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HBV治疗与肝细胞肝癌术后生存率和肿瘤复发的关系

2017-04-03胡玉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第三军医大学抗病毒肝细胞

胡玉霆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江苏 常州, 213000)

抗HBV治疗与肝细胞肝癌术后生存率和肿瘤复发的关系

胡玉霆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江苏 常州, 213000)

抗病毒治疗; 肝细胞肝癌; 生存率

肝细胞肝癌(HC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HBV导致HCC与多种机制有关,研究[1]证明高载量的病毒复制与肝癌的发生率呈正相关。研究[2-3]证明,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HCC患者,肿瘤切除术后通过抗病毒治疗能显著减少HCC复发和延缓病情进展,明显提高生存率。为了防止肿瘤切除手术引起乙肝病毒再激活或手术本身对肝脏的影响,造成术后肝功能衰竭,也有部分学者[4-6]建议肝癌合并肝炎的患者应常规抗病毒治疗或辅助其他药物治疗。本研究探讨抗HBV治疗与肝细胞肝癌术后生存率和肿瘤复发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后经病理活检确诊的HCC患者42例,其中男36例,女6例,年龄43~71岁,平均57.3±6.2岁。所有患者均合并HBV感染,病毒复制活跃(>104copies/mL); 肝功能Child A级33例,B级9例; 无远处转移,之前均未经过化疗、放疗及应用抗病毒治疗,无其他影响治疗的严重身心疾病。

术前2周开始抗病毒治疗的22例患者设为A组,术后停禁食开始抗病毒治疗的20例患者设为B组。抗病毒治疗方案采取恩替卡韦0.5 mg/d, 同时辅以围术期治疗。2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肝功能、术前肿瘤情况无显著差异。

1.2 观察指标

从术后开始每1~2月复查肝肾功能、HBV DNA、甲胎蛋白及腹部B超或CT等,观察并记录患者2年生存率及肿瘤复发情况。

2 结 果

A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68.2%(15/22)和54.5%(12/22), B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0.0%(14/20)和50.0%(10/2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年和2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3.6%(3/22)和27.3%(6/22), B组1年和2年复发率分别为15.0%(3/20)和25.0%(5/2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相关研究[7]表明, HBV感染导致HCC主要机制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 疫及炎性因素。肝炎持续发作造成的肝细胞反复凋亡和再生增加了肝癌发生的风险,而T细胞功能紊乱、细胞因子的分泌以及某些特异信号通路的转变也在肝癌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② HBV DNA整合及甲基化。HBV DNA存在优势整合位点,如TERT、FN1、MLL4, 这些整合位点以及其他常见病毒整合位点与周围基因一起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转化,从而提示HBV DNA整合过程可能直接参与了肝癌的发生。而HBV相关HCC特异性抑癌基因的启动子存在高甲基化修饰。③ HBV与氧化应激。ROS诱导的DNA氧化损伤可能会增加染色体畸变导致的细胞转化的发生概率, ROS还可以激活诸如MAPK、p53、P13K、NF-KB以及其他血管生成相关通路,而这些通路涉及了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过程,因此ROS也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④ miRNAs。miR-602、miR-143、miR-29a、miR-148a、miR-373、miR-10l、miR-152、miR-16以及miR-661均有可能参与了肝癌的致癌过程。⑤ HBx蛋白。在HBx的诸多活动中,其转录功能可能参与了肝癌的致癌过程,原因在于涉及了许多信号通路及细胞基因活动,而后者与机体的肿瘤形成、增殖、炎症以及免疫应答相关[8-12]。80%~90% HCC患者合并HBV感染[13-15]。有研究[16-18]显示,行根治性肝切除术或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HCC复发与术前HBV病毒复制水平密切相关。

HBV持续感染是大多数HCC发生的前提,持续的HBV复制是发生HCC最重要的因素[19]; 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抑制HBV复制,延缓和控制HCC的发生。有学者[20]对中、晚期HCC患者的生存因素分析发现,抗病毒治疗是影响中、晚期HCC患者的生存预后的唯一保护因素。HCC患者预后较差,在没有有效的治疗情况下,中位生存期一般小于5个月。有学者[21]研究显示,抗病毒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5个月和6个月。有学者[22]报告中晚期HCC患者抗病毒治疗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1.9%、7.0%, 而常规治疗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3%和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沈艺南, 朱峰锋, 卢军华. 乙肝相关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研究新进展[J]. 现代肿瘤学, 2015, 23(8): 1156-1159.

