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潭国际旅游岛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研究

2017-04-01吴利军

中国市场 2017年7期
关键词:特色文化平潭

吴利军

[摘 要]到2025年,平潭国际旅游岛将全面落成,基本形成了独具匠心的旅游产业体系,届时,平潭将会成为继海南之后有一个极具实力和吸引力的国际旅游岛。伴随着平潭国际旅游岛的深入建设,文化产业发展也将会面临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平台。会展庆典产业、影视传媒产业、文艺汇演、旅游产业、旅游赛事等都属于国际旅游大文化产业概念中的一部分,这些相关产业都将会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平潭;国际旅游岛;特色文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7052

2015年,国务院正式提出了建设平潭国际旅游岛的发展规划。日前,福建省通过了《关于贯彻落实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的实施意见》,要求逐步落实平潭国际旅游到的建设方案,预计到2025年,平潭国际旅游岛将全面建成。平潭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海丝文化、平潭地域文化等,这就为发展国际旅游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素材,把市场运作、产业机制融入到平潭地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中,进而可以打造出独具平潭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1 平潭国际旅游岛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不足之处11 构建平潭国际旅游岛的机遇和优势

111 机遇

一是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平潭作为福建自贸试验区的三大片区之一,已经被国务院定位为沟通海峡两岸家园和国际旅游岛两大功能。2015年12月,平潭宣布启动建设国际旅游岛方案。中央政府同时赋予平潭一系列的经济优惠鼓励政策,加快平潭围绕国际旅游岛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创意文化、现代服务等产业。

二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部署与实施。“一带一路”给平潭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带来了极为难得的机遇。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平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密切与东南亚、南太平洋群岛的合作,促进区域间的贸易交流与合作,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既要把平潭打造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枢纽,又要将平潭国际旅游岛这块蛋糕做大做强!

112 优势

(1)旅游资源优势。由于受地质构造和海水侵蚀的自然条件影响,平潭境内湖泊、岩礁、沙滩等景观遍布全岛,被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石牌洋、海坛天神和南寨石林。平潭全县海岸线绵延漫长,沙滩的沙质优良,细腻洁白,其中海坛湾、坛南湾、三岐澳三大海滨沙滩极为著名。此外,平潭海岛上还生活着众多的鸟类、爬行动物和小型的哺乳动物,与天然的海岛风光相得益彰。

(2)区位优势。一是平潭位于我国福建省的东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二是平潭西邻福厦泉旅游金三角,东邻台湾省金马旅游开放区,是连接台湾海峡、闽江口的重要中转枢纽,同时也是我国与东北亚和东南亚经济商圈的重要接洽点。三是平潭所在的福建省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形成掎角之势,周边交通条件在近些年得到了大大改善,得益于如此便捷的区位优势,平潭国际旅游业必将客源不断。

12 发展平潭国际旅游岛文化产业的不足之处

121 国际旅游岛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财税等方面扶持力度弱化 早期,平潭的旅游业发展没有得到政府宏观政策环境的支持,错失了旅游业发展的良机,与之相关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起步也是比较迟缓,总体规模较弱,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综观平潭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框架,会展庆典产业、影视传媒产业、文艺汇演、旅游产业、旅游赛事等与文化相关的产业发展都比较缓慢,有些产业甚至还处于空窗期。随着近些年,平潭旅游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加快,文化产业也呈现出复苏状态,但主要还是旅游工艺品、文艺汇演为主,平潭区域文化和时代性文化内涵没有得到深度挖掘,整个旅游文化产业有待重构和升级。

从政府扶持方面来看,财政文化投入力度不够,对发展文化产业项目的财税政策不够完善和具体,这些都极大制约着旅游文化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影响了新的文化业态的发展。

122 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还存在盲目、模仿跟风、欠规范等一系列问题 一是随着旅游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一些文化产业基地、园区、主题公园似乎是一夜之间就遍布境内,由此引发的盲目投资建设、铺张浪费、重复模仿等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和警觉。盲目建设,一味地模仿跟风只会导致文化产业雷同现象越来越严重,引发市场的恶性竞争和价格战,不利于构建具有平潭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体系。

二是旅游文化产品的内涵空洞,缺少地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想要打造出具有平潭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就要深入、细致地挖掘平潭本土文化,将地域文化的潜在价值转化成旅游文化产品,不仅能够提高旅游文化产品的内涵和品位,还能将地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发扬光大。

123 国际旅游岛文化相关产业融合较难

平潭拥有着得天独厚且优良的旅游资源,与之相融共生的就是平潭文化,华夏文化、海岛文化、宗教文化、民族地域文化等在这里繁衍生息,传承积淀。然而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平潭旅游文化的开发过于简单、粗糙,没有真正体现出平潭本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平潭文化的传播影响力严重受阻。

此外,平潭旅游文化的产业融合性较差,辐射范围较窄。当前,平潭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依赖旅游拉动旅游,住宿、餐饮、交通、门票、旅游工艺品发展火热,而其他相关产业如会展、影视、广告、娱乐等多方面融合较难,联动性不足,因此,旅游文化产业的经济产值增幅较慢,再加上重视程度不够,宏观政策不给力,无法实现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2 发展平潭国际旅游岛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21 进一步完善扶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为了使平潭旅游文化产业能够搭上建设国际旅游岛这趟快车,首先就要大力举措,改革相关制度,建立健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和制度。与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地区相比,平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短板,这就需要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整合资源、综合政策,形成文化部门全局把控,各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协作,街道社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而逐渐实现产业融合和行业融合,推动平潭旅游文化产业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因此建立起一套旅游产业文化管理体制很有必要,不仅可以规范政府职能部门和文化企业之间的权责关系,使之更好地协同合作,而且还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設需要的。

