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教学促进初中学生学习力提升

2017-04-01陈国斌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习力学科教学促进

陈国斌

【摘 要】学习力是由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组成的,是一个人学习品质的综合体现,在学校教学中具体体现在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中。学习力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也是是创造力的基础,它的生成效率已经成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尺。基于学科教学促进初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目的就是教师通过学科教学活动,有意识、系统性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通过设置专业化的训练,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高效率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学科教学;促进;学习力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创造与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速度日益加快。个人的社会竞争力不仅仅取决于你现在掌握了多少知识,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学习掌握新知识的速度和能力的大小。所以有专家断言,如果一个人学习的速度落后于时代的变化,将必然被社会淘汰,在未来的竞争中惟一的持久优势就是拥有强劲的学习力。但是,在学校教学中我们却不得不尴尬的面对另外一种囧境。

一、初中学生的亚学习状态

在当下的学校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生从初中,甚至是小学就表现出厌学、逃学等“亚学习状态”,具体反映在:

(1)无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既无长远目标,也无近期目标,对自己在每学年、每学期究竟要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要求等问题很少考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需要学习,或者怀疑学习某些知识是否必要。

(2)学习积极性较低。有些学生虽然能按时到校,上课听讲、记笔记、作业也按时完成,但他们往往一边听讲一边走神,老师说什么他们记什么,根本没有用心思考,作业更是敷衍了事。

(3)自主学习状态消极糟糕。例如常常萎靡不振,做作业时背离课堂、背离笔记,做完作业从不认真检查,错误率很高。学习中遇到困难,没有积极地解决措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甚至对考试也相当淡漠,一幅无所谓的样子。

(4)无求知欲和上进心。既对学校制订的各种奖励措施没有兴趣,也对各种惩罚措施没有压力和紧迫感,缺乏适宜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缺乏。對学习总体上是一种消极的态度,所以也不可能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面对这种现实,学校和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转变观念悉心研究解决办法,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

二、在学科教学中促进初中学生学习力提升的方法和措施

在各学科教学的具体实践中,由于各学科的专业差异必然决定了学科教师在各自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讲解,问答,互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使用适当的教学资源等,以实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等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创造性工作。

1.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教会学生合理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规划和引导。

所以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引路”,即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因势利导把教学过程导向预定目标的教学策略。如果教师的行为不是建立在主动适应学生的学习活动规律或特点的基础上,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能充分发挥的。为此,教师的引导必须做到三个适应:一是适应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规律和特征,二是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三是适应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例如可以帮助学生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并规划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建立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宽容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

2.积极组织学生的交流合作,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协作,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打破了过去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几个学生面对面地合作交流,实践、操作。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一般来说,教师在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时,可以选择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而要让学生通过探讨、研究、操作过程得出结论,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或者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可以选择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但在实施小组合作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教师必须围绕学习课题科学合理的设计出逐层递进的驱动性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课设计一些发散性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一起策划任务、分组工作、达成目标;设计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拓宽互动途径,让学生在合作中互动;设计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等。

3.积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优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学生的学习力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影响。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的动机、情感、兴趣、意志等,这些因素能对学生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可持续的学习成绩就是来自学生的学习力而非知识灌输的数量与次数,因为学习不是体力活。

依据大脑的特性及其运作机制:相对简单具象的知识尚可通过灌输来使学生完成识记任务,但相对复杂抽象的知识就必须籍由学习者的深层理解来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而要解决高度复杂抽象的问题则必须依靠发展良好的逻辑思维和系统思考能力。因此小学阶段的“好成绩”的确有可能通过机械重复和强化训练来实现,但这种本末倒置,竭泽而渔的做法危害极大。到了初中、高中乃至大学,这种被“灌”出来的“好成绩”就难以为继了。因此在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发现自己,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别,正确剖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和广阔空间,让学生敢于向老师、同学甚至陌生人展现自己,使学生有一种闯劲,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学生通过从对方的反应、感受或评价中获得信息,经过对比和反观,学生会认识到自己并非是完美的,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从而完善自己。

4.积极完善多元化评价激励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习惯培养。实施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操作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就在于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可以这么说,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减负增效及培养学生学习力非常有效的一种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替代的,而良好习惯的培养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促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力。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评价激励要注意过程和结果相结合,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增强参与互动,实现评价指标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②评价激励要体现开放灵活,及时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实现个性价值。③评价激励要掌握度和量,及时合理的评价激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但单一过度的激励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对度和量的把握非常重要。④评价的语言应具有激励性,通过评价的激励策略,使学生逐步提高“自省意识”,逐渐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总之,只要在学科教学中通过专业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学法指导和训练,就一定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高效率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注:此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教学促进初中学生学习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研究》【GS[2016]GHB1160】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学习力学科教学促进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微信营销对小微企业的促进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