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就业形势下安徽省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03-29郑忠文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安徽省毕业生

郑忠文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新就业形势下安徽省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郑忠文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随着各大高校不断的扩招,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市场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在如此艰难的就业局面下,安徽省体育院校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很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现状.本文对安徽省体育院校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目前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开展体育创业教育、加强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等方式,提高体育院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体育院校;就业压力;培养模式

我国在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大的严峻形势,尤其是从这两年开始,2015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有749万人,2016年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有765万人之多,在这种激烈、严峻的新就业环境下,体育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就更加困难.因此在这种新就业环境下,及时改变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对安徽省体育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体育创业教育,培养其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全能型人才便成为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还要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他们的创业能力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参加岗位培训和参加社会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

1 安徽省体育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滞后性

通过对安徽高校内9所体育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查研究得知,目前90%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还定位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胜任中等学校体育教学、课余训练、课外活动组织、运动竞赛和社区体育指导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或者民族传统体育人才.也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目标定位,所以专业课程开设方面几乎都未涉及到与创业教育有关的课程.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大多都是以体育大学生如何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去教学生或者学员为重点来培养学生的,而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当学生没有岗位去施展教的能力时,如何去通过创业以解决自己的生存型创业,却是众多的体育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没有考虑到的.因此,目前安徽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未能及时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定位呈现出严重的滞后性.

1.2 安徽省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时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

通过对安徽高校内9所体育学院的课程开设情况调研来看,目前安徽省的体育院校都过多的注重专业技术知识和理论知识的教导,忽视对体育社会实践的关注,因此培养出来的高校人才空有理论,不但很难胜任工作岗位,更是缺乏在没有工作岗位时如果去闯、如何去创业的能力.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在学校期间,没有经过体育创业教育和具体的岗位实践,来了解以后需要从事的岗位,也没有掌握岗位的操作技能或是创业所需的能力.因此安徽体育院校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来增强大学生的体育社会实践能力和经验.

1.3 教学质量不高,导致学生就业压力大

近年来安徽省体育院校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程度的下滑,一方面原因是很多的体育院校都实行了扩招政策,使得师资力量不足.另一方的原因是因为教学课程的内容以及知识框架都比较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现状.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培养出来的高校体育人才在运动的技能和技巧方面能力不强、专业知识能力也牢固和充足,再加上每年都在增长的体育毕业生数量,都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和压力.新的就业形势要求安徽省体育院校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进行重新构建,要以市场的需求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导向.在教学方面也要不断更新教学的理念和课程的设置,提高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增加体育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出不论是在专业知识还是在运动技能都具有高素质的多样化人才.

1.4 高校大学生就业模式单一,缺乏创业能力的培养

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安徽省体育院校的大学毕业生通常会有三种选择,一种是先择业后就业,第二种是先就业后择业,第三种是继续深造,避开就业压力.虽然有三种选择,但是对于很多体育大学生来说,都需要掌握一些实践中的经验,对于那些没有参加社会经验的毕业生来说也非常困难.因此安徽省体育院校要鼓励高校大学生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压力和市场竞争,通过开创新的就业模式,来增加安徽省体育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

2 安徽省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 建立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安徽省体育院校对人才方面的培养不仅要完成专业知识的教育以及教学中的任务,有要在关注宏观的市场需求,将培养出良好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安徽省各体育院校首先要加大对高校大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导,因为这是学习专业技能的基础内容,同时这些知识能让大学生对以后所要从事的行业有所了解,在不断的学习中增加对所学专业的喜爱和兴趣,进而影响了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前提条件.其次要加强对体院院校大学生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的培养,社会实践能让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更快更容易的投入到工作环境中,缩短用人单位在前期人员培训中的投入,专业技能的实践操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部分,因此要非常重视对实践过程的教学,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提高,也为之后大学生就业增加竞争优势.

2.2 安徽体育院校通过不同的方式增加大学生实践经验

增加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就是为了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竞争优势,从而让安徽省体育院校的毕业生更加容易的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

首先,安徽省体育院校可以与一些体育相关的企业或单位进行合作,安排学生在空闲的时间到他们企业进行实践,通过参与真实工作岗位的学习,让体育院校的大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课本上的一些知识,也可以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弥补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为之后就业或创业增加经验的积累.如果表现的好,也有可能直接就被所实习的单位录用,从而降低就业的压力.

