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固定治疗四肢管状骨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7-04-02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管状四肢难治性

史 霜

(太和县人民医院,安徽 阜阳 236600)

外固定治疗四肢管状骨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史 霜

(太和县人民医院,安徽 阜阳 236600)

目的 观察外固定治疗四肢管状骨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四肢管状骨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其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对50例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50例患者中,正常愈合44例,护理优良率达到88%。护理并发症发生率12%。讨论 对四肢管状骨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患者在接受外固定治疗时,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提升患者术后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适合临床推广与应用。

四肢管状骨难治性骨不连;骨缺损;外固定;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骨折后的愈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通常骨折的顺利修复主要取决于骨折处的血供条件及骨折端的固定稳固性,若是血供条件或细胞因子受到影响,便会影响骨折愈合进程,致使患者在骨折愈合时发生难治性骨不连或骨缺损[1]。骨外固定支架对治疗骨折修复与软骨组织损伤存在不足之处,这就需要的对四肢管状骨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患者在接受外固定治疗时进行有效护理,减少日常生活不便出现的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次研究为观察外固定治疗四肢管状骨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全文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四肢管状骨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9~71岁,平均(32.5±2.4)岁;主要骨折类型:股骨干骨折10例,胫膝骨骨折15例,肱骨干骨折15例,尺桡骨骨折10例;骨折原因包括:交通伤20例,重物砸伤11例,坠落伤10例,其他9例;患者受伤到手术时间为3 h~8 d,平均5.5 d。

1.2 方法

(1)心理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外固定体外装置会给患者带来行动上的不便,增加患者的焦虑与担忧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讲解外固定手术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态度亲和、动作轻柔,认真耐心的解答患者的各项疑问,取得患者对治疗护理信任,帮助患者树立治愈信心。告知患者外固定治疗治愈率高,无需二次手术、住院费用低,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更好的配合手术护理;(2)患肢处理,对患者进行手术时,需要对患者患肢进行制动和固定,做好牵引固定护理,避免组织损伤加重,避免骨折损伤附近神经与血管,做好术前备皮准备,避免细菌或者术后感染,及时清洁皮肤,降低伤口感染几率[2];(3)术后护理,当患者手术完毕后,协助患者患肢抬高,保持功能位,减轻患者肿胀,在对患者进行外固定支架钉道护理时,注意操作动作轻柔,及时清洁皮肤。观察钉道分泌物颜色及性质,予以抗生素治疗;(4)并发症护理,在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切口感染,当出现切口感染时,会降低患者的康复速度,若钉道皮肤稍红、微痛为轻度感染,数日内可消退,若分泌物脓性,则为严重感染,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处理,预防感染进展导致软组织感染;同时,观察外固定支架的松紧情况。患者在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时肢体活动可能会导致螺钉和固定松动,若发现松动,则需要及时报告医师,进行调整与修整,促进骨折愈合。(5)康复指导,术后1周,可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上肢可进行手部捏、握和腕肘关节自主活动,下肢在创面愈合后,根据患者自我感觉,进行离床拄拐活动,在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时,若钉道局部炎症,停止锻炼,卧床休息。(6)饮食指导:叮嘱患者多进食蛋白质丰富、热量大、易消化食物,增加患者体力,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加快康复速度[3]。

2 结 果

通过对50例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其中,正常愈合44例,护理优良率达到88%。护理并发症发生率12%,主要有钉道发生感染2例,螺丝松动3例,骨折再移位1例。

3 讨 论

在骨科临床中,若骨折超过6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端硬化、无骨痂连接、持续骨折线未消失且无成骨迹象超过3个月即可定义为骨不连。四肢管状骨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都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4]。对该种病症的治疗需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管状骨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对伤口和软组织损伤的处理都有良好效果,通常需要固定很长的时间,这意味着存在增加疼痛和钉道感染的问题存在,为减少患者治疗期间的疼痛感,促进患者愈合,就需要对其实施有效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日常生活不便出现的感染等并发症。本次研究中50例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正常愈合44例,护理优良率达到88%,护理并发症发生率12%。

综上所述,对四肢管状骨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患者在接受外固定治疗时,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提升患者术后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适合临床推广与应用。

[1] 钟小会,陶晓梅.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06:86-88.

[2] 韩美花,金成玉,刘昱彤.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5,14:76-78.

[3] 李秀杰.四肢长管状骨骨折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0:213.

[4] 温宝玉.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对策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5,08:15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0.76.01

猜你喜欢

管状四肢难治性
浅谈管状骨架喷涂方法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无限管状区域上次调和函数的边界性质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双牺牲模板法制备一维管状Pt-Mn3O4-C复合物及其优越的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