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S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2017-03-30王环

船舶职业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规范院校素养

王环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辽阳111000)

6S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王环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辽阳111000)

当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仍沿袭传统的高校学生行为管理模式,其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的要求相距甚远,学生的职业行为没有在学校得到良好的规范和培养。6S管理是现代企业内部普遍使用并行之有效的一种管理模式,将其科学嵌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对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最大限度满足社会与企业需求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6S管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6S管理起源于日本的企业,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普遍使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树立企业形象的管理模式。将这种模式借鉴到以“职业性”与“技术性”为显著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中,对促进学生适应未来企业需求、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生源质量的下降和企业用人规格的改变等,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带来了一定冲击。事实证明,对高职学生仍然采用传统墨守成规的方式进行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及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但与一系列改变相匹配的新的学生管理模式尚未形成,目前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1 管理对象个性化

现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对象已经是95后,他们个性鲜明、追求自由、不喜束缚,一方面强调自我,张扬个性;一方面又缺少正确的认知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这一现象造成的局面通常是学生既无限张扬自我又不满意自己的行为,教师既以人为本、事无巨细,又难以获得管理成就。更为重要的是,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规范的学生行为,与企业的要求相距甚远,学生的认同度不高,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1.2 管理模式趋同化

我国高职教育强调“职业性”与“技术性”,这两种特性体现在包括学生管理在内的育人的各个环节。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沿袭了高中或是本科教育的管理模式,高职教育的特性体现不充分,没有把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行为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管理目标,这势必造成我们培养的学生存在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缺少必要的职业素养,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1.3 校园环境单一化

环境可以改变人,同样,环境也可以影响人、造就人。当前,高职教育强调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可是,这种融合与合作大多局限于教学环节的合作育人,而在校园文化环境构建方面还缺少有力支撑。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园环境单一,缺少企业元素的渗透,符合职业教育的校园环境没有成功构建,学生在校期间不能接受环境的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高职院校也就没能充分发挥出环境育人应有的功效。

2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应用6S管理的意义

6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其管理精髓不仅可以规范公司工作场所和员工行为、提升员工职业素养,还可以尝试将其科学嵌入到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中,其积极意义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2.1 真实模拟职场环境,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在学生活动的重点场所引入企业6S管理精髓,按其要求规范环境管理及学生个人行为,比如学生的实训场所引入6S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企业职场环境的真实模拟。通过这种模拟,可以使学生将来走向企业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管理的陌生感,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一系列的管理规范,使学生在校期间便能按照企业要求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形成个人良好的职业素养。

2.2 提升学生岗位认知,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企业用人难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矛盾,究其原因,就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对用人单位的真实岗位缺少客观认知,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先期引入企业6S管理,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便对未来的就业岗位行为要求有比较明晰的认知,并按照企业要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素养,缩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促进学生就业,并顺利适应首岗要求。

2.3 促进校企文化融合,发挥文化育人功效

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科学引入企业6S管理精髓,有利于构建校企融合的学生行为管理体系;在学生活动的重点场所,明晰地做出6S管理标识及文字要求,将企业文化标识引入到校园环境中,有利于构建融入企业文化的特色环境,从而使高职院校在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的元素;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耳濡目染,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准职业人的过度和转换,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效。

3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应用6S管理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将企业6S管理科学嵌入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使之形成一种全新的校企融合的制度文化,是以美国学者凯尔曼的三程序理论以及两者间的管理共同点为依据的。

3.1 凯尔曼的三程序理论

态度改变过程有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和内化。服从是态度改变的第一阶段,是受外来影响而产生的;同化是态度改变的第二阶段,与服从相比前进了一步,不是受外界压力而被动产生的,而是从模仿或实践中不知不觉把别人的行为特性或组织要求并入自身的个性特征中,逐渐改变原来的态度;内化是态度改变的第三阶段,是在同化的基础上真正从内心深处接受一种新思想、新观念,自觉地把它纳入自己的价值观。

