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德育与学校校园安全

2017-04-01李元军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校园德育

李元军

国现阶段的教育发展的根本宗旨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安全至上”。这体现了学生思想品德和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强有力的德育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在新时期,要以人为本、理清思路,分析查找学校德育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健全德育网络,强化德育措施,优化学生管理,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倡导和谐教育

和谐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一种新的教育境界。和谐教育强调每个人的每个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全面、自由的发展。和谐德育是和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校园背景下,能够促进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和谐发展,并最终达到“双赢”的道德教育。

在哲学本体论上,“以人为本”就是在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上,人是本体,人是主体,人是目的,人是标准。“以人为本”的理论要求在和谐校园建设中,以“人的存在和全面发展”为理论基础,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强调利益导向和竞争效益的经济伦理与以奉献、利他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伦理发生着激烈的碰撞,用过去教育中所运用的社会本位思想来要求人们,已经缺乏充分的社会基础。

道德规范的作用主要依靠人的内在的自律行为,它能把客观社会外在要求内化为人自己的信念与需要,它能使人做到在无人监督、无人要求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信念,抑恶扬善,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当今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因素有很多,以学生考试作弊为例,尽管学校出台了各种规定和制度来竭力制止,但事实上却往往治标不治本,作弊现象依然严重。究其原因,是人的道德素质、社会的道德风气在起作用,缺乏道德意志、道德修养的人,一旦触及利与义的矛盾,就容易突破道德底线,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因此,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大力强调底线道德教育。

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在构建各种制度、规划与生产物质产品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观念、风俗、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的综合。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教书育人、培养人文精神是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并不完全取决于向学生灌输人文知识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必要的和谐人文氛围。因此,教育者应具有丰富的人性、正义感和公正心,能够自律,善于与他人协调和替他人着想,尊重人权、热爱学生等。建设和谐校园追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诚如恩格斯所言,“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传统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道尊严”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和谐关系往往是忽视甚至牺牲学生的利益换来的。在现代社会中,要求师生平等的呼声日益高涨,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养成,出现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彼此保持着人格上、尊严上、政治上、学术上的自由和平等。因此,尊重无疑是维系人际和谐、族群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纽带。

二、完善德育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主抓学校德育工作以来,笔者结合我校实际,广泛征求意见,制订了《班级日常管理考核细则》《文明班评比方案》 等有关德育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同时,我们狠抓制度的落实与执行,每天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检查评比,做到每天检查打分,每周小结,每月汇总排名,把结果纳入到学期末班级和班主任考评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办好一所学校,使其得到快速健康地发展,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校风、学风、班风怎样,就要看学校的德育师资队伍如何,为此,我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十分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一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重新修订了《教师考评细则》《德育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把教师的教学实绩、教学常规、工作纪律等纳入《教师工作考评细则》之中,通过制度规范教师的言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切实做到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二是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工作,每周一下午都要召开一次全体教师会议,认真组织教职员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并要求全体教师做好学习笔记,写出心得体会。

三、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要追求“校园无闲处,处处都育人”的境界,其校园文化品味高雅,独具风采。校园洁净,花草树木错落有序,安排的匠心独运。每棵树木、花草上都有温馨提示,这与各办公室门、窗上的名言警句、走廊中丰富多彩的墙壁文化遥相辉映,昭示着学校文化的人文关怀。沉浸其中,使人心旷神怡。在这里,民主、宽容、和谐的办学理念及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得以诠释。置身于这样浓厚的立体文化环境中,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快乐的,每个人随时都可以得到启发和教育,心灵随时都可得以净化,思想得以升华。可见,环境的德育魅力同样是无穷的。德育的真正魅力仍源于教育者的用心!

四、扎实有效地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师生安全、校园安宁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最根本的前提条件。然而在灾难未降临之前,很多学校的安全教育却免不了流于形式,走过场。我们总在新闻中、报纸上看到诸如学校墙体倒塌砸到学生,学生放学被伤害,学校组织不好,发生踩踏事件踩死学生……这些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1.健全校园安全工作领导机制,构建校内安全工作领导核心

学校安全工作,校长要总负责,主管校长要直接管理,各部门“一把手”是直接责任人,学校要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的形式,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加强责任追究制度的执行力度,为校内安全工作打造坚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机制。

2.健全各项安全工作防范措施,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工作预案

“校园安全,预防为主”,这是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原则。学校是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活动的“主场”。为确保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做好各项活动安全防范工作尤显重要。特别是组织师生进行大型活动,更要事先准备活动预案,把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活动万无一失。”

3.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让安全教育的警钟长鸣

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只有得到家长和社会的鼎力支持,互为补充,形成全力,才会大见成效。为此,我们要做到:一是多去家访,与家长商讨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如何消除安全隐患的措施。二是请有经验的家长到家长会上介绍经验,交流管理教育出孩子的良方。三是请当地司法所的专职干事员,来校作报告,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让安全第一的警钟时时長鸣。

总之,做好学生的品德和安全教育工作,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平安幸福的切身利益,也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学校管理中的德育、安全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的方方面面能力合作,整治育人环境,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确保校园平安,排除各种影响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因素,班级德育、安全教育工作,也要依靠健全的法律制度来维护。同时,全体教职工,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思想意识,才能使德育,安全教育工作富有成效,才能使德育、安全教育工作永远置立于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校园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