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

2017-04-03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帕酮室早普罗

学术动态

规范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

2017年2月18日,第九届全国室性心律失常专题会议(VAS-CHINA)在南京开幕。会上大会主席、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曹克将教授针对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药物应用问题与广大同道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1 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地位

近年来,非药物治疗方法进展迅速,但有其局限性。在我国,对于绝大多数医生来说,药物治疗仍然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基本治疗措施,其地位不可动摇。

2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局限性

目前,临床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根据不同的电生理作用分为四类,但Ⅰ~Ⅳ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不能根治室性心律失常,且多数有明显的心脏和/或心脏外不良反应,尤其是长期应用时。除β受体阻滞剂外,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不能降低死亡率(尤其对于心梗后慢性心衰患者),也不能作为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药物。

3 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不规范问题

(1)抗室性心律失常药物应用过度:对于无症状、无结构性心脏病、无心功能不全、低负荷的特发性室早患者,长期给予大剂量、不良反应较大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如胺碘酮等;对上述患者的非持续室速给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2)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过大或过小:过高估计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给予超大剂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2 000 mg/d;过度担心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每天的药物维持量明显<治疗维持量,如胺碘酮100 mg/隔日;有窦房结功能异常和房室传导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大剂量抗心律失常药物,导致不良后果。

(3)忽视或过度担心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给予可达龙;幼儿和儿童室性早搏患者给予可达龙治疗;过度担心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达龙的不良反应,拒绝应用该药物。

(4)不考虑患者的基础心脏病和心功能状态:缺血性心脏病应用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心衰患者使用维拉帕米、索他洛尔、普罗帕酮等;Brugada综合征患者应用普罗帕酮;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应用延长QT间期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5)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规范:难治性室性心律失常往往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联合应用,联合的原则为非同类联合,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联合,但有人将同类药物联合,如Ⅰc类与Ⅰc类,Ⅲ类与Ⅲ类联合;三种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应用,导致不良反应增加,甚至严重后果。

4 中药对室性心律失常病因治疗的作用

在一些情况下,室性心律失常的病因治疗不可忽视,如冠心病的血运重建、心衰的优化药物治疗,以及解除可逆性诱因等。

参松养心胶囊能有效抑制心梗后心室重构、神经重构并改善电重构、改善心肌微循环,达到了整合调节的作用,对症状性室性早搏患者安全有效。由于其有提高窦性心律的作用,尤其适用于窦缓伴有室早的患者;对于症状性室早虽未合并心动过缓,但在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下出现了窦缓或有心动过缓倾向者,可使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减少心动过缓导致的不良反应。

5 室性心律失常的规范化治疗

目前,《心房颤动——中国专家共识2015》和《室性心律失常的中国专家共识2016》均已纳入参松养心胶囊。指南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却是当前条件下相对比较完善的指导。所以,国内外相关学会制订的各种“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指南与专家共识”是规范化治疗的指南,临床医师应遵照相关指南与专家共识,结合病情,个体化处理室性心律失常。

(转自医声网)

猜你喜欢

帕酮室早普罗
这种室早或不需治疗
插入性室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Lorenz-RR散点图1例
特发性室性早搏与自主神经张力的关系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奇怪的纸盒子
三维Lorenz-RR 散点图分析插入性室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1 例
普罗格:将精益物流与供应链服务进行到底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34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效果观察
中毒患者血液中普罗帕酮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