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3-31范宏伟

新媒体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范宏伟

摘 要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在电视媒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很好的处理文字、声音、图像等要素,并将它们有机地整合起来,对新闻事件发生时的情境进行再现。作为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制作人,要想使新闻专题节目更加形象和生动,就必须对它的特点与发展方向有着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挖掘和剖析新闻事实,使观众能够在第一时间更加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真相。

关键词 电视新闻专题;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24-0138-02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扑面而来,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人们的视听。面对着这样的局面,受众更加渴望获得高质量的信息,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用过硬的能力对新闻事件进行处理,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与质量,为受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专题节目。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依旧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发展,必须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更好的发展[1]。

1 当前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存在的问题

1.1 时效性不够强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加迅速,这对新闻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栏目既需要具备高质量,又必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时效性就会失去很多受众。新闻专题节目的制作往往需要新闻工作人员深入新闻现场进行调查,后期还要进行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的处理,这些流程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使得新闻专题节目本身的时效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1.2 新闻叙述缺乏特色

在传统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中,其叙事结构往往呈现出线性平铺的特点,对于细节的描述和分析,吸引受众的亮点不多,观众很难在节目中看到能够使其产生心理触动的细节,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叙述缺乏特色导致其吸引力不够强[2]。

1.3 观点不够多元化

大部分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都会邀请业内相关专家或者新闻评论员对某一事件进行评论,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站在新闻与技术的角度,利用专业人员在某一领域的权威,使受众产生更多的信任。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一些新闻专题节目只注重新闻事件的可信度,忽视了从不同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主持人和专家保持一致的论调,抑或主持人事先对事件做出判断,由专家在技术层面对之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在此种节目模式下,受众很难看到思维之间的激烈碰撞,久而久之就会对节目产生厌烦心理。

1.4 选题过分追求猎奇

通过观察近几年以来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可以发现,部分电视节目为了获得更多的受众,从观众猎奇的心理出发,往往选择某些偏激的选题,认为只有猎奇的题材才能更好的吸引受众,所以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应当更加关注这方面的内容。一些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会融入一些阴森的画面、奇怪的音乐等题材,导致节目的思想性、教育性大打折扣。

2 电视新闻专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节目策划与具体实施的协调性不强

近年以来,一些大型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实行策划负责制,由编导负责编制节目方案,具体内容包括节目的结构、采访的目标、采访的问题等内容,除此之外,编导还要负责节目后期的调整与修改;身在前线的记者则需要按照方案做出的要求进行独立的采访调查,并及时做好与编导的沟通和协调红做[3]。在这种模式下,编导的策划作用日益凸显,对于节目的把握也更加强,但是忽视了前线记者的主观能动作用,一些事件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意外情况,这些在前期的策划中是无法预知的,因此需要前线记者根据事件的变化做出积极应对。

2.2 欠缺整合重大国际国内事件资源的能力

从近几年的情形来看,国际局势呈现出明显的动荡不安,一些重大自然灾害也时有出现,面对着如此重大的国际国内事件,无论是地方电视台抑或是中央电视台,在整合这类事件资源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欠缺,在争夺和整合新闻资源方面无法与海外一些知名媒体竞争。

2.3 新闻管理机制不见完善

近几年以来,电视媒体加强了新闻改革,一些民生新闻大量涌现出来,以往新闻专题节目中往往会出现大量会议新闻的状况一去不返,一些具有特色的新闻栏目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其形式多样,趣味性更加浓厚,对新闻专题栏目造成了很大的竞争压力。各个级别的电视台并未明确界定新闻节目与新闻专题节目的作用、报道类型和受众,使得很多概念模糊不清,部分电视台甚至对两者进行了整合,目标受众群体不清,节目显得不伦不类,严重影响了节目的质量。

3 电视新闻专题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注重时效性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要想获得更多的受众,就必须重视时效性的重要意义,通过时效性的提升增强节目的竞争力。在不同类型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中,对时效性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些表扬先进单位、先进事迹、先进人物的报道,其表现内容比较丰富,也就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制作,所以不能过分关注速度,而應当时刻关注政治经济的新动向,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的动向选择报道的时机。对于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其发生的很突然,往往结束的也很快,如果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报道,就必须重视报道的时效性,从而使新闻事件尽快传递给受众,使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进展[4]。

3.2 充分利用深度报道的优势

与其他形式的电视节目相比,电视新闻专题具有稳定的内容、形式与受众群体,在对事件进行深度挖掘与剖析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这种优势决定了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适用于深度报道。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反应性深度报道相较于一般消息报道内容更加详实、生动;其次,分析性深度报道能够对事件的本质进行揭示,引导受众对事件进行理性的判断;最后,解释性深度报道一般都会对有关事实与新闻背景进行介绍,有利于受众对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全面的了解。

3.3 精选报道题材

题材的优劣是决定电视新闻专题节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好的题材可报道性强,有利于对事件进行深度挖掘,自然也就容易受到受众的喜爱。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到基层一线,将调研工作做深做细,以便于将好的题材选出来,制作出有思想价值、有深度内涵的新闻。电视新闻专题深度报道具有其他形式的新闻报道所不具备的优势,使其能够突出自身的鲜明特性,对于报道典型事件、重大事件、典型事迹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典型事件与典型事迹通常是在某一特定时期涌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这方面的深度报道对于激励受众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5]。

3.4 挖掘主持人的潜力

主持人是节目的关键因素,受众获得的信息都是通过主持人传递出来的,所以必须充分挖掘主持人这一角色的潜力。首先,主持人应当对自己所主持的栏目进行明确的定位,进而对自己的形象做出定位;其次,主持人应当对自己栏目的受众群体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对他们的心理和习惯进行分析判断,进而改善自己的主持方式,使之更易于被更多的受众所喜爱;最后,主持人应当具备主动学习、快速学习的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比较陌生的题材进行准确的把握。

3.5 增强栏目的互动性

在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中,其传播的特点呈现出立体式、交互式的特征,观众观看具有深层价值与丰富内涵的新闻报道,能够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假如能够增强栏目的互动性,使观众、主持人、记者等角色通过电话、短信、直播、网络等方式进行互动,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观众,必然会起到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4 结束语

今天,受众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对节目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专题节目能够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其性质、类型和不断地改进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必须对节目不断地进行创新,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从芬.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选题与叙事技巧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2]杨引琴.我国电视法制节目创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8.

[3]趙梦如.促进当前我国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发展的对策[J].西部广播电视,2015(24):80.

[4]胡玲.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现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5]陈爽.媒介融合下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学院,2013.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