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反思的习惯

2017-03-29刘丽华

新课程·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反思数学

刘丽华

摘 要:数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上,还表现在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且数学有较强的运算部分,对于其他理工科的学习有较大的辅助作用。高等教育阶段所学科目不断细分、运算量不断加大以及学科间知识的互通性增强,数学的掌握程度会关系到学生在其他科目的学习速度和知识理解度和掌握度。因此,对数学的重视要从小就树立起来,夯实基础。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思考中培养他们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简要总结了几点培养反思习惯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反思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评价标准也从最开始的重视学业成绩朝着重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在能力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上转变,数学反思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加强数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加强和巩固数学基础,并在反思过程中总是带着疑问,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原本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学习。

一、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特点

(一)生理上处于不能有效控制自己行为的阶段

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刚满十岁,在很多生理行为上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感兴趣,容易因为外界原因分散在学习上的注意力,没有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的习惯,因此,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身体机能上无法积极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也没有形成反思的习惯和意识。

(二)心理上处于“儿童—青春期”的过渡时期

在心理上,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儿童向青春期转变的过渡时期,这在心理上的表现是:充满求知欲但缺乏资质和自控能力;自我意识、思维能力不强,但又渴望能够改变。

二、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反思的方法习惯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的反思行为

反思行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大量的后天引导才能养成习惯。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还不够,因此要善加引导,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还原成他们熟悉的生活问题,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循环小数这一知识点时,很多学生无法理解“无限循环”的概念,生活中也较难找到具体的事例,此时,教师可以先从一个故事引入:“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说了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教师可以在连续将故事讲解四五遍之后,来进行提问:这个故事有没有尽头?如果把这个故事分段,应该如何划分?学生此时就会意识到,这个故事是没有尽头的,因为可以一直这么说下去,而如何给故事分段呢?学生就会去找这个故事中每一段都反复出现的部分。那么,这个故事有没有尽头呢?很显然,这个故事是没有尽头的。教师通过这样的引导过程,让学生了解无限循环这一概念,引出无限循环小数这一章节知识点。而有限的概念则和无限相反,它是有尽头的;无限不循环小数的最大特点是无限且不重复,这样,教师可以轻松地让学生分辨这三个数学知识并加深学生的理解。由此可见,通过故事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活跃课堂氛围。

(二)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课程反思和回顾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点,教材内容和例题讲解都是在课堂上完成,因此,数学教学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效率,重视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反思和课程回顾。

学生的课堂反思要重视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结束后的一般性回顾,二是单元课程结束后的学习总结。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在进行例题讲解和难题解析时,要在整个分析活动结束之后概括解题思路,回忆整个解题的过程,强调解题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这种再三的重复环节帮助学生在了解问题解法的同时掌握解题思路,在面对同类型的问题时能够得心应手。

除此之外,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结束之后,老师要预留出一个课时的时间帮助学生梳理整个单元的知识架构:本单元有哪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在哪里并进行简要分析,本单元常出现的题型是什么?解题思路应该是怎样的?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要求学生进行回想和反思,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后期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其他的考核形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让学生通过老师对教学内容的梳理进行回忆,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

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内部进行的教学反思要让学生敢说,说清楚,教师对此要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学生的问题要耐心地解答。

(三)错题分析,进行反思

数学的学习过程注定是大量习题的叠加过程,基础的例题分析,掌握基本的解答思路,将知识点实际应用,同时能够举一反三,知道并掌握常见的题型转换套路和解题方法。在日常的练习册和习题训练中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同一類型的题反复出现,每次作为重点来讲解,当时明白了该题的解题方法,但是下次将题换一个说法,学生就又不懂了。这种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在对题目讲解分析之后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学生只是当时明白,换一种方式来问,学生还是不懂。由此可见,教师要重视错题分析以及解题思路的深度消化和掌握。

教师在对某一题型进行深度讲解之后,要将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难点反复强调,同时,要趁热打铁,给学生布置几个同类型不同角度的题型,现场让学生练习,让学生活学活用,当场对该题型掌握透彻。除此之外,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遇到已讲解过的题型再错的情况要耐心,问学生有没有对该题进行检查,回答是不是错误的?老师有没有进行过该类型题目的讲解,要求学生回忆当时的解题思路并进行对比:我在解题的时候是不是按照这种思路来做的?以此加强学生作业的反思情况,督促学生对自己的作业先进行自查,让有些问题在学生自己的阶段就得到解决,而且,往往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影响更大、记忆力更深刻。

(四)对解题思路进行反思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在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同样适用。在数学问题中,由于知识的互通性,往往一道题有不同的解答思路。有的解题方法直截了当,简单易懂却并不被广泛使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解题思路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例如,在遇到同一个题目有两种以上解法的情况下可以做单独的例题讲解,请有不同解法的学生上台还原他们的解题思路,对于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常规解题思路予以肯定,并进行概括总结;而对于少数人发现的更直接、更简单的解题思路进行重点分析和讲解,对该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肯定他的创新思维。以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全体学生在进行习题练习时多发现、多思考,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审视,转换解题角度,从而找出每一道题的最佳解题思路。

(五)对学习全过程进行及时反思总结

小学生有写周记和日记的习惯和要求,这是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生活的总结记录。笔者认为这种习惯在数学教学中也值得推广。

数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内容,随着年级的增加,学习的内容只会不断增加,难题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必须养成总结反思的好习惯,将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经典例题、难题、新颖的解答方式、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方式、失败的学习教训和案例甚至是学习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心理变化都可以通过日记的形式記录下来,定期地进行温习回顾,有助于加深记忆。

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辛苦努力,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才能够及时地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薄弱之处,并对症下药,在实践总结中慢慢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为以后更难的数学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一大重点和亮点。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反思和总结的习惯培养,在讲例题之后注意对解答思路的反思,在教学单元结束后对单元内容进行回顾,在不断的反思中引导学生的思维模式,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价。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方法,希望对其他教师的教学过程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运卿.浅谈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反思的习惯[J].学周刊,2015.

[2]孙新好.浅议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反思习惯的有效途径[J].中华少年,2016.

[3]黄仕江.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反思习惯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4.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反思数学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