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教育

2017-03-30胡敏华明显忠

科学中国人 2017年9期
关键词:公民意识大学生

明 达,胡敏华,明显忠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浅谈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教育

明 达,胡敏华,明显忠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备的一种意识,但更重要的是要有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并成为每个公民的内在需要。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做为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期间也应该随着自身角色的变化担负起不同的社会责任,不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逐步树立公民意识、大学生意识、干部意识和党员意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大学生;规则意识;养成教育

每个人都要担当不同的角色,社会角色的不同,所赋予的权利、义务和规范也会有所变化。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角色规范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也必须懂得规则,规则意识伴随着大学成长的全过程。所谓的规则意识是指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高校中绝大部分学生除了具有公民身份属性外,有的仅仅是普通学生,有的可能是学生干部,还有的可能是学生党员,不同的成长阶段要扮演好不同角色,树立公民意识、大学生意识、干部意识和党员意识对大学生规矩意识的养成至关重要。

一、树立公民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法律法规是对每个公民最起码的要求,违法必究是每个公民应该牢记的常识,大学生也必须在法律法规监督下规范自己的言行。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有主体意识教育、权利意识教育、法制意识教育、道德意识教育等几个重要方面。

1、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指人在同自然界的长期实践中,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认识。

2、大学生的权利意识。权利意识指公民对自身权利的认知、理解及态度。权利意识包括权利认知、权利维护、权利行使和权利要求四个要素。公民个体必须意识到全体公民的命运是与每个个体公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应该尊重他人权利。

3、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公德意识是公民对公共道德的认识、理解与态度。人的素质包括许多方面,其中道德品质又是最基本的。而道德品质的最低层次要求,便是要有公德意识。

4、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法制意识教育也称为法制观教育,是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以使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纪律、维护社会主义的法制秩序。通过法制意识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明确的法律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熟悉法律内容,懂得法律的严肃性,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办事。

二、树立大学生意识,遵守规章制度

大学生意识的确立是从进入大学以后开始的,而大学生意识的树立是随着接受教育时间的推移、培养过程的推进和自我能力的提高逐渐形成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意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身份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他们遵守大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符合大学生规范。当前很多大学生往往是自我意识有余而责任意识不足,因此责任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无所谓,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与现存的世界的联系而产生”。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身份一旦确立,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

1、学习是第一要务。学习是学生一进入大学即被赋予的职责,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以达到不断在学习之中成长、成熟、成才和成功的目的。不但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学习实践技能;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学人文精神。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完成学业为最重要标志,磨练意志,掌握本领,增强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对自己负责。实际上是一种人生态度,做人的道理。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爱可以迸发激情,加快前行的脚步。志存高远、操守高尚、练就立世本领这是大学生对自己负责的最基本要求。

3、对他人负责。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大学生一定会和人共事相处,不仅要对自己负责,同时也要对他人负责。信则立,要诚实为人踏实干事,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4、对家庭、社会、国家负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递进式的关系足以体现责任之重要,“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中这种哲学关系也道出了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可以承担重任。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大学生只有树立责任意识,才能充分挖掘潜能,才能敢于直面人生,才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三、树立干部意识,遵守行为规范

高校中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占比大概在30%左右,大学中的学生干部将来进入社会后大多也会逐渐步入领导岗位,担当领导重任,加强对他们的选拔、培养和教育必须提到议事日程。大学期间就要开始用干部行为准则约束自己,树立“公仆”意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人文修养素质和社会适应素质,为将来进入社会承担重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思想道德素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现实社会关系状况是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参加社会实践是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个人的主观努力和自我修养是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并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客观需要。同时要继承中华优良传统,大学生要铭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之美德。

2、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在处理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中应该具备的知识、价值观念和实践能力,它应当包括受教育程度、科学水平、精神状态、科学精神、文化修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因素。大学生虽然基本具备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人文修养素质。人文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大学生人文素养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世界竞争力,也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尊严和民族精神的塑造。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有感于当代大学生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撰文指出,当今的大学生“精于科技、荒于人文;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盘算、荒于仁义;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平等”。大学生人文常识缺乏及人文精神缺失、社会理想信念模糊及社会公德意识淡漠、民族历史文化肤浅及民族归属感淡化、社会责任感缺乏及人格心理非健全等现象必须得到有效遏制和改变。

4、社会适应素质。社会适应能力是指社会个体能准确认知他人与社会,对情境与环境做出准确判断,并能通过正确的反应达到与他人顺利沟通、与社会环境协调、达成自身目标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等。社会适应能力主要包括:正常生活的能力、基本劳动能力、职业技能及相关能力、了解并能判断主客场局势的能力;了解并适应社会发展动态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等。因此,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为达到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状态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社会适应素质的强弱取决于角色转换的快慢,在这种综合能力中,尤其要注重交际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不断学习,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实践,增强表达能力,学会为人处世。

四、树立党员意识,遵守党的章程

高校中大学生党员数量逐年在增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779.3万名,学生党员224.7万名,占比2.6%左右。而且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表现最优秀的群体,据不完全统计,所占在校生比例为10%左右,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教育刻不容缓,也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局和长远之需。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思想觉悟和党性修养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大学生党员必须认真学习和遵守《中国共产党章程》,提高政治觉悟,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DB/OL].新华网,2004-10-14

[2]李尚旗.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及其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政治思想,2010-02-15

[3]戚嵩.增强“四个意识”做合格党员[J].合肥日报,2016-05-05

[4]裴金涛.关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研究,2010(5):148-149

[5]张流畅.依法治校视角下的高校管理问题研究[J].教育,2016年第7期122-123

[6]刘晓明.《弟子规》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年第5期8-8

[7]俞来德.论强化大学生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5年05期

图3 “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韩伟平.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特征及创新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3):

[4]唐智彬,石伟平.当前我国重视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意义和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0(29):

[5]鲁昕.推进中高职衔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3-04-12.

[6]徐嘉.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的视角[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2.

[7]张彤,薄志霞.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2(11):

[8]杨登伟.”卓越教师”职前培养阶段课程设置研究——以H师范大学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5.

[9]郭飞.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目标取向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

作者简介:邱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周才文,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刘利凡,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明达(1993-),女,黑龙江省克山县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周才文。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大学生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