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力立意 问题导学

2017-04-05罗晓聪

广西教育·D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胡佛罗斯福新政

罗晓聪

2016年12月,笔者接受了前往田阳高级中学(以下简称田高)进行教育精准帮扶的任务之后,先在网上了解了一下田高的情况,发现该校是一所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名校,文科教学有传统优势,近几年受生源流失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老牌名校遇到了新问题。为了深入了解该校需求,笔者和该校历史组教师多次协商,最后选定了同课异构的课题《罗斯福新政》作为本次复习课教学的内容。

一、通过问题导学体现历史复习课的能力立意备考导向

《罗斯福新政》是一节高三学生比较熟悉的一轮复习课,选择这个课题主要是因为该课内容丰富,千头万绪,线索繁多,可以很好地体现执教者的备考思路和受教学生的知识水平。在这堂课中,笔者精心设计了两个问题环节(1.胡佛总统真的做“错”了吗?2.罗斯福新政真的“新”吗?),以此检验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近年来,单纯考查考生记忆基础知识的高考题已经越来越少,考查考生对历史阶段背景线索掌握情况的分值却越来越高,我们的一线教学必须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这是一堂让笔者情感跌宕起伏的备考复习课,虽有曲折,但两个问题环节的教学基本达成笔者的教学意图。以下是教学片段实录。

师:同学们,1929年胡佛总统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解决经济危机?

生: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师:是的,胡佛总统坚守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没有能够及时缓解经济危机给社会带来的冲击和灾难,引起了美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但是,请大家认真思考,胡佛总统的这种坚守真的做错了吗?

生:(毫不犹豫齐声回答)做错了。

这是让笔者深感惊讶的场面,如此不假思索、如此异口同声,这不是一件好事,说明学生尚未形成认真思考的习惯。

师:哦,意见高度统一呀。哪位同学可以说说你为什么认为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是“错”的?

生:如果胡佛没有做错,就没有后来的罗斯福新政了。

师:很好很有力的理由,大家掌声鼓励(生鼓掌)。我总结一下,同学们认为胡佛总统做错了,主要是站在后来者的角度分析出来的,因为我们知道有罗斯福新政,所以我们理所当然知道胡佛总统应该是错的,是这样思考的吗?

生:是的。

师:那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角度思考,站在胡佛的角度,或许当年的胡佛也认为他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呢,是不是呢?

生:是的。

师:那么胡佛为什么会坚信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呢?

问题提出后,学生有些不知所措,或许平时他们的老师很少提出需要他们质疑并求解的类似问题。笔者用近8分钟时间启发学生的思考(过程略),最后提问了4名学生。

生:自由主义政策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坚守的经典经济政策,曾经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100多年的繁荣发展,再加上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也发生过经济危机,政府都是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也能够逐渐走出低谷,所以当胡佛面对1929年的经济危机时,他采取自由放任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全班热烈鼓掌)

师:很精彩,这就是历史思维,不仅要站在今天看昨天,更要学会站在昨天看昨天,才能够获取更接近真实的历史真相。我想,如果再给胡佛总统4年时间,或许会出现胡佛新政。但是历史没有假设,胡佛下去了,一个强势总统登上了历史舞台,他就是罗斯福总统。

这一段课堂教学,说明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积极性高,课堂气氛相当和谐。但学生缺乏必要的历史思维,学科思维训练有待加强。令笔者十分惊喜的是学生的领悟能力很强,在第二个问题环节,他们的表现已完全不同。

师:同学们,罗斯福新政的“新”内涵是什么?

生: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师:很好,“新”的内涵很准确。那么请同学们思考,罗斯福新政真的“新”吗?

问题提出后,我欣喜地看到,学生没有像第一个问题环节那样,迅速、主动地回答问题,而是集体陷入沉思,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进步啊!有时我们会盲目地用行动的勤奋来掩饰思维的懒惰,我很高兴能给学生一个认真思考的机会,毕竟,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看到学生的思考,笔者知道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了。经过大约5分钟的沉默和笔者的启发(过程略),学生的回答是令人满意的。

生:不是,因为同时期的苏联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属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所以罗斯福新政的“新”是相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的。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看,苏联才可以成为“新”。

师:精彩,完全正确!(生热烈鼓掌)

一堂40分钟的课,田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投入程度给笔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课后,学生又围上来询问笔者如何复习历史等问题。有学生大声说:原来历史课不是死记硬背,还可以这样上的!

是的,教无定法,相信只要能力训练得当,假以时日,田高的学生一定能在2017年高考中创造辉煌。

二、历史复习备考建议及第一轮复习课的主要教学环节

同课异构结束后,笔者和田高历史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了评课座谈,提出了如下几点备考建议:一是第一轮复习的教学框架应该以能力立意为主,不应该仍旧局限于基础知识记忆,现在的田高高三学生就如同拥有一座图书馆(基础知识),却不知道如何找到自己需要的那本书(能力);二是相信学生,记忆性的基础知识(大背景大线索)应该由老师指导学生自己整理,老师不要包办,包办的结果只能换来学生的懒惰和动手能力的严重不足;三是课堂教学一定要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每节课要有一两个能够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的问题,并且要有勇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四是训练要以真题为主,真题是科学性最强最严谨的试题,能够把最近十年的高考真题做透,再辅以适量的模拟题,训练量就足够了。

经过研讨我们达成共识:一节优秀的历史复习课,其评判标准不是内容最丰富,不是老师的表演有多惊艳,更不是时间的把握有多准确,而是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锻炼和提升。具体说来,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课应该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

第一,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要求学生务必把第二天上课内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温习一遍,熟记相关基础知识是能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教师精心设计课件。新授课或许可以不用课件,但第一轮复习由于知识容量大,必须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手段来有效呈现教学目标。课件的字号字体要以教室最后一排学生能够清晰看见为准;一张PPT里的字数不要太多,要方便学生一目了然。

第三,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合理。一堂课40分钟,单纯基础知识复习只能占用10分钟;能力提升是关键,要有20分钟;最后10分钟是讲练结合。

第四,课堂复习难度设置需遵循两个标准:一是以班级70%的学生能够接受为准,二是以高考难度为准。

第五,有计划地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歷史大背景和历史大线索知识框架的制作。在整理时代背景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寻找相关史实,主动提炼阶段特征,不仅从中收获了知识,而且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学习信心。

第六,高三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我的学科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要经常接触史学前沿信息和时政新闻(如分析国家把八年抗战修改为十四年抗战的合理之处),要不断练题、善于讲题,尽量做到练一道题可以起到练四道题的效果。另外,要注意总结大题规律和技巧。

衷心希望田高教育再创辉煌!

(责编 白聪敏)

猜你喜欢

胡佛罗斯福新政
“新政”爆款第一车?
关于新政的思考
『拖延』来的成功
参照 借鉴 提升——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
换个角度看历史——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
罗斯福的壮举
名叫韦仁的杀人犯(一)
名叫韦仁的杀人犯(三)
来清朝打工的美国总统
罗斯福与戴高乐的恩恩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