此外,中央及地方财政部门要持续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税收金融等方面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切实推进平潭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创新。一是增加财政资金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投入。地方财政部门要把文化支出列入预算保障体系的重点,做好超预算的准备工作,确保公共财政文化支出的增长幅度是逐年增加的。二是设立专项扶持基金,支持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设计、会展、旅游资源的再开发、影视传媒制作和平潭文化旅游品牌推广等项目。三是认真落实国家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税收政策,并做好及时的跟踪、监督和反馈工作。四是充分发挥好文化部、相关金融机构、文化投资服务单位的职责,加强对特色旅游文化企业的金融投资和支持,鼓励发展新的文化业态,鼓励文化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改革。

22 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胆创新,提升平潭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 在新时期,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社会大众的消费需求热点逐渐向教育、文化、科技、旅游等方向延伸,这就为平潭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市场。平潭拥有良好的旅游开发资源,地域特色文化也很突出,我们要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胆创新,提升平潭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

首先,优化旅游文化产品结构,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以股权和合作等方式来融合国有文化企业和民营文化企业,这样既可以避免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分散性,做好优势互补,逐渐培育出一批实力强大的文化企业,继而推动旅游文化产品的创新和优化。具有古朴气息的乡村旅游旨在休闲和度假,二者与平潭旅游发展的有效融合,将会逐渐形成具有平潭特色的乡村旅游文化。依托平潭古朴浓郁的石头村落、渔家风光,深入挖掘主题乡村文化精髓,通过重点打造一些知名的文化主题村,不仅为平潭树立了一个典型旅游风向标,而且还打响了平潭旅游的头一炮,提高了知名度。

其次,大力发展健康体育相关产业。平潭拥有绵延漫长的海岸线,质地优良的沙滩,海域广阔,非常适合发展健康体育项目,如高尔夫、潜水、帆船比赛、赛马等这些都会推进平潭休闲体育产业品牌的建设与发展,还能够大大提高平潭旅游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和关注度。

最后,积极发展影视传媒产业。平潭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因此可以以平潭自然风光为背景,以海峡两岸手足情为素材拍摄精品影视作品。影视传媒产业的发展可以极大地带动平潭文化品牌的塑造和宣传。

23 多措并举,促进平潭国际旅游岛文化产业的融合

一是引入信息化技术,提高旅游文化产业的现代化程度。随着现代信息科学的进步,网络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为各行各业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平潭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向信息化、现代化迈进。比如说在庆典汇演、商业会展中,可以使用能够增强舞台渲染力的声光电综合集成应用技术、仿真模拟技术等。

二是加大产品的融合力度,重点突出平潭地域文化。将文化产品与旅游产品进行重新定位,包装组合,衍生出新的文化业态,这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重要一环。充分利用好平潭丰厚的文化底蕴这一优势,可以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纪念品,后期就可以通过文化纪念品展销会、创意设计征集等形式进行市场推广。

三是整合各种形式的活动,发挥产业连带效应。积极响应并参与全国性的文化旅游主题活动,如文化旅游年、国际文化旅游节、大型赛事活动、会展节庆等,以此契机,着力推动平潭旅游文化产业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加快活动融合力度的同时,要以本土地域文化为根本,发挥其突出优势,紧紧围绕平潭文化,一步步打造会展庆典、博览会、电影节、体育赛事、动漫游戏等主题的旅游休闲文化活动,为平潭攒人气、传口碑、渲影响、增效益。

24 培养和引进旅游文化创新型人才

一是不断优化平潭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吸引高端文化人才。平潭应以重点扶持文化项目为平台,依托本区浓郁丰厚的生态文化底蕴,吸引国内外的艺术家、投资商来平潭投资。通过一些大型活动赛事,吸引大批的旅游爱好者、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人才,加强本土与外来人才的交流與互动。

二是定向培养旅游文化产业人才。一是就目前文化旅游人员开展综合业务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将在职人员进行分类培训,大体有旅游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服务型人才三大类型,逐渐打造出一支旅游文化产业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二是与福建省内的一些高等院校合作,让旅游专业的学生多了解平潭的地域文化,可以为平潭定向输入人才。

3 结 论

随着建设平潭国际旅游岛各项政策的出台和建设的逐渐深入发展,平潭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需求也是日渐凸显,尤其是平潭国际旅游岛是我国继海南国际旅游岛之后的又一重大旅游项目,需要有更多的创意文化的诞生,以满足国内外游客对生态文化的需要。平潭国际旅游岛作为两岸同胞共同向往的海岛式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应注重自身文化的深度开发和挖掘,把本土文化与新时代文化融合创新,然后糅合到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建设中,带动平潭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欣欣,郭凯,杨明治实施民族文化品牌战略推进承德旅游文化产业发展[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石艳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2(2).

猜你喜欢

特色文化平潭
人大代表薛玉凤 平潭的美,台胞出了力
WAVES OF CHANGE
平潭映象
福建省平潭城关小学(一)
受邀登上央视舞台的平潭女孩
平潭石头厝里的“台式创业梦”
古希腊建筑风格所折射出的文化特色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实现园所特色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财经类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