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敏煎加味治疗瘾疹临床经验举隅

2017-04-04冰,贾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外邪副教授乌梅

景 冰,贾 颖

(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瘾疹,中医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中论述了病因病机,邪气客于皮肤,复感风寒而发病。后《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茺蔚子可以治疗瘾疹。在《金匮要略》和《诸病源候论》中均有所提及。在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已经给出治疗瘾疹的方剂。到了宋代,对于瘾疹的认识治疗已趋成熟。瘾疹是以皮肤突然瘙痒,出现片块状的风团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常时隐时现,每遇风寒而发作。又名“风疹块”“鬼风疙瘩”[1],相当于西医的荨麻疹。下面将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多方面阐述对于瘾疹的认识,从而说明贾颖副教授治病的思路及临床应用发挥。

1 诊断依据及病因病机

治疗疾病,首先要明确诊断。瘾疹的诊断依据是自觉皮肤异常瘙痒,皮肤上突然起风团,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发于局部,也可泛发全身;发无定时,以夜间多见;时隐时现,遇风易发,常反复发作;人工划痕症阳性;不分年龄、季节,男女均可发病。该病总因先天禀赋不足,复感外邪而发病[2-3]。风为百病之长,善行数变,故而风邪常引起此病,且起病快,发病急,消退也快,瘙痒剧烈。在《诸病源候论》中有“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轸”“人皮肤虚,为风邪所折,则起隐轸”。卫气不能固护肌表,风邪与寒热之邪相搏于肌表而发此病;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厚味导致肠胃湿热内蕴而郁于肌肤;患者体质素虚或者冲任不调,出现气血不足,气虚不能固护抵御外邪,血虚则肌肤失于濡养而发病;情志不畅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阴阳不调,营卫失和而发病。西医认为主要是接触某些过敏物质所引起。许多药物都可引起,如青霉素、痢特灵、磺胺类药物以及吗啡、可待因、阿托品等都能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而发病,而且含有特殊蛋白的食物,如鱼、虾、鸡蛋、牛奶等都是诱发因素,除此之外,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毒性感染与寄生虫也会引起,吸入的花粉、灰尘同样会诱发,如冷、热、日光等物理及化学因素,还有遗传因素等都会诱发。精神因素及内分泌的紊乱,如精神紧张、冲动、月经绝经等也会诱发。

2 中医药治疗方法

对于瘾疹的治疗,中医还是坚持以疏风解表、调和营卫为基本治疗原则。治疗上积极消除病因,避免各种诱发因素[4]。通常多采用内治法,对于风寒外袭,结聚络脉而诱发风团者,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以疏风散寒止痒;对于风热客于肌肤,伤及营血者,常用消风散以疏风清热止痒;对于气血不足,气虚不能卫外,血虚风从内生,肌肤失养者,多用八珍汤调补气血、息风潜阳,而冲任不调导致的气血营卫失和则用四物汤合二仙汤;患者精神烦乱,心绪不宁,心经郁热,热极生风,常用柴胡疏肝散以疏肝解郁清热。除了内治法,外治常用蚕砂或楮桃叶熏洗,又或者用苦参、荆芥、芒硝等外洗,也可用炉甘石洗剂外搽。亦有用针灸、放血疗法等。在跟随贾颖副教授学习期间发现,贾颖副教授多在过敏煎的基础上加味治疗瘾疹。贾颖副教授认为现患者多缺乏运动,脾气虚,正气不足,不能卫外,腠理疏松,玄府失固,汗后腠理开张,感受外风而发病,此类型较为多见。

过敏煎是由著名的中医大家,北京协和医院祝谌予教授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所创制的,被临床广泛应用[5]。该方是祝老将确有药理实验依据的方药应用于实践的一个典型例子,祝老用西医辨病结合中医辨证,加味运用治疗多种过敏性疾病。实验证明该方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通过加减运用,可以治疗多种过敏性疾病。虽然组成过敏煎的药物简单,只有银柴胡、乌梅、五味子、防风、甘草,药味平淡,但是组方思路是十分严谨的。此方具有益气固表、柔肝息风、散风祛湿、肃肺降逆的功效。方中银柴胡味甘性凉,可以益阴清热凉血;乌梅味酸性平,可收敛生津;五味子酸甘性温,可益气敛肺,养阴生津,滋肾涩精;防风辛甘性温,祛风胜湿;甘草味甘性平,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五种药物相配,寒热共济,有收有散,收者可以顾护其根本,散者可以祛除其病邪,而且有升有降,有补有泄,调和阴阳。祝老在过敏煎基础上加减,加入了牡丹皮、紫草、蝉蜕、白蒺藜、当归、白鲜皮。祝老的治疗思路是疏风清热,凉血兼以祛湿,加入牡丹皮、紫草意在“治风先治血”,凉血祛风止痒,收效显著。

