方存在大量的大棚,85%以上采用太阳能辅助燃煤对其供热,这种高温热源低温用的供热方式不仅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而且燃煤锅炉排放的[FK(W1。2]CO2、[FK(W1。2]NOx、[FK(W1。2]SOx等污染物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1-2]。

由于植物生长不仅需要适宜的温度,还需要保证足够的[FK(W1。2]CO2浓度和空气湿度,因此种植人员会定期给大棚通风换气,以保证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需的[FK(W1。2]CO2和[FK(W1。2]H2O,无形中又浪费了一定的能量。有研究者将蓄热性较强的蓄热材料添加到温室大棚内,这样可将白天温室内多余的太阳能储存起来并为晚上供热所用[3];也有研究者直接用大棚内的土壤来储存白天的太阳能,并进行了相关研究[4-7]。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试验设计了一套土壤源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将热泵技术和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相结合并利用浅层土壤蓄能,白天充分利用太阳能,在满足室内热负荷的前提下,将多余热量储存于大棚内的地下土壤中。一方面,热量会缓慢供给室内;另一方面,在晚上或者阴雨天气等没有辐照时,系统可切换成土壤源热泵,利用地下热量来给大棚室内供热。本试验对北方大棚土壤源太阳能热泵蓄热系统进行了研究。

1土壤源太阳能热泵的设计

1.1大棚模型及系统设计

本试验以北京顺义某一大棚为例,大棚宽度60 m,进深 8 m,背面墙高度2.5 m,墙厚为500 mm。根据当地太阳能及气象资料,系统设计为土壤源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由土壤源太阳能热泵提供热量,末端采用墙面管道辐射和水平地下埋管地坪辐射供热系统,如图1所示。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数据,供热设计负荷为20 kW。热泵主机由江苏常州海卡太阳能热泵有限公司生产,总共配备4台,3台常用,1台备用。[ZT)]

[FK(W9][TPJLL11.tif]

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根据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中的讲解,一般蔬菜作物的適宜生长温度在5~35 ℃ 之间,主根群深度不超过30 cm[8]。考虑植物还需要光合作用所必需的CO2和H2O,因此大棚每天早上08:00—10:00 需要进行通风换气,这样会导致大棚内的热量大量散失。本试验所述系统在满足室内温度要求的前提下,将热量通过水平横埋管储存于地下,地下埋管埋深40 cm,一方面提高了土壤温度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另一方面减少了通风换气时能量的流失。

1.2土壤源太阳能热泵原理及控制

土壤源太阳能热泵原理图如图2所示,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泵单元、土壤储/取能单元、土壤源热泵单元、室内空气调节单元和控制单元。系统分为2种运行模式:储能模式和供热模式。用温度探头分别探得太阳能集热器的板芯温度Tb、室外空气温度T0、大棚室内空气温度Ti,控制器根据各温度探头的温度信号,实现对太阳能压缩机、土壤源压缩机、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启停控制。

[FK(W15][TPJLL22.tif]

1.2.1储能模式当Tb-T0>ΔT1(其中ΔT1为太阳能热泵设定的启动温差)时,开启第一水泵10、太阳能压缩机5,太阳能作为太阳能热泵的低温热源,制冷剂吸收太阳能蒸发再经过太阳能压缩机5提升温度后进入冷凝器4冷凝换热,冷凝热量经土壤储/取能单元储存至地下土壤;当Tb-T0<ΔT2(其中ΔT2为太阳能热泵设定的停机温差)时,关闭太阳能压缩机5和第一水泵10。

1.2.2供热模式当TiT2(其中T2为供热模式时大棚内空气温度设定的上限值)时,关闭第一、第二水泵和土壤源压缩机。

考虑到系统的简化设计,本试验所述系统没有制冷功能,当室内温度过高时,直接打开顶棚透气降温。

2试验研究

为检测系统效果,在北京顺义区某蔬菜基地搭建试验平台进行试验。试验数据采集设备有便携式温湿度仪HL-NT3-D、数显太阳能辐照仪、智能温度控制仪、套管式水银温度计、直角地温计、流量计。通过测量太阳辐照变化、室内外温度变化、供回水温度、水流量等参数对该土壤源太阳能热泵蓄热系统进行研究。

