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干旱地区生态修复措施与对策

2017-04-04谢彦林

防护林科技 2017年7期
关键词:林分全县植被

谢彦林

西北干旱地区生态修复措施与对策

谢彦林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调查规划院,甘肃天水741020)

通过对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生态修复的措施与对策。

干旱地区;生态修复;措施对策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现以甘肃礼县生态修复为例,就西北干旱地区生态修复措施提出几种经营方法,供同行或其他地区参考。

1 概况

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西北部,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位于104°32′—105°32′E,33°36′—34°32′N。全县地处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气候差异较大。植被属暖温带植物,有120科580余种,木本植物有64科300多种,草本植物有56科280余种。

2 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

2.1 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

根据2010年礼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显示,全县总经营面积34.67万hm2中,有林地面积9.46万hm2,只占总面积的27.29%,比重较小;有林地中,中幼林面积占林分总面积的93.21%,比重偏大,近成过熟林只占6.79%,比重较少。从林龄结构来看,全县可利用资源少,森林的防护功能较低。

2.2 水土流失严重

全县自然侵蚀形成的沟壑共有13991条,总长度10848.1km,平均每平方千米沟壑密度为12.52 km;水土流失面积30.38万hm2,占总经营面积的87.63%。流失总量达2261万t,年平均侵蚀模数每平方千米5258t,年侵蚀表土层厚度4.2mm,侵蚀程度严重。

2.3 生物多样性退化严重

1983年礼县志记载分布有常见植物52种,依据最新二类调查数据,常见植物缩减为47种。乔木林仅有29个树种(组),且人工林占林分总面积的40.4%,个别面积仅0.2hm2(泡桐),且天然阔叶混交林只占林分总面积的27.86%;郁闭度在0.7以上的林分面积仅为0.52%,疏林和中郁闭度以下的林分面积占99.48%;林层结构不属于完整结构的林分占总面积的54.51%;下木仅有18个种类,其中60.84%分布于林分中,且55.8%的面积覆盖度小于30%。

3 生态修复措施与对策

3.1 森林资源修复

3.1.1 封禁养护 对坡度在45°以上的险坡、岩石裸露的石质山地等破坏后难以恢复的地段,以及一级支流两岸的集水区等生态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较高的区域,采取封禁养护技术措施,限制人为活动,使植被得到休养生息。在封禁管理的区域内,禁止人为活动,在家畜经常出没路口和交通方便的地方设置机械或生物围栏,防止对植被的破坏,在过渡地带或缓冲区设置醒目的宣传标语及警示牌,让生态脆弱性等级较高地段植被真正得到休养生息。

3.1.2 封山育林 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有林地(郁闭度0.5以下)、宜林地、灌木林地实施封山育林技术措施,充分发挥林地和植被自然恢复的潜力,促使其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主要采取全封、轮封的方式,也可在部分地段针对性的实施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

3.1.3 森林抚育 以不破坏原生植物群落结构为前提,目的是提高林木生长势,促进森林生长发育,诱导形成复层群落结构,调整和优化林分的树种结构、年龄结构、调整密度,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防护能力。主要采取修枝抚育、透光抚育、卫生抚育、生态疏伐、生长抚育等抚育方式。在调整林分结构,促进生长,增加景观效应的同时,加强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对于个别重点保护区的林分,尽量采取修枝抚育和卫生抚育方式,旨在清理林地卫生、调整林分疏密程度,即可防止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也为林木的正常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3.1.4 人工造林 对立地条件好、交通较方便的部分宜林地、无立木林地,以及坡度30°以上相对集中的耕地,结合林业工程项目,实施公益林造林和退耕还林。项目实施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首选优良乡土树种,在保证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前提下,结合工程项目需要和实际需求,适当选择部分经济树种和珍贵树种,在保证恢复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

3.2 河流生态系统修复

禁止和限制过度掘取自然资源、肆意排污、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不合理经营方式和措施,对土壤侵蚀较大的地段及开矿、樵采、放牧较频繁的区域,通过重点治理,以减轻或解除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让河流休养生息,让流域生态系统得到自然修复。一是采取切实可行的行政干预措施,运用家畜圈养、污水处理等措施,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二是通过各种积极可行的手段,通过人为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挟制经济的关键问题。

3.3 退化耕地生态系统

退化耕地的生态系统修复,主要倡导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增施农家肥料或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轮作、套作,间种、混种,减少化学防治,增加生物防治等措施。同时应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相配合,尤其是梯田建设工程,通过营造梯田,可以有效保障水土流失,减少地表径流量,保持土壤肥力,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将特色产业与区域生态治理有机的结合,让生态建设的成果充分体现到经济价值的提高和增收节支上,加大传统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植被盖度的同时,搞活地方经济。尤其是偏远乡镇,应将地方优势产业花椒、核桃等与生态治理相结合,在带动全县农林牧实现“一乡一特色”的合理化产业格局的同时,使全县生态环境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3.4 退化工矿用地生态系统

该生态系统的植被、土壤等结构已完全受损,基本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对这种严重退化的生态系统,必须采取非常手段,严厉措施,缜密程序,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一是通过定点开采、规范管理,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二是通过政府干预、企业参与、群众配合方式,将工矿建设的弃土场、堆渣场、施工便道等进行即时植被恢复,采用政府指导、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方式,将用于经济建设的生态付出最小化。三是推行“公司+农户”、“林场+农户”或者农户联营等方式,多方位融资、多渠道投资,运用新型农业产业模式,积极参加合作社制度,把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提高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结语

X171.4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7.041

猜你喜欢

林分全县植被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抚育间伐对油松林下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4种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特征研究
4种阔叶混交林的持水特性研究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基于原生植被的长山群岛植被退化分析
亚热带地区典型林分氮保留能力的差异及δ15N空间垂直分异特征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