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微课的发展

2017-04-01王苗李明倩

科教导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流媒体微课程

王苗 李明倩

摘 要 随着微时代的来临与“微学习”的迅速发展,为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借鉴“翻转课堂”与“可汗学院”的成功经验,微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创新了教学方式,使广大学生受益;微课的开发不仅出现了优秀的教学设计,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使画面得到美化;微课不仅可以参与比赛获得荣誉,而且也可以用于交流学习。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设计 流媒体 微课程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icro era and "micro learn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flipped classroom" and "Khan",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micro lesso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class classroom teaching not only improves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eachers to innovate in teaching, make the students benefit; micro lesson development not only excellent teaching design, the use of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beautify the picture; micro class can not only participate in the game to get honor, but also the exchange of learning.

Keywords information teaching design; streaming media; micro lesson

信息技術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力最强的高技术之一。我们的身边也充满了“微”,微盘、微博、微信、微电影、微生活、微时代等等,这样微课也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并且加快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它就成为了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1 微课是什么?

1.1 “微课”的含义

随着视屏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可汗学院、MOOC等形式出现,都是以翻转课堂为基础,展现新的教学方法。这样微课作为作为另外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出现,并成为教学改革和资源建设的新焦点。微课是指利用十分钟以内的时间去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人们接受信息更多的是依托于网络,然而传统的教学是依托于课堂上45分钟的教学过程,把知识直接灌输进脑子,枯燥乏味,达不到吸收的效果。而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以流媒体的形式记录教师围绕某一个知识点、技能点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对知识获取具有直接性、便捷性、有效性,受众的群体广泛,不仅限于学生、教师等,有助于各类教育模式的探索和改革。

1.2 “微课”的发展

近些年,随着微课教学比赛的不断普及及推广,从而形成了一些质量较高的精品课件。然而,微课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否精品,经过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的高质量微课一定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并保持它持久的生命力,反之低质量的微课则会很快被忽略。

从教学方法来说,微课主要分为依据: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以直接感知为主、以实际训练为主、以欣赏活动为主、以引导探究为主等等。从教学进度来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程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总结扩展类等等。从微课制作分类,可分为:实拍视频、屏幕录制、二维或三维动画、后期编辑类等等。

1.3 “微课”的区别

微课不是录课程的全部过程;微课不是利用公开课来展示大师风采,而是利用录屏软件来实现,包含画外音,见不到老师的形象的(这种录课形式运用广泛);微课不是在研讨教学过程,而是在围绕着某一个知识点的讲授;微课不是截取教学片断(切片试),而是具有教学设计、说课稿的相对完整的短小的课;微课不是多媒体课件,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需要有交互操作;微课不是网络课程,而是不需要通过链接查看其它资源与内容;微课不是一个网站,而是不需要配套大量的相关资源;微课不是现场教学(有时不一定)而是可以没有学生的讲课,在语言中来体现与学生的互动;微课不是微课程,不是一个课程体系的内容,只是某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微课不是普通读物,而是针对特定对象,并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有较强的特殊性和指向性,不一定是门门通;微课虽小,但不是碎片式的学习,每一个微课都有特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及课后练习、拓展。

2 微课的形式是什么?

2.1 微课特点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微视频,同时还涵盖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后学习等等教学过程。这样看来它的本质还是一堂课,有课的基本属性。只不过它时间简短,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主题突出,内容具体、趣味创作、多样传播、针对性强。这样下来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做微课。

如今,微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虽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课程宏大丰富,但是它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明显;微课都是慢慢走,一个两个知识点的讲授,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所有知识的积少成多,自然就编制成大的信息资源网。

一门微课的好与坏,最关键、最根本的衡量标准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用微课程很快捷的掌握了知识,那么就可以说明它是一门好的微课。微视频,短小精干、容量小,方便受众群体随时随地在线、下载学习,并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

2.2 微课制作

微课的制作要有明确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对象要有不同的讲授及制作的形式;微课的主题要鲜明,不能太长、不能太空,主题要小而精;微课在制作时,不要一味的去完成时间的限制,而加快语速去完成,既没有效果又达不到讲授的目的,而是通过改变教学结构与知识构建的过程来缩短时间;制作时,技术是微课的基础。摄像机跟踪延迟、现场的声音效果不好、画面抖动、组合镜头不符合规范等都会影响微课的效果,所以要以拍电影的心态去制作微课。那么微课的基本步骤:选定课题—教学设计—资源整合—制作微课—后期制作—修改完善,这样6步下来,一门优秀的微课基本完成。

微课的受众对象不同,所表現的教学、语言、教学方式、教学应用都不相同,但是微课制作出来的微视频都是在为学习者提供便利的学习资源。微课教学是一种教育传播,也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微课虽小但是隐藏的理论众多。微课的制作过程中,每个人既是学习者,也是开发者、创造者,从而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去探讨,微课也是一种深受广大教师热爱的教学模式。 微课主要是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

微课的创作主要是在教学设计。微课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首先是选题一定要有它值得学的地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想去学;既有它值得学和想去学的知识,那么如何让它容易学。只有做好了优秀的教学设计,才能有优秀的微课。微课是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它并不意味着完整的教学,还需要配备有其他的教学活动或者教学环节,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环境。这样的一个知识点下来,既可以让老师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又可以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若上传至网络,可与其他院校的老师交流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3 微课带来的改变

微课不是简单的教学资源形式的更替,而是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不断的微学习,从而获得大道理,小微课可以撬动教学的大变革。微课教学是一种教育传播,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与传统教学相对应,微课程的特点主要有:主持人讲授性、流媒体播放性、教学时间短、内容少、容量小、精致的教学设计、示范案例、自主学习、制作简单实用。微课程是教育教学思考与教育技术的结合体。微课的推广不仅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改变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可以在制作的过程中思考自己的教学得失,发挥微课真正的作用,展现其魅力值,不断的挖掘知识点。这样的做法恰恰是对自己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完善。

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在微课的制作中可以看到:教师声音的清晰度与感染力、肢体语言的丰富性、恰当性等;教学内容的清晰度如PPT、动画、视频及教师演练等等;看完微课程后,要让学习者有一种“老师对我说”的感觉。这样下来我们不断深入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对于教师来说,为学习者提供了课堂教学和流媒体视频,大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对于微课程来说,需要激励教师建立“我想做”、“我能做”的坚定信念,将核心课程作为突破点,集中优势资源,以点带面,做好资源库的建设,形成巨大的学习平台,教师可以自主学习。在省与省、院与院、校与校、专家与学者、人与人、之间交流学习,从而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学者知识覆盖面;同时教育地区的网络覆盖,将教学资源利用网络传输来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2] 吉标,陈汝钧,何向阳.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10).

[3] 刘万辉.微课开发与制作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4] 蔡跃.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 张一春.精品微课设计与开发.高等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设计流媒体微课程
流媒体传输加密技术研究
高职现代设计史信息化教学设计探析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基于JSP的流媒体播放的设计与实现
浅谈信息化教学改革背景下现代交换网课程的设计理念
网络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
基于RTMFP协议的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学习情境设计探究
探究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