2.13个典型日蓄热系统的运行分析

本试验选择了晴天、阴天、阴晴天3个典型日对土壤源太阳能热泵蓄热系统的运行进行试验,得出了辐照变化对蓄热系统的影响如图3所示。

图3表明,太阳辐照强度直接影响太阳能热泵蓄热系统的供水温度,辐照越强,所取得的供水温度越高。供回水换热温差变化不大,一般在0~6 ℃之间,随着辐照增强有所增大。

[FK(W32][TPJLL33.tif]

当辐照较弱时,供回水温度基本相同,此时太阳能热泵处于停机状态。

2.2辐照强度对系统制热量及能效比(COP)的影响

根据试验测得的数据,对土壤源太阳能热泵蓄热系统的制热量及COP进行分析。系统的制热量为:

[JZ(]Q=C0qm(t1-t2)。[JZ)][JY](1)

COP为:

[JZ(]COP=[SX(]QW[SX)]。[JZ)][JY](2)

其中,C0为水的比热容,t1、t2为供回水温度,qm为水的质量流量,W为系统运行时的输入功率(包括水泵的耗功)。

由图4可以看出,系统的制热量受辐照条件影响较大,太阳辐照越强,制热量明显越大,反之,辐照强度降低,制热量也随之下降,系统的耗电量变化则不明显。由式(2)可知,系统COP也随太阳辐照增强而增大,随太阳辐照减弱而减小。根据3个典型日的试验数据,系统的单机制热量在4.1~8.0 kW 之间,平均COP在9.0以上,储热效果显著。

2.3试验大棚与对比大棚的比较分析

[CM(24]为研究大棚热泵土壤蓄热的效果,将供热模式时室内温[CM)]

[FK(W33][TPJLL44.tif]

度的下限值设为-20 ℃,系统只运行储能模式,在試验大棚和对比大棚中分别布置4个温度测点,用套管式水银温度计测量大棚室内气温,用直角地温计测量地下10 cm处地温,得出试验结果如图5、图6所示。

[TPJLL55.tif;S+2mm]

由图5可以看出,太阳能热泵土壤蓄热系统在白天对大棚室内温度影响不大,到了晚上由于储存在地下的热量会缓慢地释放到大棚室内,试验大棚较对比大棚室内温度要高,大棚室内温度日平均提升2.4 ℃。由图6可以看出,太阳热泵土壤蓄热对地温提升明显,与对比大棚相比,10 cm处温度平均每天可提升4.6 ℃,提升最大在中午12:00,最大提升 6.5 ℃。

3结论

太阳辐照强度直接影响土壤源太阳能热泵蓄热系统的供水温度,随辐照增强,供水温度升高,供回水温差变化不大,一般在0~6 ℃之间。

蓄热量受太阳辐照条件的影响较大,辐照越强,蓄热量越多。系统的COP随着辐照增强也有所增大,平均COP在9.0以上。

为了充分利用白天多余的太阳能,用大棚土壤来蓄热,可将地下10 cm处地温平均日提升4.6 ℃,最高提升6.5 ℃,由于储存在地下的热量缓慢散发,大棚室内温度平均日提升24 ℃,设计效果显著。

本试验对北方大棚实行太阳能热泵土壤蓄热进行了研究,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HS2][HT8.5H]参考文献:[HT8.SS]

[1]王丽艳,邱立春,郭树国. 我国温室发展现状与对策[J]. 农机化研究,2008(10):207-209.

[2]李天来. 我国日光温室产生发展现状与前景[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36(2):131-138.

[3]陈超,果海凤,周玮.相变墙体材料在温室大棚中的实验研究[J]. 太阳能学报,2009,30(3):287-293.

[4]戴巧利. 主动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土壤蓄热温室增温系统的研究[D]. 镇江:江苏大学,2009.

[5]刘圣勇,张杰,张百良,等. 太阳能蓄热系统提高温室地温的试验研究[J]. 太阳能学报,2003,24(4):461-465.

[6]张杰. 太阳能地下蓄热性能的实验研究[D]. 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1.

[7]于威,王铁良,刘文合,等. 太阳能土壤加温系统在日光温室土壤加温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41(2):190-194.

猜你喜欢

试验研究控制太阳能
应用广泛的太阳能无人机
太阳能可以这样玩
弯槽段冰塞形成临界条件的试验研究
太阳能虚拟窗
2016《太阳能》与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