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难点 提升能力
——《20以内进位加法复习》教学实录

2017-04-01裘莹莹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加数空格等式

裘莹莹

【教学内容】

浙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复习课。

【教学过程】

一、错例梳理,谈话引入

师:我们最近学了20以内进位加法,你觉得哪些题平时容易算错?

生:4+8、7+5、6+7……

师:老师把你们平时做错的题进行了统计,发现主要是这些题大家错得比较多。

(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看了统计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7+6和7+8错得太多了!

生:在这些错题里,6+6还算是错得少!

师:那我们就来改正这些错误,好不好?

(揭题:20以内进位加法复习)

【设计意图:呈现前期学习中错误比较集中的算题,引起学生共鸣、引发学习动机。】

二、复习整理、强化巩固

1.回顾整理进位加法计算方法。

(1)讨论7+6的计算方法。

师:先来看错误最多的“7+6”,你们是怎么计算的?

生:先算7+3=10,再算10+3=13。

生:也就是先把6拆分,与7凑 10。

生:还可以想6+6或7+7。因为 6+6=12,7比 6大 1,所以7+6=13。

生:7+7=14,6比 7 小 1,所以7+6=13。

师:这两位同学用同数相加来做推理,很棒!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把 7看成 10,10+6=16,16-3=13。

师:为什么要减3?

生:因为把7看成10,多算了3个,结果就要减少3个。

(2)观察各种方法,把“7+6”的多种计算方法分类。

生:方法1、方法3分为一类,因为它们都和“10”有关。

生:方法1是先拆分再凑10,方法3是假设有10。

生:方法2是找算式之间的联系的。

【设计意图:以典型错题为例展开,讨论解题方法并分类,以此回顾梳理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的基本方法,并进一步加深对进位加法算理的理解。】

2.整理和是 13、14、15 的进位加法算式。

(1)从1~9中选合适的数填入□,使和是13。

□+□=13

师:先来看这位同学写的:7+6=13、4+9=13、9+4=13、5+8=13,他写得对吗?

师:再来看这位同学的:9+4=13、8+5=13、7+6=13、6+7=13、5+8=13、4+9=13。你们喜欢谁的作品?

生:第二种!因为第二种有顺序、有规律。第一个加数是一个个减少的,第二个加数是一个个增加的,和都是13。

师:看来有序地写算式更好。

师:为什么从9+4开始写呢?

生:9是最大的,好算、好想。

师:从最小的开始想行吗?我们试一试:1+12=13(没有12)、2+11=13(没有 11)、3+10=13(没有 10)、4+9=13(可以)。觉得怎么样?

生:试了4次,太麻烦了!对这道题来说还是从大数想起更方便。

师:到哪一道为止呢?

生:4+9。

生:从6+7开始,后面几道只是交换了加数的位置。

师:回顾一下,这道题怎么做更好?

生:先确定一个加数,再从大到小依次验证。

师:试一试,每位同学再写一写和是14或15的进位加法算式,比比谁用的方法好。

【设计意图:根据前测,学生对和是13、14、15的计算容易发生错误。含有两个加数的和式是进一步建构等式的基础,从“7+6”自然引出和是“13”的所有算式,充分展开构建等式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积累、落实有序思考的经验,初步体会区间概念。布置模仿性练习,促进大部分学生的巩固与掌握,锻炼全体学生的发散思维。】

3.整理进位加法表。

师:刚才我们整理了和是13、14、15 的进位加法算式,如果把它们这样排列,你能猜出它们周围有哪些算式吗?

师:(指6+7上方的空格)你认为这个空格里是什么?

生:6+6。因为竖着看,第一个加数都是6,第二个加数是一个个增加的。

生:我是横着看的,第一个加数一个个减少,第二个加数都是6,所以这里是6+6。

师:你们都很会观察!从不同角度发现了算式的特征。

师:(指8+7下方的空格)这里呢?

生:8+8。因为横着看,第二个加数都是8,第一个加数是一个个增加的。

师:(指9+9的空格)这里呢?

生:9+9,我是斜着看的,6+6、7+7、8+8、9+9。

师: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斜着向上看,第一个加数一个个递减,第二个加数也一个个递减,和是两个两个递减的。

师:能把余下的算式都找出来吗?同桌合作一起填,填完后再圈出易错题,并说说可以怎样计算它的结果。

小结:通过整理进位加法表,我们发现算式和算式之间是有联系的,不仅可以简单地计算,也可以通过相互的关系推理。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整理完整进位加法表的过程,根据表中已知算式推测其余空格中的算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交流能力。这样的整理,不仅能使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而且建立了算式与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学生主动建构计算新策略,提升计算的灵活性提供了基础。】

三、拓展训练,提升能力

1.从1~9中选三个不重复的数填入□,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13

师:我们来看这位同学写的:9+1+3=13、8+2+3=13、7+3+3=13、6+4+3=13。

生:我是先想10+3=13,然后10可以分成9和1、8和2、7和 3、6 和 4。

师:要写三个数相加和是13的算式,先想两个数相加(指10+3)等于13,再把其中一个数(指10)有序地拆分成两个数。

2.从1~9中选五个数填入□,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师:我们把两次写的算式整合在一起,你还会填吗?

生:9+1+3=6+7,我选前面两题的算式中没有用到重复数字的填进去就可以了。

生:可以先想10=9+1=8+2,再把“8”拆成两个没有用到过的数,比如8=5+3则9+1=5+3+2。

3.整理与回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吗?

生:我们不但可以用凑10法直接计算,还可以根据算式之间的联系来推算。

生:写等式的时候要有顺序地思考,写3个数可以从2个数开始再拆分。

【设计意图:从两个数相加到三个数相加再到等式填空,三道习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教学时启发学生思考三个数相加和两个数相加之间的联系。而最后一道等式填空又与它们是有联系的,只要将两个数相加的算式和三个数相加的算式连成等式即可。将一道道独立的习题根据思维水平难易程度串联成一个序列,学生学会的不只是解一道题,更是一种转化和联系的思想,有利于推理能力和探究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加数空格等式
分解加数
趣填成语
空格填数
组成等式
你来补缺的数
一个连等式与两个不等式链
不计算也能比大小
加减法的错中求解
一个等式的应用
喜羊羊的比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