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路径探析

2017-03-29马成敏

文理导航 2017年6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马成敏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对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也不例外。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来说,其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可能面临较大困难。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创新结合能够有效改善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模式的升级,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本文针对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对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路径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逻辑思维;教学模式

1.引言

作为小学阶段性教学中的基础课程,数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数学的抽象性较强,对于智力发展尚不健全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过分强调说教授课形式,教师将理论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不能真正理解其中含义,反而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成为了一大发展趋势,它可以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文本、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枯燥问题趣味化。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不仅能直观的理解数学问题,还在潜移默化中引发探究兴趣,提升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凭借多媒体化、教学资源丰富化、形象具体化等特点,带给学生多重感官的体验,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进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2.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路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并不广泛和深入,这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阐述。

2.1教学模式陈旧单一

据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大多习惯采用讲授法授课,偶尔会与学生进行互动,小组式学习以及数学竞赛等活动则几乎没有,这使原本就有难度的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其次,数学教师的效率意识有待提高,很多教师认为给学生布置足够多的课后作业,使其将大量时间用于数学练习上就会提高学习效率。其实这是教师时间观念上的一个误区,教学的有效性不是靠延长学习时间来达到的,如果教师树立正确的效率观念,就不会占用学生额外的课后时间,而是让学生自觉的进行自主学习。

2.2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据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大势所趋,但他们之中仍有很多人不爱使用多媒体,认为小学数学本身就不涉及过于复杂的问题,使用多媒体反而浪费时间,不如直接板书。其次,一些数学教学软件,如思维导图、几何画板等,很多年龄较大的教师都不会操作,甚至没有听说过,信息的闭塞以及固步自封、满足现状的教学态度也是阻碍数学教学的一大障碍。同时,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一些教师也持保守态度,认为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对于缺乏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小学生来说并不一定利大于弊。但笔者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应全面抵制网络教学,而是全面地看待这一新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有步骤、有计划地将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

3.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创新路径

针对以上问题和现状,下面,我们就以下几方面对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路径进行阐述和分析。

3.1利用多媒体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的年纪,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要求教师要充分备课,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创设有趣的数学情景,如制作逼真的动画、视频,模拟实验或电子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学习,既让学生觉得好玩、乐趣无穷,又能在具体的活动中理解抽象的概念,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2利用思维导图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思维导图是应用于数学教学的新工具,形象地模拟了人脑的神经放射结构,凭借形象化、具体化的图示展示认知结构和思维过程,后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心智图”。凭借图形并重的特点,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图形与数据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这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思维导图软件的应用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建立图库,帮助学生按照一定的梯度循序渐进的解决数学问题,培养他们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3.3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体验

信息技术能够很好的为数学教学提供立体感和生动性,如利用Flash动画学习几何图形知识,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立体。在《认识图形》一课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片,如方型的糖果,菱形的提拉米苏蛋糕,圆形的蛋挞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给学生分发剪纸和小刀,让他们自己模仿图片制作自己喜爱的图形,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会大大加深,也使学习体验得到更好的优化。

4.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它能为其提供多元的教学素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东海.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的思.《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年8期

[2]陈丽萍.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以《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为例.《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年2期

[3]侯景麗.如何实现小学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读写算(教研版)》,2014年12期

[4]沈威,卢建川,曹广福.美国纽约CCSSM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特点与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年10期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