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齐哈尔沿江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

2017-04-04李静杜宏志

防护林科技 2017年7期
关键词:重点保护沼泽齐齐哈尔

李静,杜宏志

齐齐哈尔沿江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

李静1,杜宏志2

(1.黑龙江齐齐哈尔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2.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在调查基础上,分析了齐齐哈尔沿江湿地资源现状、管理状况及面临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保护管理对策和措施,对进一步保护管理沿江湿地资源,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湿地;管理现状;保护对策齐齐哈尔

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齐齐哈尔沿江湿地是黑龙江省西部面积较大、保存完整、具有生态环境保护价值的区域之一,是我国北方地区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拥有典型的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开展鸟类保护、科研,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场所,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1 自然概况

齐齐哈尔沿江湿地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主要沿嫩江西岸南北带状延伸,另外包括嫩江支流音河与阿伦河两部分。黑龙江省政府于2010年11月批准建立黑龙江齐齐哈尔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和建华区境内,按东-南-西-北顺序分别与富裕县、齐齐哈尔市曙光畜牧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达呼店镇、甘南县接壤,地理坐标为123°44′46″—124°18′18″E,47°25′24″—47°52′06″N,总面积31675hm2,其中核心区12224hm2,缓冲区9917hm2,实验区9534hm2。土壤以黑土、黑钙土、草甸土和沼泽土为主,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2℃,年平均降水量375.7mm,由北向南降水逐渐递减,平均日照2827.9h,平均无霜期122d。

2 资源现状

齐齐哈尔沿江湿地包含了松嫩平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大部分类型,具有未被破坏的、保持完整的原始湿地生态系统,是我国同等湿地中类型较为齐全、保持完好的原始湿地之一。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沼泽所占比例较大,成为很多候鸟,尤其是水禽的重要迁徙通道。

2.1 湿地类型

湿地类型齐全,在地理分布及生物气候带上有明显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各种类型湿地面积之和达28286hm2,占沿江湿地总面积的89.3%,主要有以下5种类型的湿地:(1)河流湿地;(2)草本沼泽湿地;(3)灌丛沼泽湿地;(4)洪泛平原湿地;(5)季节性咸水沼泽湿地。

2.2 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丰富,经实地调查和分析,保护区植被组成中共有维管束植物60科452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种,种子植物58科450种,共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Glycine soja)(珍稀濒危)[1]和莲(Nelumbo nucifera)2种。植被主要包括草甸植被、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三个类型。草甸植被包括典型草甸和沼泽化草甸。典型草甸主要分布于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上,以中生植物为主。小叶章为本类型的优势植物,包括小叶章草甸、小叶章—杂类草草甸。沼泽化草甸主要分布于河漫滩和低平地上,以中湿生、湿生植物为主。小叶章、灰脉苔草、芦苇构成优势,包括小叶章—灰脉苔草、小叶章—苔草、小叶章—芦苇沼泽化草甸[2]。沼泽植被在本区主要分布于低河漫滩和低湿地上,以湿生、沼泽植物为主。芦苇、多种苔草为优势植物。可分为芦苇沼泽、灰脉苔草沼泽、芦苇——小叶章沼泽、漂筏苔草沼泽。水生植被主要分布于池沼中。挺水植物主要有香蒲、芦苇、菰、莲等。浮叶植物如眼子菜、荇菜、睡莲等。沉水植物主要有狸藻、狐尾藻等[3]。

2.3 动物资源

据统计湿地区共有脊椎动物6纲34目74科269种,其中分布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5种,黑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2种,且多处于濒危状态。本区还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皮书保护动物48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种类43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金雕(Aquila chrysaetos);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白枕鹤(Grus vipio)、鸳鸯(Aix galericulata)、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等;黑龙江省级保护鸟类有赤膀鸭(Anas strepera)、凤头(Podiceps cristatus)等37种。

3 主要面临问题

3.1 基础设施建设不够,缺少保护管理的必备办公条件

目前,保护区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基础设施薄弱,数量较少,特别是保护区管理处和管理站缺乏必要办公条件。

3.2 专业知识和专业人员缺乏

保护区管理人员多数未进行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对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及保护认识不足,湿地野生动物的管理与救护知识缺乏,保护区缺少对基础科研数据的系统积累和处理,一定程度限制了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尤其是科研工作的开展。因此,应增加专业科研人员的数量,以适应保护工作发展的需要。

3.3 周边人为活动强度高,干扰大

保护区周边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同时,保护区濒临齐齐哈尔市,市区生活、生产垃圾和工业废水等,对保护区湿地水质安全构成较大威胁,使湿地保护面临较大压力。

3.4 规章制度不完备,保护发展矛盾大

由于保护区建立时间较短,保护区建设和发展还没有实现规范化、法律化,如何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保护区周边早期围滩造田、非法捕鱼和不合理旅游开发等已经造成了一定的生态损伤,对湿地恢复干扰较大。

4 保护管理对策

4.1 加大保护管理及执法力度,一方面,集中力量彻底清理项目区内擅自建设的旅游设施、违章建筑物;另一方面,人工辅助促进湿地植被恢复,以净化水质,优化环境。

4.2 加快水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在湿地周边乡镇加强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污染水流入湿地,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保护管理水平。逐步完善保护区局、站、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及能力建设,并进行必要的设施设备配置,从而构建起保护区保护管理基本平台,以利于保护区的有效管理。

4.4 加大保护区科研监测工作力度,明确保护对象,提高保护工作目的性和专项性,将湿地保护、科研、监测和宣教等工作落到实处,全面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珍贵鸟类栖息地。

4.5 重视社区工作的开展,引导周边社区经济向生态友好型方向发展,以减少保护区所面临的人为因素压力。加大宣传教育,提高群众保护意识,协调周边居民关系,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等创造就业岗位,为居民增收,从源头解决周边居民过度依赖湿地资源的现状。

4.6 不定期聘请专家到保护区授课,创造条件分批输送保护区管理人员到东北林业大学等专业院校培训学习。与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及黑龙江省湿地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充分利用保护区自然条件开展长期监测、考察工作。有必要建立湿地资源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和湿地资源监测体系,及时跟踪和掌握湿地变化动态,积累科研数据并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将其转化为科研成果,全面提升保护区的科研能力。

[1]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2]齐齐哈尔市志编纂委员会.齐齐哈尔市志(综合卷)[M].合肥:黄山书社,1998:311-316

[3]郎惠卿,赵魁义.中国湿地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1-46

X37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7.039

2017-05-02

李静(1981-),女,黑龙江青冈人,大学,工程师,现从事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重点保护沼泽齐齐哈尔
齐齐哈尔老年大学校歌
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修订
齐齐哈尔地区一例鹅圆环病毒的PCR诊断
连城自然保护区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AI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帮女儿走出“嫉妒沼泽”
重点保护
沼泽时代
Passage S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