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7-04-02刘爱辉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护患家属护士

刘爱辉

(德州市人民医院,山东 德州 253000)

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刘爱辉

(德州市人民医院,山东 德州 253000)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护患纠纷。通过分析护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手段,建立良好的沟通。护患关系融洽,可以相互理解。

护患关系;对策;分析

护患关系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等活动与患者建立起来的工作性人际关系[1]。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护患长期的接触中,护患关系的不和谐也浮出水面。本文将从护患紧张的原因入手,找出对应的措施,对症治疗,以达到更好的疗效,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1 护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1.1 护士因素

1.1.1 三基有待提高

良好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术是患者对护理人员建立信任的基础,才能更好的配合治疗。目前部分护士存在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在自己知识面狭窄,技术不过硬的情况下,护士不愿意用空闲时间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修养与专业知识和技能。

1.1.2 本职工作不到位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有意无意的转移责任,将护理工作转移给家属让家属完成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情绪,亦或是在护理过程中缺乏慎独精神,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监督,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走过场的事时有发生,例如在巡视病房时粗略的扫视而不用心观察病情,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而为护患纠纷埋下一颗隐形的炸弹。

1.1.3 沟通不到位

目前大部分护士未从思想上认识到沟通交流的重要性,还有就是由于繁重的工作而缺乏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态度生硬,缺乏服务理念,不能体会其心情也不能更好的保护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在入院时不能及时告知疾病信息,住院时不能满足其合理需求,出院前健康教育不到位或做不到都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这些都源于缺乏有效的沟通缺乏理解而造成的。

1.1.4 职业倦怠

护理人员长期处在繁忙而紧张的工作中缺乏目标与外界的刺激,造成心力衰竭、热情缺乏、情感封闭,不愿和患者接触,不能体会患者的疾苦,在护理过程中缺乏情感表达,能省则省,使患者及其家属不满加重。

1.1.5 法律意识差

不能更好的将临床护理中的各种情况与法律联系,只是解决问题,而未意识到法律问题这样既不能使患者得到很好的服务,也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2]。护士在工作过程中有意或无意讨论病人使之身心收到伤害,对护理人员产生不信任,使护患关系更加紧张。护士在书写记录过程中不能准确、清晰完整的记录,不能做到有理有据,这些都是护患关系紧张的导火索。

1.2 患者因素

1.2.1 对护理工作者的偏见

在以患者为中心的过程中患者的角色功能增强,对护理的需求与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患者就是上帝的思想根深蒂固,对护理工作不理解。

1.2.2 病情因素及家属的焦虑情绪

由于患病患者的身心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且要适应医院的人文,物理环境,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也容易将这些情绪转移到与他们接触最多的护理人员身上。于此同时家属在陪伴过程中也承受特多的压力,当无处倾诉时容易把情绪带给护理人员,护患紧张加剧。

1.2.3 经济因素

尤其是危重患者及一些特殊体质需要一次性手术器械的患者,经济压力大。危重患者无能为力的等待死亡,特别是一些看不到疗效与希望时使之不能接受容易产生对护理的不满认为是护理人员收费有差错或是故意找麻烦以减免费用,产生护患对立局面。

1.2.4 不沟通

目前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有事不说直接投诉,认为医生是救命的护士的存在无关紧要因此不信任,更加不和配合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依从性差从而影响治疗的进行,病人的康复延迟,护患关系更为紧张。

1.3 护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医院存在着护理管理漏洞,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3]例如在交接班时不能做到认真床边交接,很有甚者对病区患者人数都不能清点清楚不能很好的按时按需给予治疗措施,造成病人压疮,坠床的发生,使护患关系更加紧张。

1.4 第三方的介入

现今社会网络媒体在护患关系方面为了抢头条不正确的引导失实报道借助舆论抄热,把矛头指向很小的纠纷上不断的推波助澜,使之将事情扩大化护患关系产生分歧对立。

2 创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对策

2.1 护理方面

2.1.1 规范护理行为

培养良好的护理行为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态度健康的行为潜移默化,从而树立信心用最佳的心态配合治疗,获得健康从而增加患者对护理的信任[4]。

2.1.2 提高护理技术

掌握扎实的护理技术是护理人员的立足之本,是患者信赖之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零差错零容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执行各项操作时都要稳、准、精、轻、熟,护士精湛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知识为取得患者的信任打下了基础,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2.1.3 端正态度,建立有效沟通

态度在护理过程中至关重要。一个认真的态度会取得患者的肯定。护士的语言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因此护士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将不良情绪带给患者,因为你的一个不良情绪有可能导致患者的纠结是病情加重还是对我的不满,不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沟通可以促进双方的理解,增加信任感,使得治疗护理得以顺利进行,护理工作顺利进行调动护士积极性患者的配合度,使护患关系向和谐的方向发展[5]。

2.1.4 增强法律意识

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做好医疗文件记录,在书写护理文件时要准确及时,规范做到签全名,医生和护士要做好配合工作加强沟通[6]。在护理工作中及时做好告知义务和宣教工作,做好本职工作保护好患者和自己的权利。

2.1.6 提高心里素质

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特殊情况时要镇静自若,不可自乱阵脚要做到忙而不乱,以免使患者及家属产生紧张情绪不利于治疗护理的进行,要有心容量,过强的心里素质。

2.2 患者方面

2.2.1 调整心态,积极配合

应普及患者正确的护理观念[7],客观的对待医疗护理工作,可以从讲解疾病、护理、医院等有关方面进行宣教,使患者换位思考理解并支持护理工作促进护患关系的。

2.2.2 学会控制情绪

情绪不仅影响疾病的治疗也会影响护患关系的发展方向,患者及其家属不应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到护士身上,但可以倾诉以寻求帮助,这样才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2.3 管理方面

提高管理水平,控制人员流失。特别是一个好的护士长在管理方面要以德服人以技服人,合理安排排班,培训,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控制人员流失,一个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更有力于护患关系的建立,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2.4 媒体方面

行积极引导正面报道避免失实报道影响社会风向以及医护人员在患者心中的形象[8]。

3 总 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患关系仍以各种形式存在并变化着。这需要医务人员,管理者政府,患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谐的护患关系对患者的康复,调动护理工作的积极性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种氛围下,患者相信医疗护理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才能更好的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1]何丽娟.加强护患沟通交流有效预防护患纠纷[J].中国医药指南,2011,12(9):344-345.

[2]邱建华.护理缺陷分析及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2,4(9):72-73.

[3]锦 帆.医患沟通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

R47

A

ISSN.2096-2479.2017.44.189.0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护患家属护士
最美护士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