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助力数学高效学习

2017-03-30蓝玉文

辽宁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语言

◎蓝玉文

阅读,助力数学高效学习

◎蓝玉文

斯托利亚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是一种高度概括、简洁、精要的语言。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包括数学阅读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等诸种能力。所以,阅读在数学的教与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是提高数学素养的一个必要手段。因此,我们在数学学习时,可以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帮助学生高效学数学。

一、巧设悬念情节,激趣阅读

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说书时,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涨或矛盾冲突到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你的胃口,逼着你非继续听下去不可,这种设置称之为“悬念”。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设置“悬念”,学生定会欲罢不能,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产生浓浓的求知欲,继而为了探究竟,他们就会有滋有味地去阅读,从中寻找答案。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一开始就让学生围绕教师遇到了生活中停车困难的问题,无奈之下想买一车位,既便宜又能停车,向同学们求助,到底该买平行四边形的还是买长方形的?学生很想帮教师解决这一生活难题,从而切入课题,激起了学习的兴趣。之后,再次引导学生质疑,“到底我们给教师的建议是不是正确的呢?”“我们怎么来验证一下呢?”通过这些质疑,进一步激起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

二、借助肢体语言,形象阅读

我们曾无数次的看过卓别林大师的无声电影,大师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极富幽默和智慧的情节一次次的感染着我们,让我们捧腹的同时,产生无限的联想,也就产生了无限的艺术魅力。美国加州著名的教育学家费得瑞克·斯也说过:教室管理常规的建立,90%可以依赖肢体语言的发挥。肢体语言,以灵活多变的表情、动作、体姿构成一定的人体图像来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器官,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加之肢体语言的使用简便快捷,灵活自由,如能巧妙地用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概念的建立,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难点的突破,将会比语言讲述来得更加深刻,甚至具备口语达不到的效果。

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其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要学生记忆大月与小月的月份,如何使学生记得既轻松又准确?在课堂上我向学生介绍了拳头记忆法,学生跟着我一起伸出左手,握紧拳头且手心向下,从左手食指突出节开始,数到小指突出节为7,突出部分为大月,凹处为小月,到7后再返回食指重新从8顺数下去到12止。不一会儿的时间,在边看、边指、边说的过程中,全班学生都掌握了大月与小月的记忆方法,即使做练习时偶尔忘记了哪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只要伸出小拳头点一点,马上就找到答案了。

通过借助身体上的手,学生学得轻松。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三、标划重点字句,揣摩阅读

数学阅读由于数学教科书编写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的特点,数学语言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可能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特定的价值,这就要求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必须要做到认真、细致,标划重点字词句,逐词逐句,甚至逐字的推敲、分析和理解,找准并把握好其中的关键词,以帮助学生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

在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学中,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可让学生在讨论归纳的基础上阅读课本的文字,并标出重点词——“分别”,引导理解“分别”的含义。这样,通过标出概念中的重点字词和阅读理解,学生也就能够真正地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了。

在解答数学问题时,还经常会碰到“增加”“增加到”“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照这样计算”“比……多”“比……少”“产量”“平均产量”“原计划”等数学术语,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标,试着加以阅读理解,教师可适时地给予点拨。学生只要能够明白题目中术语的意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绘制符号图表,转化阅读

数学阅读重在理解领会,而实现领会目的的行为之一就是“内部言语转化”,即把阅读交流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而数学语言主要包含日常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其中,符号、图形语言也能像文字语言进行交流思想,具有记录作用,甚至比文字语言更形象,有利于形象记忆。因此,在探索数学阅读时,常要“架桥铺路”,灵活转化阅读内容。

如,一个正方形,如果长增加2米,宽增加3米,面积就增加46平方米.那么原来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决这个条件比较抽象的问题,若能把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就容易多了。因增加后的长方形中有三个小长方形组成,再依据增加的面积是46平方米,就可以求原正方形的边长,从而求得原正方形的面积。(如图所示)

答:原来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米。

借助画图,就能把题中的各种数据信息的关系表示得十分清晰,一目了然,是降低解题阅读难度的一种好方法。

五、选择适宜载体,拓展阅读

数学教材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无疑是小学生数学阅读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数学教材,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探索规律、锻炼思维,还可以通过数学图形和数学规律感知数学美。此外,适合小学生的课外数学科普读物,包括数学史、数学学习方法、趣味数学及数学专题讲座等,对于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阅读材料。拓展阅读内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提高阅读能力。并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如在教学完求长方体的体积时,我让学生在课后找“阿基米德辨别真假王冠”和“曹冲称象”等数学故事来阅读。而后,在活动课上让学生求土豆的体积时,李真等同学采用“量液体求体积”(《王冠的秘密”》);周新等同学采用“借固体求体积”(《捞铁牛》);蓝云燕等同学采用“称重量求体积”(《曹冲称象》)……他们从阅读中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以致用,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应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进而在这个数字化的社会里得到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上杭县庐丰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杨强)

猜你喜欢

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语言
剪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剪拼正方形
语言是刀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