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7-03-28汪海威李静月刘正峰

滁州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子项目实训考核

汪海威,李静月,刘正峰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汪海威,李静月,刘正峰

针对高职院校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在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教学平台上,对网络操作系统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采用项目驱动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以翻转课堂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建设虚拟和真实相结合的实训环境,使用全过程考核的评价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网络操作系统;教学改革;翻转课堂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对于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我们主要以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为教学平台,因为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在国内拥有大量的用户,在各行各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培养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计算机相关专业人员需要在工作中对于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进行配置、管理和应用。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具有强大和完善的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是企业级服务器操作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可管理性、可扩展性、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等特点,能满足各种单位建网需求,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管理和应用,可以举一反三地迅速学习掌握其他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管理和应用。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由于其用户界面友好、使用方法熟悉、行业应用广泛,所以非常适合高职院校作为网络操作系统的教学平台。

一、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在我校已开设多年,课程组的教师都担任过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任务,教师们在课程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课程教学经验,也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理论课与实训课的结合不够紧密,教师在理论课讲授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在实训课做示范演示,学生按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操作来完成每一个实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知识和操作都是被灌输进去的,学习效果不佳,学生缺少整体了解和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能力;其次是课程的中心是要求同学们掌握知识点和每种服务的操作技能,没有以实训项目来模拟实际的应用,不能通过实训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锻炼同学们独立思考和独立动手的能力;最后过去的网络操作系统教学不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缺少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和学生项目团队的互动也不够充分,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一)网络操作系统教学改革思路

当前高校课程教学改革风起云涌MOOC、SPOC、微课等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都在不断的进行。这些方法和手段都有其先进、实用之处,针对高职院校的网络操作系统这门课程的特点,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借鉴了MOOC、SPOC和微课的一些优点和特点,同时结合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积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我们对网络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以下的设计: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总体设计为以实际工程应用为中心,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详细地梳理,实现课程内容以项目为中心,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为核心,结合MOOC、SPOC和微课的一些优点,在虚拟环境和真实模拟环境相结合的实训环境下,学生通过项目组(团队)的方式完成我们设计的几个课程项目的实践工作,逐步掌握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管理,并逐步深入理解和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管理和应用方法。

(二)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在课程模式方面,我们以实际工程应用为中心,将原来的网络操作系统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模式,改为以实践为中心,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讲授服务于实践应用的模式;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我们梳理教学内容,实现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内容,每个项目用若干个子项目组成。这种教学内容设计的核心是对应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今后需要拥有的网络技术人员的岗位能力和相关专业的岗位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相应的技能操作和技术应用能力。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能力、认识和可能的职业选择等不同,我们规划的项目建设内容还可细分为标准项目内容和扩展项目内容。

我们梳理后的项目教学内容为:

项目1: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基本管理项目,主要包括子项目1: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安装与配置;子项目2:安装和卸载WINDOWS SERVER;子项目3:组建WINDOWS SERVER对等网;子项目4:管理活动目录与用户。

项目2: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子项目1:配置和管理DNS服务器;子项目2:配置和管理DHCP服务器;子项目3:配置与管理IIS和FTP服务器;子项目4:配置和管理打印服务器;子项目5:配置和管理邮件服务器;子项目6:配置路由和远程访问。

项目3: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存储与安全管理项目,主要包括子项目1:管理存储设备;子项目2:WINDOWS SERVER安全管理。

在课程教学方面,我们以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为主,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就是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互动、做操作演示,学生在课堂上互动、按实验要求实验、课后复习、完成作业的方式,转变为学生课前先对知识进行学习,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作业、实验和知识的掌握。我们设计的教学方法是以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为主线借鉴MOOC、SPOC、微课思想的创新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建立学生自学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原来的教学PPT、教学视频(包括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示范视频)、实训指导书、相关的辅导资料等。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自己学习课程的所有内容,并可以反复学习、练习。

2.该课程完全在实训室开展,在实训室的环境建设中,我们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所谓“虚”就是建立了虚拟机的环境,使存储管理等项目实验在虚拟机的环境下完成,并且要求同学们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建立虚拟机的环境,在课后的大量时间里进行实验练习,在实训室的虚拟机环境我们采用VMWARE来搭建,并帮助同学们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也安装配置了VMWARE系统;所谓“实”就是建立真实的网络模拟环境,对学生的每个项目组提供两台服务器和两台PC机,用网络交换机连接起来,建立一个局域网络系统,供同学们搭环境,做实验,这两台服务器主要用于安装、配置WINDOWS SERVER的相关功能,两台PC机主要用于模拟客户端的应用。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采用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使同学们具有较好的项目体验,并且每一个子项目和项目的建设具有时间要求,这样每组同学在实训前需要做充分的准备;采用虚拟的实训环境,使同学们在课后有较多的时间练习课程要求的子项目和项目的建设,同时也使同学们学习了虚拟化的概念和原理,掌握了虚拟化的一些操作和方法。这种虚实结合的实训环境和实训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它使同学们提高了主动动手的能力,并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变成了实训的环境,可以反复琢磨、研究遇到的问题,培养了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由于高职学生的特点,教师需要做前期的引导课程,讲授基本的概念和原理,说明操作的要点,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视频、教材和PPT等教学资料。

