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聚乙烯市场供求分析

2017-03-29李一俊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17年1期
关键词:聚乙烯乙烯装置

李一俊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540)

产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

国内外聚乙烯市场供求分析

李一俊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540)

基于对当前世界经济现状的分析和未来经济环境的展望,通过供需两方面分析了当前国际聚乙烯市场的供求关系,详细分析了影响聚乙烯供求的主要因素,预计今后几年全球聚乙烯的整体供给和需求都将持续稳定增长,但目前较高的装置利用率和潜在的新增产能将会导致开工率小幅下降,从而满足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

聚乙烯 市场 供求 分析

聚乙烯是以乙烯为原料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聚合物,因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如农用大棚膜、电线电缆、食品包装等,同时由于聚乙烯产品性能的不断提高,其在电子电器、汽车制造以及建筑等领域中的应用将不断得到扩展。

1 世界聚乙烯市场的供需现状

1.1 生产现状

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全球聚乙烯的产能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并在2015年首次突破100 Mt/a大关,达到约103 Mt/a。其中,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在2015年新增产能1.10 Mt/a,达到32.13 Mt/a,已成为聚乙烯产品成长的领头羊;据英国Global Data公司预测,由于将有27个低密度聚乙烯(LDPE)项目(大部分位于美国和印度)陆续投产,LDPE的产能将从2015年的26.00 Mt/a增加至2020年的34.00 Mt/a[1];2015年高密度聚乙烯(HDPE)产能也达到45 Mt/a左右。目前,世界聚乙烯产能扩张的国家与地区主要来自亚洲、中东和北美。在未来的几年,由于北美、亚洲和中东地区的市场需求优势和低成本原料优势,聚乙烯的产能将继续处于稳定的上升期。2015年世界聚乙烯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2015年世界聚乙烯主要生产厂家及其产能情况

1.2 装置新建及扩建计划

正在或已经完工的聚乙烯装置主要有ExxonMobil在新加坡的第二个炼化一体化装置,该项目包括了2套650 kt/a聚乙烯装置。据预测,2019年埃及还将建成更多的石化装置,如碳控股公司(Carbon Holdings)已试运行其位于埃因苏克哈那投资68亿美元的石化厂,该项目包括900 kt/a乙烯产能以及1 350 kt/a聚乙烯[2]。美国方面,乙烷原料供应充裕以及墨西哥湾沿岸强大的运输和储存基础设施是美国聚乙烯新建装置的主要驱动力。目前公布的在美新建聚乙烯装置数量已经高达17套,合计产能达到8 100 kt/a,将使美国聚乙烯产能在目前的基础上大幅增加53%。聚乙烯生产的成本优势已经令其成为美国一体化石化生产商优先考虑的乙烯衍生物,聚乙烯作为乙烯最为主要的下游衍生物,势必将吸引更多生产商投资新建该装置,如Chevron Phillips公司2014年80%的利润来自于聚乙烯业务[3]。

南非Sasol公司计划在路易斯安那州的莱克查尔斯新建一套450 kt/a的LLDPE,预计2017年建成投产,除此之外,还要新建一套420 kt/a的LDPE装置,投产时间未确定。Sasol和Ineos公司计划合资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拉波特新建一套470 kt/a的HDPE装置,预计2017年建成投产[3]。

计划在2017年投产的有:ExxonMobil在德克萨斯州的蒙特贝尔维新建1 300 kt/a聚乙烯装置;Chevron Phillips公司在德克萨斯州的斯威尼新建1 000 kt/a的HDPE和LLDPE装置;Dow化学在德克萨斯州的弗里波特新建聚乙烯装置;台塑集团计划在德克萨斯州的PointComfort新建625.5 kt/a的LDPE装置;LyondellBasell公司在美国新建454 kt/a的聚乙烯装置[3]。

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走势偏弱的影响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一些生产商不得已关闭了部分亏损产能。例如,LyondellBasell关闭了位于英国卡林顿的185 kt/a的LDPE装置;Total也关闭了位于法国卡林和康特维尔的2套LDPE装置;Borealis也关闭了位于斯太皮松德的150 kt/a的LDPE装置;Sabic也关闭了荷兰赫伦的120 kt/a的LDPE装置。但从国际聚乙烯市场的整体供给情况上来看,在未来的几年内,亚洲、中东和美国的聚乙烯产能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

1.3 消费现状

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触底并进入复苏期,全球聚乙烯市场的需求增长较快。据美国《化学周刊》报道:由于中国、印度、拉美、中欧等新兴经济体的驱动,2011—2014年聚合物需求快于全球GDP增速,年增长率保持在4%以上,其中亚洲成为聚乙烯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IHS化学公司全球塑料和聚烯烃业务主管沃菲阿迪斯表示,2016年全球聚乙烯新增产能比新增需求多3 700 kt/a。IHS化学对全球其他地区聚烯烃生产商的未来前景也持乐观态度。2015—2020年,全球聚烯烃需求平均每年将以GDP增速约1.3倍的速度增长。虽然亚洲产能将继续增加,但该地区的装置利用率仍将维持较高水平。表2列出了2011和2016年全球聚乙烯的消费及增长情况。

