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腔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2017-04-02陈君懿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预防性盆腔下肢

陈君懿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

盆腔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陈君懿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

目的分析探讨盆腔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给予健康宣教、预防血液浓缩、保护下肢血管等护理措施;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鼓励患者早期活动等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在60例盆腔恶性肿瘤术患者中,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现象,其发生率远低于未采用任何预防措施的盆腔恶性肿瘤术患者。结论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行早期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DVT情况的发生。

盆腔恶性肿瘤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处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指由于动过手术之后深静脉内发生的具有不正常的凝结、堵塞管腔并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症状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麻木而影响其功能,轻者致残,重者可因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而死亡。目前,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高达一半以上,是严重危害术后患者身体健康的并发症。对我院妇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通过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后,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和妇科肿瘤手术风险。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妇科盆腔恶性肿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疾病类型:宫颈癌12例,子宫内膜癌8例,卵巢癌4例,输卵管癌6例。

2 护理措施

曾经历过盆腔恶性肿瘤术患者,由于手术刺激、麻醉作用的后遗症、恶性肿瘤刺激因子、术后卧床休息等各种原因,很容易造成患者术后下肢血流减慢、血液黏稠度增高,从而导致发生上下肢深静脉血栓,尤其是老年肥胖者。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部分高发性人群采取预防性措施干预,以防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肿瘤患者往往对手术后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如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在手术后心情不太好而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引起血管舒缩功能的失调。所以,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及时行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在手术实施前晚给予患者服用西泮助眠。让患者在手术实施前保持乐观开朗的好心情,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

2.1.2 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手术方式、历时时间,并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及下肢的运动方法。讲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危险因数及后果。告知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症状及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

2.1.3 保护下肢血管。血管内膜损伤是形成静脉血栓的三大因素之一,静脉穿刺是对血管的机械性损伤。因此避免在下肢静脉穿刺输液、抽血等,禁止在下肢行浅静脉留置操作。

2.1.4 预防血液浓缩。盆腔肿瘤手术术前肠道准备要求较高,术前晚上及术晨均需清洁灌肠,患者排泄会带走大量体液,另因手术禁食禁饮的需要,患者体液相对处于不足状态,应及时补充水、电解质,防止血液浓缩,诱发静脉血栓形成。

2.1.5 预防性用药。1976年Ver strate指出,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可使血栓形成发病率明显降低。近年来国外采用潘生丁、肠溶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粘聚药物,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取得一定效果。

2.1.6 手术时间。有资料显示,手术时间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关[3]。所以,对于一些年龄较大、手术时间过长、并发症较多的患者来说,在手术前嘱医生尽可能的加快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和范围,降低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4]。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术后回病房,去枕平卧6 h,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避免在腘窝处垫枕,以免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密切观察下肢肤色、肤温、测量下肢周径。必要时穿弹力袜,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术后还可采取气压治疗,2次/d,20 min/次。

2.2.2 饮食护理。肛门排气后进流质饮食、半流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食。患者饮食宜营养易消化,多食用纤维素、忌食盐及各种如黑木耳、洋葱、芹菜等有利于稀释血液并改变血液粘稠度的高胆醇食物的大量摄入。并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因屏气用力排便而导致腹压升高,阻碍下肢静脉回流。另外,要鼓励患者及时补充体内水分,这样才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饮水时,最好能够多饮2000~3000 mL的水,这样才能达到润肠、润粪便的目的[5]。

2.2.3 早期活动。手术后针对患者的具体情使用科学的护理管理,为患者配备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或者辅助教育的护理方式。努力使护理对象尽早摆脱“患者”角色,通过护理活动由患者自己满足自理的需要[6]。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好发部位在比目鱼肌的静脉窦内,为防止患者小腿肚由于长期受压而导致麻木,最好可在手术后按摩下腿肚的比目鱼肌和腓肠肌。6 h后鼓励患者床上翻身,做踝关节、膝关节的伸曲活动。24 h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不疲劳为度。

2.2.4 疼痛护理。术后切口疼痛是影响患者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做好疼痛护理。术后采用自控式镇痛泵,并利用听音乐、与患者交谈鼓励等方式,分散其活动时对疼痛的注意力

力。

2.2.5 下肢保暖。由于可能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部位是患者下肢,所以在天气变化或温度下降的情况时,患者极易发生下肢静脉痉挛及血液淤积状况的发生,更要注重对患者下肢的保暖工作。

2.3 血栓形成后的护理

2.3.1 休息与体位。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为了避免将情况加重,有必要进行防护措施,如让患者及时卧床休息,不能对腿部做任何按摩、理疗、热敷等操作,也不能改变原有的体位。避免咳嗽、用力排便等使腹压增高的动作。

2.3.2 心理护理。患者因患癌症给心理上带来严重负担,再加上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症,所以,为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可根据其情况,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并向家属及患者介绍溶栓治疗方法及成功病例,提高其治疗信心[7]。

2.3.3 患肢护理。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 cm,做好患肢保暖,密切观察患肢肤色、肤温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每日定时测量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

2.3.4 严密交班。科室加强护理力度,将盆腔恶性肿瘤术患者作为护士交班的重点对象,让各班护士加强巡视,并仔细听取患者对自己病情的表述,如有异常情况则要让各班护士及时汇报关于患者的病情,让负责医生及时处理不良情况,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3.5 溶栓护理。使用药物溶栓前了解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病史,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监测肝、肾功能及凝血指标。特别注意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迹象及有无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肺栓塞症状。

3 结 果

20例患者中,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为33岁肥胖女性,于术后9天在左侧股浅静脉下段及左侧腘静脉形成血栓,几乎完全闭塞可能。综合考虑患者的求治欲望、治疗安全性和经济承受能力,转血管外科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后溶栓治疗,1周后治愈出院。

4 体 会

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是靠小腿肌肉的收缩、瓣膜的防逆流及胸腔的负压。盆腔手术由于麻醉作用小腿肌肉松弛、术后卧床、使用腹带等原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再加肿瘤因子释放的活性物质干扰出、凝血时间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等原因,使盆腔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不容忽视。因此必须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降低患者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组30例患者通过预防性护理措施,仅1例发生DVT,低于相关文献报道的7%~45%。

[1]黄春燕,陆仁连.药物溶栓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30):5449.

[2]张小容.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8,7(6):66.

[3]石关鑫,熊汝成,李鸿儒.实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48-952.

[4]韩素新,周剑利,朱洁茹.老年妇女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例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6):739.

[5]林 杰,刘 扬,杨丽霞.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生便秘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0,31(26):4490.

[6]邓秋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5.

[7]葛栋云.盆腔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5):837-838.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44.126.02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预防性盆腔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