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文言文的美育教学

2017-03-29冼常彬

文理导航 2017年4期
关键词:情趣审美文言文

冼常彬

【摘 要】美育是语文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本文结合我教学文言文的实践,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文言文;审美;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文言文在实践这一目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选编入教材的文言文是经过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经典,它们具有广泛而深度的美育功能。如:文《小石潭记》清幽的自然美;《劝学》的千古良训蕴涵了深刻的哲理美;《岳阳楼记》中所表达的思想美。语言的音韵美,比比皆是。教师教学文言文,的确应该注重发掘文言文中的美育资源,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美的乐趣。让每堂课都成为一次愉快的旅行,没有倦怠。如何达到这样的境界呢?

一、善于创设情景,让学生有热情地参与整个课堂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合理创设情景,学生才能有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应该如何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就需要教师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挖掘教材内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机智地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学习《三峡》,我先让学生欣赏与课文有关的配乐的优美的图片风光来导入,开篇创设情境,让他们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去想象,进而得到对三峡审美体验。我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对春夏秋冬的景物赏析进行情感启发,引领学生去创设一种与学生似曾相识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从而过渡到对课本教材的审美体验上。

二、独具慧眼,善于发掘文中美的因素

学生有了兴趣后,会对每节课每个学习环节都充满期待,犹如到了旅游胜地,他会对下一道风景充满憧憬。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牢牢抓住每个环节,让学生有移步换景的新鲜感,有游山玩水的愉悦感,有赏心悦目的满足感,要达到这种境界,教师要引领学生在读中充分发掘文章中的美。

1.在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入选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历史人文色彩极为浓重。从语言特色来看,有的音韵和谐,有的骈散结合,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娟秀灵动,有的情景交融,有的直抒胸臆,不一而足。例如《爱莲说》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我们可以读出节奏感;《与朱元思书》句式整齐,韵律和谐,轻快飘逸。我们可以读出韵律美;《孟子二章》文笔雄健,铿锵有力。我们可以读出思想美。诵读文言名篇,仿佛聆听美妙的不同风格的乐曲,获得美的陶冶,激励学生无限向往美。

2.在读中引领学生接受高尚洗礼。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古文化的海洋中,情感美犹如一朵朵浪花,常开不败。引导学生通过精致的阅读,领会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走进作品,和作者同喜同悲、共乐共怒,如能更进一步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写作缘起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就会感动于情感之美,产生共鸣,产生向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等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带着高尚的情感从历史走来,闪烁着多么动人的光芒!这些胸怀,多么让人敬佩!让学生走进作品,接受高尚情感的洗礼,让灵魂得以净化。我们的学生,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环境下,他们的成长需要优秀的思想文化的洗礼。

3.在读中展开想象并陶醉于文章的意境。

王国维说,诗人创作时需“入乎其内,又需出乎其外”,“入乎其内”就是创作主体必须潜入对象之内,这样才能写出“生气”来。那么我们在欣赏作品时也应该“入乎其内”,进入作者描绘的意境中:《记承天诗夜游》让我们与蘇轼结伴夜游承天寺,感受那月夜美和惆怅心境;《观潮》让我们跟古人同观雄豪奇异的钱塘潮,看吴中健儿于万顷碧波间勇猛弄潮等等,其或含蓄或壮观的意境让我们与他们融为一体。

在教师引领学生多种形式的阅读中,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初步学会感受美、欣赏美。

三、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美的探索和感受

一般说来,初中的每一篇文言文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美的探索,使学生充分感受美。教师除了抓住“读”这个根本,还可以这样做。

一是说:学生可说背景、说生平、说相关材料、说自己的感受等。如教学《岳阳楼记》时,我让学生介绍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却立志求学的生平,及从小就立下的“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引导学生说作者从小立志、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更好理解作者“先忧后乐”的济世情怀和达观精神。

二是讨论:使用导学案教学以来,每个学生小组就学案中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或组间讨论,师生讨论。问题在讨论中愈来愈明白,认识在讨论中得到提高。甚至对讨论中生成的新问题再进行论证,对于培养语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展多种多样形式的讨论是大有裨益的。如学习《孙权劝学》后,让学生讨论吕蒙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学习《五柳先生传》可深入讨论五柳先生在今天的社会是否会收到欢迎?在讨论交流过程中享受新生成的资源。

三是评点:评点形式可以多样,如老师对学生就学习中的见解进行评点,或是学生之间的互评等。这里,老师对学生的思维导向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如《五柳先生传》所提出的问题需要学生之间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正确点评引导五柳先生这样的人今天有,也可能不受人欢迎,但他有自己做人的准则,他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

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教师须注重美学知识的积累。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想让学生变成审美的主体,教师就要成为审美的导师。在加强文言文基础教学外,我们要善于创设情境,通过朗读等手段,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送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感受文言文所蕴涵的美!

猜你喜欢

情趣审美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爱情趣数字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情趣
给生活点小情趣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