[2] Chong C C, Wong G L, Lai P B. Impact of antiviral therapy on post-hepatectomy outcome for hepatitis B-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20(20): 6006-6012.

[3] Kubo S, Takemura S, Tanaka S, et al. Management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during treatment for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5, 21(27): 8249-8255.

[4] Qiu J, Zheng Y, Shen J, et al. Resection versus ablation in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 A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study[J]. Surgery, 2015, 158(5): 1235-1243.

[5] Chau G Y. Res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volving strategies and emerging therapies to improve outcome[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20(35): 12473-12484.

[6] Li J, Zhou J, Yang P H, et al. Nomograms for survival predi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iver resection for 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early 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Eur J Cancer, 2016, 62: 86-95.

[7] Xu C, Zhou W, Wang Y, et al. Hepatitis B vinrs indu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Cancer Lett, 2014, 345(2): 216-222.

[8] Cougot D, Neuveut C, Buendia M A. HBV induced carcinogenesis[J]. J Clin Virol, 2005, 34(Supp 11): s75-s78.

[9] Chen CJ, Yang HI, Su J, et al.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cross a biological gradient of serum hepatitis B virus DNA level[J]. JAMA, 2006, 295: 65-73.

[10] Hung I F N, Pooh R T, Lai C L, et al. Recurrence of hepatitis B 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viral load at the time of resection[J]. Am J Gastroenterol, 2008; 103: 1663-1673.

[11] Yim HJ, Iok AS. 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what we knew in 1981 and what we know in 2005[J]. Hepatology, 2006, 43(Suppl 1): sl173-sl181.

[12] 文洁, 朱德增. 中、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生存因素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1, 37(2): 43-47.

[13] Cheog Shuqun, Ding Guanghui, Shi Jie, et al. Role of antivirus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hepatoeellular carcinoma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infection[J].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2005, 4: 330-333.

[14] Li N, Lai E C, Shi J,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ntiviral therapy after resec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he immunoactive phase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 Surgieal Oncol, 2010, 17: 179-185.

[15] 毕民平, 杨定华, 李湘竑, 等. C-IAP2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2(7): 1020-1025.

[16] 陈懿, 王晓波, 张俊勇, 等. 超声微泡携MAGL-shRNA靶向释放对大鼠肝细胞肝癌转移作用的实验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 35(16): 1708-1712.

[17] 杨爱华, 陆文, 张维. 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在肝细胞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5): 29-32.

[18] 杨红飞, 郑文宏, 赵文淘, 等. miR-5905p和miR-590-3p参与肝细胞肝癌发展的机制[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3(6): 804-811.

[19] 黄恒. FOXQ1基因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5): 58-61.

[20] 张璠, 闫军, 冯晓斌, 等. 射频辅助肝切除术与单纯性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5, 37(10): 1022-1025.

[21] 刘济铭, 陈聪, 罗伟, 等. HBV人工转录因子与拉米夫定抗HBV作用的比较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4, 36(23): 2343-2348.

[22] 王春颖, 刘成永, 周冬青, 等. 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肝组织HBV cccDNA与血清学标志物变化的动态变化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7): 44-46.

2016-09-21

R 735.7

A

1672-2353(2017)01-200-02

10.7619/jcmp.201701076

猜你喜欢

第三军医大学抗病毒肝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对抗病毒之歌
光明所系 幸福相托
——走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专科医院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探析
SIAh2与Sprouty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红外期疟疾疫苗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