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对策分析

2017-03-29刘鑫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金融公司信用消费

刘鑫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促进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对策分析

刘鑫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消费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的包括消费信贷在内的、满足其消费需求的各种金融服务,其作为连接消费者和金融机构之间的纽带,具有消费和金融的双重属性.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消费金融的发展对扩大我国内需、促进经济方式转变、加快商业银行经营业务转型和完善金融体系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重要性已经受到广泛认同.本文对消费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从消费者、金融机构和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消费金融;制约;发展;对策分析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一向以出口拉动经济发展的我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经济方式急需转变,而转变经济方式的关键就是拉动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为了贯彻这一战略方针,我国在2009年8月正式颁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并且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四个城市开始建立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我国消费需求的增长,加快我国经济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转型,完善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但是消费金融公司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由于缺乏经验使得消费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空间受到制约.具体的制约因素有:1.“量入而出”的传统消费观念的限制;2.消费金融机构少,业务品种单一;3.没有强劲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4.个人征信体系的不健全;5.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6.缺乏针对性的金融法律法规等等.

总而言之,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消费金融公司专业化程度不够,消费信贷产品种类单一缺乏创新,这严重阻碍了我国消费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导致其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和各省市地区都应该充分重视我国消费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消费金融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本文主要从消费者、金融机构和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希望对促进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有较好的影响效果.

1 消费者层面

1.1 培养消费者信贷消费意识,发展信用消费文化

在当今社会中,金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枢纽,“消费驱动经济”也已经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作为消费金融服务的主体对象,消费者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树立“提前消费”的意识理念.如今借贷驱动消费发展的经济模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中国依靠外部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所以传统的“量入而出”的消费观念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中国必须通过创新消费金融服务来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要促进消费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首先就要加大消费金融理念的宣传力度,改变广大消费者固有的传统消费观念,培养消费者的提前消费意识,让消费者懂得充分利用现代金融工具来为自己的工作生活服务,逐渐适应并享受消费金融为其带来的服务与便利,进一步形成整个社会的信用消费文化.

1.2 培养消费者信用意识,同时要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

信用消费,是指消费者为了达到某种消费目的,在个人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凭借个人信用,不需要立即付款就可以获取货物、资金或者服务的交易方式.消费金融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消费者具有良好的信用基础上,因此为了保障消费金融服务业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必须培养消费者的信用意识,可以通过各种媒体途径普及相关金融知识和消费者信用的重要性,让消费者自觉在享受消费金融服务的过程中注重个人消费信用,尤其要让消费者明白转变消费观念虽然提倡提前消费,但并不代表过度消费,要正确树立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理念.

另外,消费金融通过电话、网络等各种自助设备达到方便快捷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金融安全问题,使消费者在享受消费金融服务便利的同时也承担着较高的风险,因此在发展消费金融的过程中,不仅要树立消费者的信用意识,同时也要重视其自我维权意识的培养,进一步落实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工作.

2 金融机构层面

2.1 进行消费信贷产品创新,推出本土化消费金融产品

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消费金融市场上支持居民消费的主体,为居民提供专业的消费支出服务,更应该鼓励其进行消费信贷产品的科技创新,开展多元化的消费金融服务业务。要进行消费信贷产品创新,首先要对消费者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剖析,然后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和消费类型设计相应的服务方案,开发不同的消费金融产品,这样才能顺利进行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

针对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应鼓励其扩大经营范围,积极进行产品的创新开发,不要仅限于房屋贷款、汽车贷款和家电贷款等基础消费,比如一些高档礼品、轻奢品牌,还有耐消费品等等都可以涉入其中.另外也可以通过适当降低信用卡的办理门槛、开展一些专项消费贷款等措施来扩大经营范围,实现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当然,我们在学习国际经验的同时,更应该立足我国当下的市场经济环境,合理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消费金融产品,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居民消费者的选择需要,各省市金融机构也要因地制宜,设计出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消费金融产品.

