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2015年沈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2017-03-31张智朱丽君高冬梅110031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5期
关键词:腮腺炎流行性沈阳市

张智 朱丽君 高冬梅110031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1-2015年沈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张智 朱丽君 高冬梅
110031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目的:分析2011-2015年沈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近5年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沈阳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4-6月及11月至次年1月报告病例最多;发病高峰年龄为3~9岁。结论:学生和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发病人群,应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及应急处理工作。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研究;沈阳市

为了解沈阳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更好地为制定控制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11-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及人口资料均来自2011-2015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统计学方法:利用Excel 2003软件对网络报告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疫情概况:2011-2015年沈阳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0 073例,其年均报告发病率24.72/10万,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2015年发病率分别为48.259 5/ 10万(3 912/8 106 181)、31.489 4/10万(2 569/8 158 296)、20.104 2/10万(1 634/ 8 169 507)、13.104 2/10万(1 078/8 226 374) 和10.743 6/10万(880/8 190 923),各年度报告发病率总体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 146.747,P<0.005)。

时间分布:疫情报告结果显示每年各月均有发病,疫情呈现冬、春两季高峰,与相关报告一致。病例数从4月开始增多,5月达高峰后下降;11月份再次回升,至次年1月达顶峰,见图1。

图1 沈阳市2011-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时间分布

地区分布:2011-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的平均报告发病率最高地区是于洪区、铁西区及和平区,疫情较低的是康平县、法库县。各县、区报告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606.885,P≥0.005),见表1。

性别和年龄分布:2011-2015年共报告6 174例男性病例和3 899例女性病例,男女性别比1.583 5:1,男性多于女性。报告病例的年龄分布在28 d~90岁,病例主要集中在0~24岁,共8 825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87.6%。其中5~9岁组的报告病例数、占全部报告病例百分比及年报告发病率均为最高(3 401例,33.8%,219.7/10万),其次为0~4岁组(1 996例,19.8%、151.4/10万)、10~14岁组(1 604例,15.9%、44.1/10万)、15~19岁组(1 109例,11.0%、94.9/10万)和20~24岁组(715例,7.1%、37.3/10万)。

职业分布:5年中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的职业分布最多的人群为学生(5 031例、50%)、幼托儿童(1 949例、19.3%)和散居儿童(1 223例、12.1%)。三类人群占全部报告病例的81.4%。

表1 沈阳市2011-2015年各区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情况

讨论

2010年以前腮腺炎类疫苗属于二类疫苗,采取自费自愿原则进行接种,接种率很低。从2010年开始辽宁省将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纳入计划免疫,同年完成2008年以后出生儿童MMR的补种,截止到2015年2~6岁儿童1剂次MMR疫苗覆盖率达95%,这对流行腮腺炎的预防控制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疫情监测结果显示我市近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逐年递降态势,2015年发病率10.743 6/10万,为近10年最低发病水平,虽然疫苗的保护效果已初见成效,但是儿童及学生疫情仍然较重。

我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季节特点与相关报告一致[1-3];5~9岁儿童的发病率最高,这与腮腺炎易于经空气飞沫传播、传染性强、早期传染源不易发现等因素有关。性别比显示男性多于女性,考虑男性活动范围较广、感染机会增多所致;地区别统计结果显示于洪区、铁西区及和平区为全市疫情较重地区,与其流动人口较多,儿童所占比例大有关。

目前对流行性腮腺炎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实施腮腺炎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所以适龄儿童腮腺炎疫苗的免疫接种尤为重要。今后应重点加强于洪区等流动人口较多、腮腺炎疫情较重地区的免疫管理,通过强化卫生宣传、普及呼吸道传染病防病知识,认真落实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及时开展疫苗的查漏补种,从而有效预防、控制适龄儿童及学生的发病。在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同时,应及时调查处理暴发疫情,做好腮腺炎类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防止腮腺炎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我市目前接种程序是18月龄免疫一剂MMR,而有研究表明接种MMR后抗体阳转率为85%左右[4],疫苗保护率<80%,且疫苗效率随接种后时间延长呈现降低趋势[5,6],这成为有免疫史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建议加强疫情监测的同时,进行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必要时开展免疫强化,及时预防控制疫情的发生。

[1] 苏琪茹,刘隽,马超,等.2004-2016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简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50(7):611-614.

[2] 戴孟阳,孙岩.沈阳市2005-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1):47-49.

[3] 赵庆龙,钱程,邓立权,等.2005-2014年吉林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J].热带病与寄生虫,2016,14(1):23-24.

[4] 刘国华,方悍华,冯子健,等.冻干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活疫苗免疫安全性及免疫学效果观察[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 (6):435-437.

[5] 刘亚军,曹妍,袁伟,等.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中的疫苗效率评估[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6):657-658.

[6]黎漓,吴成秋,刘富强.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原因的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 (5):629-631.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n mumps in Shenyang city during 2011-2015

Zhang Zhi,Zhu Lijun,Gao Dongmei
Shenya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110031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umps in Shenyang city during 2011-2015.Methods:The epidemiological data of mumps in recent 5 year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using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s.Results: The mumps epidemic in Shenyang city showed a declining trend,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each annual report(P<0.005);the number of reported cases was most from June to April,and November to January of the next year.The highest incidence was in the age ranged from 3 to 9 years old.Conclusion:Students and children are the main groups of mumps.The surveillance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Epidemic mumps;Epidemiological studies;Shenyang city

10.3969/j.issn.1007-614x.2017.5.97

猜你喜欢

腮腺炎流行性沈阳市
沈阳市盛京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腮腺炎外敷用什么药
流行性感冒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流行性腮腺炎 中医透皮技术治疗经验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