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特色风貌的失落与重建方法概述

2017-03-29许杰青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风貌特色历史

许杰青

(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城市特色风貌的失落与重建方法概述

许杰青

(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千百年来的变革,使城市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城市风貌也随着外在因素的作用,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尤其在现代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正处于不断碰撞与融合的状态,这更是对城市特色风貌的一种考验,部分民众追求城市特色风貌的意识正在逐渐淡化,对于城市的归属感也有所下降,城市特色风貌出现了失落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保证城市特色风貌的长久性,本文针对特色风貌失落和重建方式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有效保护城市特色风貌,提升人们对于城市的归属感.

城市特色;城市风貌;重建方式;归属感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变得更加密切,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十分迅速,文化趋同现象也日益明显,导致国内城市都或多或少出现了文化失落以及特色失落等方面的问题,城市风貌遭遇到了极大的威胁,而文化方面的缺失,也会对民众的精神思想造成影响,城市会给人一种千篇一律的印象,其特色无法得到有效的凸显,人们也会对城市印象逐渐淡薄,从而造成人口迁徙速度过快等方面的问题,这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城市特色风貌相关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1 城市特色风貌的内涵

1.1 城市特色

所谓“城市特色”指的就是,城市在形式与内容上与其他城市有着明显差别的特点,主要由外在表现以及内涵两部分组成[1].而其中“内涵”是指,城市文脉、特质以及产业结构等内容,而人文性格、自然环境以及文物古迹等内容则是属于“外在表现”中的内容.

城市特色和城市地域文化特点联系极为紧密,城市在发展进程之中,会受到社会、气候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而产生自身特有的城市文化内容,会对城市园林、规划以及设计等内容做出直观呈现.同时城市特色包含着社会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特色以及人工环境特色三个部分,所谓社会人文环境就是城市在历史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思维,属于城市要素集成,是城市定位与发展方向的重要制定因素;自然环境就是城市本身拥有的自然资源;而人工环境则是指城市通过规划与建设所形成的空间,不仅含有自然环境,同时建筑文化以及人文历史也包含于其中.这三种因素之间的关联极为紧密,三者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是城市立足与发展的根基所在.

1.2 城市风貌

人们对城市综合情况进行审美时,审美主客体之间产生的审美意象就是城市风貌.其中的“风”,就是指城市的社会人文取向,而“貌”是城市环境硬件特点的把控.城市真实的景物形态会通过城市风貌直观呈现出来,且能够对审美主体,即民众的审美感官进行真实反映.而所谓的“城市特色风貌”,就是指一个城市自身特有,与其他城市有别的,代表性城市风貌[2].良好地特色风貌,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同时还能够将新文化融合在其中,进而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特有魅力,让居住者产生亲切感以及荣耀感.

2 城市特色风貌的失落

2.1 文化趋同

正如上述所述,现代文化已经出现了“世界化”的趋势,西方文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力极大,文化开始出现了趋同的态势.像现代建筑模式等文化,都在国内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多地都对这些文化进行了效仿.这种文化的快速传播,虽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却对传统文化造成了抑制与破坏,这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而且这种文化趋同状况,会对文化民族性以及地域性的发展形成阻碍,会出现建筑风格大同小异以及特色风貌逐渐弱化的问题.这对于城市而言是十分危险的,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2.2 城市特色现状

(1)特色问题

特色问题主要体现在建设与建筑两个方面:现代国内在进行城市建设时,都是以经济为主要推动力的,虽然结果较为理想,却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以及冲动型,对于城市特色风貌的保护与发扬有所忽略,都将主要中心放在了对政治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追求上,城市文化与历史没有得到更好地呈现;而建筑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上.这项运动有效解决了中国土地资源以及人口资源方面的问题,但过于国际化的建筑风格,却无法对地域文化以及历史文化进行反映,很多城市的建筑风格都极为类型,与以往特色化的建筑风格并不可相比[3].

(2)文脉问题

文脉就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与历史,是一个城市特色风貌所在,代表着城市的社会内在素质以及历史文化底蕴.而城市也会因为自己特有的历史,才会与其他城市有所区别,这也是城市自己的“标签”.但目前传统文化与城市特色正在减少,城市的历史延续正面临着中断风险,城市文脉受到了直接的波及.而现代青年人也更加喜欢国外文化,对于城市历史的了解程度有待提高,被冠上了“崇洋媚外”的帽子,实际上他们对于传统文化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想对城市历史进行了解,但却没有了解的平台与机会,这些问题都与城市文脉传承有损有着直接的关联.

3 城市特色风貌重建方式

3.1 保护城市整体风貌

想要对城市特色风貌进行重建与保护,就需要创造出理想的城市风貌环境,以便提升人们对于特色风貌的关注程度.而城市整体风貌是城市对于人们的第一印象,是对一座城进行了解的起点,所以相关人员可以从此入手,实施特色风貌的重建.

