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护理对肾移植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04-02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协同满意度差异

杨 宁

(河南省人民医院肾移植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协同护理对肾移植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 宁

(河南省人民医院肾移植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探讨对肾移植患者行协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肾移植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协同组和一般组,各44例。一般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协同组行协同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协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82.86±10.36)分显著高于一般组(77.02±9.74)分,协同组的护理满意度42例(95.45%)显著高于一般组34例(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移植患者行协同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协同护理;肾移植患者;长期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伴随免疫抑制以及肾移植手术的发展愈加完善和成熟,肾移植手术的成活几率逐渐升高,但是肾移植手术的远期存活率并不理想。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的准备时期和恢复时期,需要服用不同剂量和种类的免疫抑制剂,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化验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出现排斥反应[1]。除此之外,患者在患病期间的免疫能力逐渐下降,容易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因此,需要及时给予对症治疗,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肾移植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和长期生活质量,此外,给予针对性的协同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同样重要[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肾移植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本组研究,并签署研究同意书。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协同组和一般组,各44例。其中,协同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6.25±2.18)岁;一般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6.47±2.34)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一般组行常规护理干预。

协同组行协同护理干预。①手术前期。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详细讲解有关肾移植手术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使得患者能够充分了解有关该类手术操作的重要意义,极大程度减轻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使其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由于尿毒症患者长时间接受血液透析和疾病的折磨,对于肾移植手术的术后效果期望较高,但是过于担心手术费用和成功与否,将会在此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等心理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指导,进而缓解其术前的焦虑心理;②术后康复。术后,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患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可适当饮用少量温开水,当患者并未出现呕吐以及腹泻等不良反应时,则可于第2餐食用较为清淡的流质食物,切忌使用香菇、人参、木耳以及蜂蜜等提高免疫力的食物。通常情况下,术后2~3 d,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帮助其进行床上活动,术后6~7 d进行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协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64.88±8.18)分,一般组为(64.47±8.22)分,T值=0.235,P值=0.815,两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协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82.86±10.36)分显著高于一般组(77.02±9.74)分,t=2.724,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协同组的护理满意度42例(95.45%)显著高于一般组34例(77.27%),x2=6.175,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几年来,我国器官移植技术以及免疫抑制手术水平的发展日益深入,肾移植手术的数量逐渐增加,尿毒症患者已经摆脱了血液透析的束缚和困扰,但是肾移植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将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3]。对于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而言,则需要同时实施协同护理干预,积极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伴随现代医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和发展,肾移植手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术前大部分尿毒症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加之对于肾移植手术的了解并不确切和完善,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情况[4]。

本组研究结果充分显示,护理后协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82.86±10.36)分显著高于一般组(77.02±9.74)分,协同组的护理满意度42例(95.45%)显著高于一般组34例(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对肾移植患者行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概而言之,通过行协同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肾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满足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实际需求,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1]李梦莹.协同护理对肾移植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8):7582-7582.

[2]周 鑫,胡正斌,叶啟发,等.协同护理模式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7(4):662-665.

[3]王小琴.协同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疲劳程度的影响[J].新疆医学,2016,46(9):1205-1208.

[4]吴丽民,袁玉林.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湖北科技学报(医学版),2016,30(2):158-160.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44.91.01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协同满意度差异
相似与差异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找句子差异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