表2 2011年和2016年世界聚乙烯消费量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9月,北美地区聚乙烯装置开工率普遍在94%以上,产量同比增加5%,但整体需求同比只增加4.5%,其中本土需求增加3.1%,出口需求增加8.7%,也就是说北美地区出口驱动的因素在升高。从2015年10月之后的12个月内,北美聚乙烯产能新增2 Mt/a,增幅超过10%,然而北美地区的聚乙烯需求继续以接近于GDP增速的水平增长。因此预计北美聚乙烯装置利用率将跌破90%,价格随之下跌。同时,原油价格下挫使以石脑油为原料的生产商毛利水平得到改善,暂时没有受到以页岩气为原料的美国乙烯及聚乙烯产能的出口影响。但是,随着原油价格的反弹以及OPEC原油减产,一旦原油价格超出60美元/桶,以页岩气为原料的乙烯生产成本优势会逐步显现,下游的聚乙烯竞争优势也将随之出现。可以预期,美国聚乙烯的出口量会随着原油价格的升高而相应增加。

从当前国际聚乙烯市场整体情况看,随着聚乙烯产能的持续增长,聚乙烯的需求也保持了较好的增长。但由于近两年来原油价格低位徘徊,而聚乙烯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又保证了聚乙烯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因此聚乙烯产品利润可观,从而促进了近几年来全球聚乙烯开工率的急剧增长,并在2015年超过了85%。考虑到国际聚乙烯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在当前至未来的几年内将保持稳定的小幅增长,而2013—2015年期间的全球聚乙烯开工率却增长较快,因此全球聚乙烯的开工率在未来几年内将小幅下降以匹配整个市场的供求关系。

2 我国聚乙烯市场的供需现状

2.1 生产现状

随着中国石油化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推广,国内聚乙烯产能也不断扩张,可以说基本每年都有新增产能加入。相对来说,2014年出现了各石化企业陆续新增产能的热潮,当年产能达到14 988 kt/a,2015年为15 288 kt/a,2016年底我国聚乙烯产能为16 858 kt/a(见表3)。

表3 2016年国内聚乙烯主要生产厂家及其产能情况

续表3

从生产企业结构来看,国内聚乙烯产量仍然集中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集团,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3%和31%[4],受益于持续的低油价,这类以石油为原料的聚乙烯生产企业将维持较高的装置开工率,从而使这一部分的聚乙烯供给保持稳定。煤化工约占国内聚乙烯产量的11%,持续的低油价削弱煤制聚乙烯的成本竞争力,因此一部分新增产能的投产出现延期。

2.2 装置新建与扩建情况

根据亚化咨询的研究结果表明,到2018年中国煤(甲醇)制聚乙烯的产能将达820 kt/a,其中约18%的煤(甲醇)制烯烃产能配套了其他下游化学品。因此在未来经济形势回升的情况下,这一部分煤化工制乙烯装置将成为国内聚乙烯供给的一大增长点。另外,在“十三五”期间,国内计划投产LDPE(包含乙酸乙烯酯共聚物)1 600 kt/a,LLDPE 5 600 kt/a,HDPE 1 500 kt/a,将保证国内聚乙烯产量的稳定增长。

表4为未来几年国内即将投产的聚乙烯装置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前国内聚乙烯的供给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小幅增长。

表4 未来几年国内聚乙烯装置投产计划情况

2.3 消费现状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聚乙烯消费国,其2013年聚乙烯消费量就已超过20 000 kt。近年来我国聚乙烯供需情况见表5。

表5 2010—2016年我国聚乙烯供需平衡情况

注:2010—2014年为实际统计数据,2015—2016为IHS预测数据。

2016年国内聚乙烯的开工率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印证了当前国内市场聚乙烯需求较为坚挺,能够消化当前持续增长的聚乙烯新增产能,暂未出现产能过剩严重的情况。

3 影响我国聚乙烯供求的主要因素

3.1 经济的发展

聚乙烯制品具备质量轻、厚度薄、耐腐蚀、颜色多样和生产工艺简单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用大棚膜、食品包装、保鲜膜、工业缠绕膜和塑料玩具等领域,其稳定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增加了人们在选择材料时的偏好程度,也增加了使用效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聚乙烯制品逐渐替代一些纸质包装和金属材料等。从这方面来看,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拓展聚乙烯后加工企业的产品应用,同时也能不断刺激聚乙烯制品的创新,从而有效推动聚乙烯的需求增长。

另一方面,过去新建一套聚乙烯生产装置需要高昂的前期投资费用,并且收回投资成本的年限也比较长,这一点使得聚乙烯行业的准入门槛较高。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有许多非石油化工为主营业务的大型企业或者成长型的中小企业都已具备能力并开始进入到聚乙烯行业中,这势必在短期内加剧行业竞争程度,导致出现产能过剩,但从长期来看将有利于整个聚乙烯行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通过淘汰落后装置以保证聚乙烯市场供求关系的健康平衡发展。