以法国南特市为例.这座城市历史极为丰富,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而其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也较为成熟.该城市极为重视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保护,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这项举措都没有受到较大的影响,人们能够在卢瓦尔河岸旁对这座城市的景观进行直观欣赏,每个历史时期的建筑融合的都十分完美,在向人们静静“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演变[4].特别是该城市不仅在对城市历史进行保护,同时也在着手对近现代工业中有着城市地标作用的地点进行着保护,例如造船工业在该城市历史较为悠久,虽然该工业已经不再发达,但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城市还是对造船厂中的巨型塔吊进行了保留,并将其作为了主要的城市地标.这样的保护方式,不仅不会对历史信息造成破坏,同时还能在城市风貌中融入现代化元素,使民众能够对城市曾经发生过的变革有所了解,值得我们进行借鉴.

3.2 保护城市古建筑与特色建筑

(1)加大城市历史宣传力度,提高民众保护意识

古建筑与特色建筑是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保护也是各界关注的重点.但由于该项工作工程较为庞大,管理难度也相对较高,仅靠政府之力进行保护难度较大,所以各地方政府应发动群众力量,一方面要加大城市历史以及城市特色宣传力度,要让民众尤其是青年一代明确这座城市的发展与特征;一方面要通过组织历史文化活动以及其他方面的手段,来对民众的历史保护意识进行强化,使他们可以自觉对城市中的传统建筑与古建筑进行了解与保护,并能够以此为荣;另一方面要适当对城市特色建筑进行开发,在确保其不被损坏的前提下,合理运用其进行经济创收,从而形成良性循环[5].

(2)完善建筑保护法规,保证建筑的传承性

为了确保建筑保护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实,政府应结合城市特色建立起配套的特色建筑保护方案与规章制度,以保证特色建筑的长久性保存.虽然特色建筑也有衰败的可能性,而这些保护法规却能有效阻止特色建筑被随意破坏,同时高效的保护方式也能及时对建筑进行修复,切实对其生命力进行延长.

(3)合理协调新老建筑,保证文化的和谐性

对城市特色风貌进行保护,并不意味着对现代文化的摒弃,而是应对特色建筑与现代建筑进行有效协调,使两者能够和谐共存.为了达到这一点,各地方政府应对城市内部街道进行合理规划,要保证特色建筑能够与新型建筑自然融合在一起.同时为了对特色建筑进行有效保护,应建立保护范围核心区域,要对区域内建筑的颜色、材料以及门窗等内容进行规定,使其能够与特色建筑外观保持协调,以确保特色建筑的保存.

(4)规范建筑设施维修,设立私人建筑保护补贴

虽然我国多数地方特色建筑都归国家所有,但仍有部分特色建筑属于私人财产,政府要对这些建筑予以同样的重视,并要定期派专业团队协助私人对建筑进行检查与保护,为了保证私人对于特色建筑的重视度,可以设立建筑补贴款项,以此来带动私人的维修积极性[6].同时要对特色建筑设施维修方式进行规范,尤其对于一些需要精细处理的老建筑更要格外注重,要采用特殊工艺对其进行科学化维修,避免人为操作对其造成破坏.

3.3 保护城市外部空间发展特色

城市特色不仅包括内部建筑与文化,同时外部空间也包含在其中,所以也应对城市外部空间发展特色进行有效保护.以黄山市黎阳老街改造项目为例.各地在对以老街为主的重点区域实施开发与保护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而黎阳老街的更新改造稍胜一筹.老街改造的项目规划十分重视新旧空间的嫁接,即要使其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又要能突出徽州历史文化的传承,并赋予其新的形象语言.因此空间规划设计中处处体现对原有街道空间肌理的尊重,适时加以变化和创新,构建出丰富统一和谐的空间.此外景观规划设计中,强调水景水系的变化、绿化软景的合理搭配、以及硬质铺装的材质统一.设计中以竹子作为绿化的基本背景,凸显浓郁的地方特色及人文气息,重点区域选用较大型的移植和保留的古树,强化其历史的延续感,同时与水景观结合,种植区域的荷花与水生植物,达到不同景观元素的整体协调.项目改造在恢复千年古镇黎阳昔日兴盛风貌的同时,给大家展现出一个老街“不老”的传奇.

3.4 保护、开发产业遗产

所谓“产业遗产”是指,近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所建设的公共事业场所、工厂以及仓库等建筑,这些建筑具有生产性或者服务性以及办公性的特点[7].而城市的发展势必要经历不断地变革,而产业遗产作为城市某阶段变革的“经历者”,也属于城市特色风貌,应该对城市所铭记,成为城市中的一抹亮色,所以需要对产业遗产进行合理保护与开发.主要是因为,这些建筑物多数已经被废弃,如果直接对其进行废置,不仅是对城市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使城市历史代表性建筑物造成损失.因此城市应将其作为一项特色文化,重新对其经济价值以及历史价值进行挖掘,以实现对城市特色风貌的重建.