2.2 完善担保与保险机制,防范过度膨胀风险

随着我国消费金融的不断创新发展,风险控制已经成为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消费金融公司和各商业银行开展的消费金融贷款业务的风险基本上全部由消费金融公司承担,一方面,这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在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前期的审核和准备工作严格谨慎,于是加大了成本付出;另一方面,这导致全额承担风险的消费金融公司不敢开展高风险收益的消费金融服务,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消费金融业务的创新和改革.因此,消费金融的保险机制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使消费金融公司有信心、有胆量去开展消费金融活动.

完善担保与保险机制,鼓励消费金融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创新信贷保险,将保险与消费金融业务结合,作为支持消费金融发展的手段.一方面,可以让消费者放心的追求自己的权益,另一个方面,可以保证消费金融公司与消费者关系平等,防止风险只存在于消费金融机构中,避免了风险的过度膨胀,同时降低消费金融公司自身的风险,为我国消费金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 政府层面

3.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

一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在医疗、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因此,建立完善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养老金收不抵支的问题,让家庭恢复正常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家庭的消费支出水平.二是医疗保障体系.如今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广大群众面临的医疗问题,这使很大一部分家庭陷入贫困,正常的生活所需都得不到保障,家庭的消费支出自然就会受到大幅的缩减.因此,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每个家庭都可以病有所医,只有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才能促进家庭的消费支出.

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的消费环境,才能建立消费群体稳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培养广大居民的消费习惯,从而有效地拉动内需,促进消费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保障范围的广泛,更要注意保障力度和保障质量,而且对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要公平公正,要尽力整合资源,保证各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良好衔接.

3.2 进一步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加强消费金融风险控制

健康良好的信用环境是保障金融服务业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是保证消费金融稳健发展的有利约束.而目前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个人信用记录更是分散于银行、税务、公安、电信等各个相关部门,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时性都比较欠缺,所以建立一个完善统一的个人征信体系是形势所需.

首先要建立一个消费者信用和消费金融产品信息的共享平台.随着消费金融机构的不断扩增,消费金融产品种类的增加,我国各地区都应该建立一个消费者信用和消费金融产品信息的共享平台,并且要不断扩大信息平台的覆盖范围,同时建立一个信息反馈机制,对于违约率超标的信用主体要及时给予警示,避免信用风险恶化成为信用危机.其次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奖惩制度.如今消费金融产品的违约率日益高涨,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现行的惩罚制度力度不够,让一部分信用违约主体的违约利益大于违约成本,从而导致了他们频繁的违约行为.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违约惩罚力度,提高违约成本,必要时建立黑名单管理档案,对拉入黑名单的消费者要严格审核,当然对于信用一直良好的消费者也要给予奖励,适当降低他们购买消费金融产品的门槛和费用,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信用水平.

3.3 加大消费金融发展政策扶持力度,适当减免税收

发展消费金融不仅需要消费金融机构的努力,还需要政府发挥职能,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发展消费金融是支持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但是消费金融作为新生事物,在国内的发展规模仍然较小,经营发展存在很大的问题,在释放居民消费潜能方面还没有发挥充分的作用,因此需要政策的有力扶持.

对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国家可以给予涉农贷款实行财政补贴政策.自2008年起,财政部开始对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给予贷款余额2%的费用补贴.消费金融公司积极拓展农村的市场,也面临着成立时间短、财政压力大等问题,因此,我国可以参照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补贴政策,对消费金融公司开展的农村消费金融业务给予财政补贴支持,进而缓解消费金融公司的一部分财政压力.另外,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政府也可以制定对消费金融公司适当减免税收的政策,例如政府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对消费金融公司的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减征营业税等等,以此来鼓励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

〔1〕王江,廖理,张金宝.消费金融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10 (S1):5-29.

〔2〕李平女,栗海燕.制约我国消费金融发展因素分析[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1(6):25-26.

〔3〕李燕桥.中国消费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14(3):149-153.

〔4〕张桥云.发展我国消费金融的对策建议[N].金融时报, 2015-09-29(010).

〔5〕张杰.我国消费金融发展展望与策略选择[J].经济纵横, 2015(7):109-112.

F832

A

1673-260X(2017)06-0074-02

2017-03-19

猜你喜欢

金融公司信用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40年消费流变
我国消费金融公司法律制度的现状与缺陷
我国证券融资融券的实现路径研究
信用中国网
我国消费金融公司法律制度的现状与缺陷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