3.2 生产成本

聚乙烯的原材料乙烯是从石油或天然气加工而来的一种有机气体。石油和天然气是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能源之一,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在生产技术条件一定的条件下,当石油和天然气供给短缺,价格上涨时,乙烯价格也会上涨,下游聚乙烯的生产成本提高,聚乙烯价格随之上涨。当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下跌时,下游聚乙烯的生产成本下降,利润也相应提高,高利润促使生产商提高开工率,从而使市场供给增加,聚乙烯的价格就随之下跌。

页岩气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聚乙烯的原料成本。IHS化学公司2012年11月发布的世界聚乙烯研究分析称,北美聚乙烯行业的振兴基于可获得的廉价页岩气原料,在市场中将提供竞争优势。目前,美国是页岩气探明量最多的国家,中国也是页岩气储量较多的国家,随着页岩气开采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开采效率将进一步提高,与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等原料相比,页岩气将拥有很大的成本优势。这一成本的下降大幅增加了聚乙烯生产商的利润,逐利效应也将驱使生产商提高开工率,增加产量,也会引导更多厂商进入这个行业,从而使产能和产量都实现增长。

2016年第一季度以来,原油价格保持低位震荡,传统以石脑油为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效益较好,聚乙烯的利润也比较可观。相反,以页岩气为原料的乙烯装置或者煤制烯烃技术的成本反而更高,这一点抑制了更多此类乙烯裂解装置的投入,继而抑制了该乙烯链下游聚乙烯装置的投入。

因此,生产成本带来的影响将直接作用于国际聚乙烯市场的供给情况。以当前国际聚乙烯市场为例进行分析,以石脑油为基础的聚乙烯生产装置或将成为今后新增产能的主要增长点,同时产量的不断增加会导致需求市场疲软,最终结果为聚乙烯产品价格的下降,从而使得以页岩气为原料或煤化工技术生产聚乙烯的企业最先受到冲击,导致这部分聚乙烯产能不断降低或停止增长直至达到新的供求平衡。

3.3 技术进步

应用技术的进步必然将带来下游产品成本的下降,进而带来需求的增长。聚乙烯是可以进行改性的,即通过对其分子结构的改变而生产出不同特性的产品,以满足市场上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同时,不同特性的聚乙烯在加工成塑料制品时,通过应用技术组合手段,使最终的塑料制品拥有不同的性能。

茂金属聚乙烯(mLLDP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mLLDPE因其具有比LLDPE更好的物理性能,近年来受到了全球市场的欢迎,可以用mLLDPE制造出更薄但是物理性能损失很小的塑料制品。在消费者制造产量和产品要求不变的情况下,mLLDPE作为原料的用量相比用LLDPE要少,尽管价格稍贵,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5]。另外,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开发,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等新型聚乙烯材料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将成为新的聚乙烯市场需求增长点[6]。

4 结语

经济发展将继续推动聚乙烯需求的增长,新型高效聚乙烯产能的发展将加剧聚乙烯市场的竞争,通过优胜劣汰来促进整个聚乙烯行业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聚乙烯的需求量很大,但是聚乙烯的产能、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都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如何发挥优势,引入并消化先进技术,加快调整我国聚乙烯行业的产品结构,尽快完成聚乙烯产业的升级,提高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 唐绍红.2020年前全球聚乙烯产能将大幅增加[EB/OL].http://www.sinopcecnews.com.cn/news/content/2016-06/01/content_1621144.shtml.

[2] 陈丽,周志宇,石俊学,等.国内外聚乙烯生产和市场现状[J].弹性体,2014(3):80-83.

[3] 唐绍红.2015,美迎PE新项目建设元年[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5(2):42.

[4] 杨桂英.2015年合成树脂市场回顾及2016年展望[J].当代石油石化,2016,24(4):28-33.

[5] 高凌雁.国内外茂金属聚乙烯开发现状[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5,32(4):85-89.

[6] 洪桂香.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市场现状与展望[J].化学工业,2015,33(2~3):62-65.

Analysis on Supply and Demand of Polyethylene Market at Home and Abroad

Li Yijun

(SINOPECShanghaiPetrochemicalCo.,Ltd.,Shanghai200540)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world’s economy and the prospect of economic 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international polyethylene (PE) market were analyzed,and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PE were analyzed in details.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global supply and demand for ethylene will grow steadily and continuously,but the high utilization rate and potential new capacity of PE will lead to a slight decline in operating rate,so as to meet the dynamic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growth.

PE,market,supply and demand,analysis

2016-12-12。

李一俊,男,1984年10月出生,2006年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法学硕士,经济师,主要从事投资者关系及青年工作等。

1674-1099 (2017)01-0001-05

TQ325.12

A

猜你喜欢

聚乙烯乙烯装置
SBS装置VOCs排放控制探讨
乙烷裂解制乙烯产业大热
新型单分子膨胀阻燃剂的合成及阻燃聚乙烯
轰趴装置指南
一种新型消除PT二次回路压降的装置与应用
干熄焦装入装置的改进
废弃交联聚乙烯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占压下埋地聚乙烯管力学响应的数值模拟
乙烯裂解炉先进控制系统开发及工业应用
甘肃:《聚乙烯(PE)再生料》将于9月1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