3.2 关注人的需求和发展是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共同点

企业6S管理的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从而提高员工职业素养。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以管理促进人的良好素质养成和健康发展。企业6S管理,既是对场所管理,也是对人的管理,它不是简单的大扫除,而是对关键细节内容的长久坚持,并内化为人的素养的管理过程,这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有异曲同工之效,最终都是归结为人的素质培养和提升。同时,经科学研究,人的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学生在校期间按照企业6S管理所形成的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就业岗位上迅速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因此,将企业6S管理精髓科学地嵌入到学生管理中,应该具有广泛和普遍的操作性,同时,对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规格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 6S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将企业6S管理精髓引入到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中,要确保其在学生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充分体现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特色。

4.1 注重以人为本,提升素养

职业教育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企业发展离不开员工,高职院校也好,企业也好,其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关注人的需求和发展。这也就决定了将企业6S管理引入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以人为本,以更好地培养、教育和管理学生为首要出发点,以规范学生职业行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最终目标,取其管理精华,科学设计符合职业教育和师生需求的管理制度,实现管理育人。

4.2 注重科学设计,分类细化

6S管理是企业对员工工作场所规范管理的一种科学模式,将其引入到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中,首先要注重对学生各种活动场所进行明晰划分。按照学生在校期间的活动情况,可以将学生重点活动场所划分为教室、寝室和实训室,按照企业6S管理的各项要求,做好科学设计和分类细化,比如在教室6S管理中,对“1S”整理的设计,要分别细化到讲桌、书桌、卫生角及多媒体等,明确提出“要与不要、一留一弃”的具体内容,必要时可用示例图片做出示范,只有确定了明晰的标准,才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每一处细节的具体要求,才可以更好地按照标准规范学生行为。

4.3 注重制度建设,形成体系

高职院校要以《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制度规范为基础,广泛吸纳企业6S管理的精髓,重新构建包括学生日常行为、课堂行为、实习行为、宿舍行为等在内的管理制度,形成基于高校学生管理和企业6S管理的新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体系,系统引导和约束学生形成优秀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发挥企业6S管理科学嵌入学生管理中应有的作用。

4.4 注重组织落实,规范管理

要切实发挥企业6S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就要对引入了6S管理的学生管理制度进行周密地组织落实,要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负责高职院校学生6S管理制度的调研、制订、落实、跟进、修订和完善,要对实施6S管理的学生行为进行跟踪调研和科学分析,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不断修订和完善管理制度,使之与学生的成长成才和企业的需求达到最佳匹配,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同时,要转变学生管理人员的观念,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分批输送他们到相关企业学习6S管理精髓,促进学生管理人员对校企制度融合后的学生管理制度的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在管理过程中,更要有一整套完备的确保管理制度规范运行的方法和措施,建立科学的保障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4.5 注重考核评价,良性循环

高职院校在引入企业6S管理的学生行为管理制度中,要有与之相匹配并能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这种体系的设计要紧紧围绕高职教育“职业性”和“技术性”的特点,改变学生素质评价现状。结合企业6S管理规范,建立基于星级员工和优秀学生的素质评价体系,综合学生在校内重点活动场所的日常行为、课堂行为、实训行为和宿舍行为的6S管理规范,重新修订学生素质考核评价标准和方案,并将其结果应用于学生奖学金、评优等领域,形成星级学生行为考核评价体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切实规范学生职业行为,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增强管理效果。

[1] 李红梅.6S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49):151-152.

[2] 赖宏斐.探讨应用“6S”现场管理方法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J].经营管理者,2015(3):273.

[3] 刘亚梅,姚凯.引入企业“6S”管理模式,提升高职商贸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J].教育现代化,2017(11):199-200+210.

[4] 马澜,马瑞丰.6S管理在高职院校适用性的思考与实践[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4(4):87-90.

The Application of 6S Manag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ANG Huan
(Liaoning Jianzhu Vocational College,Liaoyang 111000,China)

At present,mos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till follow the traditional college students'behavior management mode,whose talents training specifications are far from the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s,and good professional behavior of the students is not standardized and cultivated in school.6S management is a widely used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mode in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and embedding 6S management scientifically into the man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professional quality,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s training and satisfying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enterprises maximally.

6S managemen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management of students

G712

A

2095-5928(2017)05-67-04

2017-07-28

王环(1972-),女,辽宁新民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10.16850/j.cnki.21-1590/g4.2017.05.019

[责任编辑:陆丽娜]

猜你喜欢

规范院校素养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