以法国巴黎奥塞美术馆为例.该美术馆始建于1804年,是这一时期的最高法院,后因为万博会的需要,将其建成了火车站,后在1986年被直接改造成了美术馆,是较为典型的产业遗产再开发的案例[8].由于新型交通工具的推广,这一火车站开始逐渐走向没落,也曾面临着被拆除的危险,但因为人们对于城市历史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开始对这一“历史见证者”有了改观,开始对其进行了改建,并将其打造成了具有文艺复兴风格以及古典风格的美术馆.发展至今,该美术馆不仅馆藏极为丰富,而且馆内设施也较为先进,已经跻身成为了世界著名美术馆之一.这种具有城市特色的建筑物,与艺术文化有效融合在一起,能够打造出较为独特的展示空间以及创作空间,这是普通建筑物所不能比拟的.设计人员在对该车站进行改造时,根据特色风貌保护要求,对原火车站外貌以及重要元素进行了保留,对整体建筑进行了极为细致的修缮,为建筑使用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同时加入了很多新型元素,巧妙构思出了房中房的空间,大大增加了场馆的艺术性以及功能性,不仅成为了城市新的经济来源,而且也增添了城市艺术文化气息,可谓一举多得.

3.5 保护城市发展与特色风貌重建的和谐性

(1)合理规划交通资源,挖掘周边历史文化

特色风貌重建与城市发展并不冲突,相反两者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所以重建人员要按照城市特色,合理对城市发展进行规划,以保证两者的和谐.一方面要对铁路以及地下等交通进行科学设计,保证交通资源不会与特色风貌发生冲突;另一方面要对城市周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像老式海报以及建筑等等,都是重建者可以挖掘的资源.

(2)保护原有博物馆,增添新型博物馆

博物馆是集文化、民俗以及教育等内容于一身的特色场所,属于城市特色风貌的一种,所以各城市应认识到该建筑的价值,要对原有博物馆进行保护,并要按照城市特色工业以及文化等元素,建立起一批新型的博物馆.例如合肥市近年来依据徽州地域的特色,新增添了“安徽省名人馆”、“合肥子木园博物馆”以及“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等博物馆建筑.无论是建筑本身还是馆内的收藏都是徽文化精神的真实再现与展示.

(3)划分城市区域,保证区域特色

除上述几种特色风貌重建方式外,市级城市还可以按照城市特色以及使用功能,将城市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域,并要按照民风特点以及历史等内容,对区域特色进行明确.重建者应对城市历史发展进程深入研究,并要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特色风貌保护方式的借鉴,科学对城市的传统进行发扬与传承.同时对其城市历史文化进行探究,要通过合理手段对城市历史进行展示与宣传,并要做好现代城市发展方案,从而使城市能够实现特色化的发展.

4 结束语

经过本文对城市特色风貌相关内容的论述,使我们对特色风貌建设与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随着地方政府对于本城市风貌建设的不断重视,各地都加大了对城市特色风貌失落的研究力度,并从本城市特色以及传统文化入手,对失落问题本质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方式,要对城市空间风貌设计方式进行改变,在建筑设计中添加更多城市特色元素,从多角度、多方位对城市形象进行改变,科学对城市特色风貌进行重建,改善民众对于城市原有的印象,使他们能够真正认识到城市之美,进而增加他们对于城市的归属感,更愿意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使城市能够更加繁荣、美好.

〔1〕冯姿霖,张吉祥.浅谈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重建[J].现代园艺,2016(23):126-128.

〔2〕严世明.广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工作重点[J].广西城镇建设,2016(11):26-73.

〔3〕过琳琪.多维度城市更新——基于宜宾五粮液大道旧城更新的规划实践[J].华中建筑,2016(03):74-78.

〔4〕李敏稚.楚雄州建筑风貌城市设计导则体系建构[J].规划师,2016(02):71-76.

〔5〕魏水芸.灾后重建规划中的风貌塑造——以甘肃省岷县梅川镇、茶埠镇为例[J].规划师,2015(S1):199-203.

〔6〕王颖楠.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的中国本土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4.

〔7〕郭亮.城郊特色风貌地区规划实施路径探索——以京西琉璃渠地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4(06):37-40.

〔8〕单晓刚,罗国彪,路雁冰.贵州省示范小城镇风貌规划控制研究[J].规划师,2014(01):25-30.

TU984.11

A

1673-260X(2017)06-0030-03

2017-03-03

猜你喜欢

风貌特色历史
特色种植促增收
包裹的一切
中医的特色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完美的特色党建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新历史
库车城市风貌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