其次,安徽省的体育院校可以在学院内开设一些体育相关岗位的模拟场景,让大学生在接受了专业知识的讲解之后,可以立刻通过实践,来加固相关知识的记忆,同时也能增加大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业经验.体院院校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增加高校大学生在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经验上的积累,为毕业之后找工作增加优势和竞争力.

最后,安徽省体育院校通过与一些小学或乡村义务支教的方式在增加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在这些地方,不仅会运用到大量的专业知识还对实际操作有很大的要求,从而可以在参加这些地方的教学,来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从而能够及时的进行弥补和完善,也为之后寻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安徽省体育院校加强创业教育的培训

为了缓解加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安徽省体育院校要开设一些创业方面的教育工作,来增加高校毕业生的选择,不仅能够降低就业压力大的社会环境,还能为社会创作出自己的价值,不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大学生个人都是非常有益的.

第一,要加强安徽省体院院校创业教育的重视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创业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体育高校在教学方面进行不断的改革,不仅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还要加强课内与课外互相结合的新模式,通过大学生教授创业的方式,行业的选择、资金的筹备、单位的运转等等方面,通过专业的教学,让大学生敢于创业,也勇于创业.

第二,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要通过不断的实际的创业活动来增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也为之后在创业过程积累宝贵经验.安徽省体院校通过不断的构建一些实践基地和实践场所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供实际操作的过程,在锻炼中要磨砺体育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品质.通过建立创业基地、实习基地、创业工业园等,让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可以实现产、学习、研究为一体的模式.

第三,体育高校要鼓励大学生自己开店的方式来增加创业实践经验,可以先从推销小饰品开始等到积累了一些经验和资金后,可以从事体育用品类相关的创业,实现从为别人打工到自己开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熟悉这些行业的特点,还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还能增加创业方法的才干,由于众多的经验可以减少之后创业的盲目投资,降低创业风险.通过这些考验和挑战,可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知识.

2.4 完善体育学院的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最终是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高校的教学效果如何、是否完成了学校以及社会要求的教学目标、完成的情况如何等,都是可以从大学生身上看到.对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开展评价体系,非常有利于对人才培养的推动.安徽省的各大体育院校要改变通过考试分数来作为唯一衡量教学成果的标准,而是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的标准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才能真正的展现出一个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体育技能,并且在生活中对所学的灵活运用程度.同时选拔优秀干部或学生的时候,要根据综合能力和复合型人才的标准来评判,不能只是根据考试成绩,从而才能真正的培养体育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2.5 增加体育专业的多样化

伴随我国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身有了更多的关注和参与,同时体育向市场和产业化发展,市场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在不断增加,从而也衍生了需要体育相关行业和职业.再加上我国大力推广全民健身,也促使了社会市场对体育教练和指导员的需求,也增加了一些专业的体育新闻人员,这些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要,都促使安徽省的体育学院在对大学生人才培养教育的时候,要增加专业的多样化.可以通过开设一些相关的课程来满足市场需求,例如开设一些体育旅游类课程、体育新闻类专业、社区体育专业、商业体育专业等等.众多体育学院不仅要跟随时代的脚步,还要着眼于未来,不仅要提高专业的多样化以外,还要打破单一人才培养的模式,通过课程的调整,跨专业课程的选修或主修的方式来增加人才的全能型和复合型的要求,从而可以增加学生在严峻的市场就业环境中的竞争力,还可以满足市场和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总之,新的就业形势对安徽省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体育学院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力度,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便于培养出适合市场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体育人才.从理论知识、体育运动实践技能和创业能力方面全方位培养,不仅能增加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还符合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因此培养应用型、创业型体育人才是现阶段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

〔1〕刘海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07):64-69.

〔2〕余学锋,王芳,赵京慧,洪彬,王选,吴俊,董梅,杨旖旎.高等体育院校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06):67-72.

〔3〕李建国.新媒体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知音励志,2016(09):124-129.

G807;G64

A

1673-260X(2017)06-0136-02

2017-04-21

2014年度安徽高校省级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成果(2014SK028)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安徽省毕业生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