4.课程视频的录制以20分钟左右为一个单元,主要有教师的演示操作和学生的示范操作,每个课程班都选了一些知识掌握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做示范操作,由于这些示范操作都是按照同学自己的思路来进行操作,所以对后来学习的同学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5.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将学生分成项目组,每个组由能力强、愿意帮助同学的组长带领几个同学组成,我们强调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协同工作。一般在课堂上先由教师做一些基本的讲授,然后同学们通过学习视频等,自己在理解的基础上动手实践项目,在项目的实训过程中一个一个子项目逐步实现,在项目实训时,教师对每个组进行指导、帮助,并解答各种问题。同学们以项目组为单位协同工作,共同来完成每个项目。整个课堂教学都是围绕着完成项目来开展的,同学们没有理论课和实训课之分的感觉,项目实践是核心,其他都是为项目建设服务的。

6.同学们在实训课上没有完成的任务,没有解决的问题,需要反复训练的操作,可以在课后在自己的虚拟机上来进行相关的实训练习,然后在后续的实训课程中给予验证。

7.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对学生在课前和课后的学习和实践可以进行指导。

网络操作系统的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是引导、指导、分析和帮助解决问题,在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类似迭代的方法,让同学们逐步掌握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对照自己项目组的操作视频可以对标示范操作,进行分析,找出差距,使自己的项目做得更好。对于追求更高要求的同学,可以在完成实训任务的同时,开展创新实训,开展一些深入和复杂的实训,并将取得的成果作为示范,给以后学习该门课程的同学学习、借鉴。我们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可能从事的职业,在要求所有同学都必须掌握基本的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前提下,学生掌握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水平可分为一般掌握,较好掌握和熟练掌握。

(三)网络操作系统课程考核

在课程考核方面,我们建立了一个公平、公正的考核体系,该考核体系贯穿于课程教学实践的始终,我们首先针对学生能力、认识和可能的职业选择等不同的情况,为同学们制定了不同的考核目标,在每个子项目、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都对学生进行考核。我们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水平,考核学生掌握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水平,考核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动手的能力,考核学生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最后还考核了学生个人和团队的创新能力,在考核过程中,老师需要全程跟踪每个项目组的项目实施情况和同学们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承担的任务和完成情况,并在每个子项目完成后,对每个同学打分。我们在学期结束前还有一次综合实训的考核,该考核主要验证各项目组综合掌握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安装、配置和管理的水平,该次考核的评分由课程组3位老师同时打分取平均分为本次考核的评分。通过全过程的考核,促进了每个同学在课程实践过程中的不断进步,同时使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更具有针对性。

(四)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明显改善了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同学们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加强了,通过团队的协作,使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加强了,通过对标示范操作,尤其是同学的示范操作,激励了许多同学独立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激发了一些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把做的好的同学的视频录下来,成为今后同学们学习的示范操作,对于动手能力较弱和理解能力较弱的同学,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及自己的反复练习,一般都能完成基本目标。

(五)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我们在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充分考虑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并根据他们的特点和要求来组织我们的教学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规划的项目实践内容是有层次的,可以针对不同同学的不同要求。

2.我们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但不是传统的翻转课堂方法,而是需要教师先辅导、帮助和演示等,然后才由学生通过自学和项目实践,来完成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任务。这种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的教学方法,效果较好。

3.我们采用实训全过程的考核方法,既考核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又考核了团队合作、团队互助和团队协作能力;我们通过考核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学生真正掌握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目标。

三、结语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通过对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逐步认识到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改革还需要不断推进,这也是一个迭代进步的过程,我们会将更多的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内容加进来,我们还会与SPOC、MOOC进行更多的结合,但以学生为中心的不断强化的实践教学始终是我们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

[1] 黄国伟.浅谈高职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科技信息,2013(24):263-265.

[2] 吴桂明.高职院校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探讨[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87-288.

[3] 孙娜.网络操作系统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70-72.

[4] 刘晓忠.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2):120-121.

[5] 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51.

[6] 马良,李元金.基于绩效技术的网络课程设计[J].滁州学院学报,2011(5):116-118.

责任编辑:刘海涛

G652

:A

:1673-1794(2017)04-0124-03

汪海威,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信艺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李静月,刘正峰,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合肥 230041)。

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3tszy088)

2017-04-11

猜你喜欢

子项目实训考核
服务进程中消费者对子项目顺序的遵从性研究
活性炭为中心综合项目总体布局
内部考核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基于案例的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设备的设计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