跟随贾颖副教授学习之时,在贾颖副教授指导下查阅了相关文献,研究了该病的发病机制,对贾颖副教授以过敏煎为基础加味治疗60例瘾疹患者加以整理,分析老师的组方治疗思路,与大家一同学习,共同进步。

贾颖老师在临床上遵循古训,却不泥古,既保留祝老的用药精髓,又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对过敏煎有了自己的独到体会,灵活运用,将其加减化裁治疗瘾疹,收效明显。贾颖老师认为,瘾疹的发病多与风邪有关,人体卫气不固,不能顾护肌表,抵御外邪,风邪因此趁虚而入。而且阴阳失衡,阴不敛阳,虚阳外越,故而发病。“风为百病之长”,也可能患者本身体内就存在湿邪或者热邪,由风邪所诱发。此方有防风可以祛风胜湿,除其外邪,又有乌梅、五味子酸收,既可以调和阴阳,敛阳入阴,又可以防发散太过而耗正气。银柴胡本身就是清虚热的良药,可以养阴清热,清潜伏之热。至于甘草,既可以清热解毒,又可以调和诸药。不得不提的是老师每次都会用到白芍,因瘾疹患者多伴有自汗或者盗汗,故常在治疗过程中加入白芍以敛阴止汗,还可增强乌梅、五味子之功。贾颖副教授甚是称赞祝老过敏煎组方的精妙,故而临床中贾老师多用过敏煎加味治疗瘾疹。兼有寒湿困脾者,加党参、枳实、茯苓、炒白术以健脾行气化湿,将生甘草改为炙甘草以防药物太凉损伤脾胃;兼有咳嗽者,加化橘红以化痰止咳;兼有过敏性鼻炎者,加葛根、细辛以宣肺通鼻窍;夜间痒甚者,加黄芪、炒白术以益气固表;兼有湿热者,加茵陈、炒栀子、酒大黄以清热利湿;汗多者,加牡蛎、浮小麦以益气敛阴固表止汗;阴虚内热者,加玄参、麦冬以滋阴清热等。

3 病例举隅

何某,女,30岁。初诊2017年2月4日。患者自生育2胎后全身起风团,有4月余,夜甚,压迫局部明显,伴有失眠、咳嗽。食欲尚可,大便干,小便可。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数。初诊给予患者处方:银柴胡30 g,乌梅 9 g,五味子 12 g,白芍 12 g,防风 6 g,郁李仁15 g,黑芝麻30 g,化橘红15 g。6剂,水煎400 mL,日1剂,早晚空腹温服。二诊:患者服上药后症状明显好转,饮食、睡眠均良好,但仍遇风会起风团。继续遵循上方的用药思路,调整处方用药:银柴胡30 g,乌梅 9 g,五味子 10 g,白芍 15 g,防风 6 g,炒白术 12 g,云苓 12 g,生甘草 6 g。7 剂,水煎 400 mL,日1剂,早晚空腹温服。随诊3月,患者未再复发。

按语:初诊时,患者本虚夹有外邪,贾颖副教授考虑患者因生产耗气伤血,导致气血不足,气虚则卫外不固,不能抵御外邪,血虚则肌肤失养,血属阴,阴亦不能敛阳,阴阳失衡而发病。故而选用过敏煎作为基础方益气养阴以固本,再处理次要矛盾,祛邪外出、患者大便干,故加入郁李仁、黑芝麻润肠通便,针对咳嗽加入化橘红以化痰止咳,考虑失眠因瘙痒难以入眠,祛除病因,失眠自愈,故而收效甚好。二诊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说明治疗思路正确,贾颖副教授考虑患者因风而起,说明气虚不能卫外,故加入炒白术、茯苓,健脾祛湿,益气固表,顾护脾胃,强后天之本,防止疾病的复发。

通过整理发现,临床上运用过敏煎治疗瘾疹疗效好,同时体现出贾老师对过敏煎运用的出神入化。在跟随贾颖副教授学习中体会出并不是所有的瘾疹患者都适用过敏煎,一定要学会辨证施治,做到理法方药的一致,才会有良好的疗效,切忌盲目地使用过敏煎治疗瘾疹。

[1]邢良,王玉玺.浅谈“肺主皮毛 ”理论辨证论治瘾疹[J].中医药学报,2012,40(3):130-131.

[2]赵辨.中医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陈红风.中医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09-211.

[5]张宏宇.祝谌予教授过敏煎治验3则[J].新中医,2009(10):119-120.

猜你喜欢

外邪副教授乌梅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高鹏副教授
张燕副教授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彭涛妙用乌梅丸加减验案
从“欲解时”论乌梅丸治厥阴病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你不是“生”而为父母,而是“学”而为父母。
望梅止渴话乌梅
十二个和二十个——记川美副教授梁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