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发挥新闻报道在非遗保护中的社会功效
——从通讯写作谈起

2017-03-28赵卓菁

传播力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运城市新闻宣传文化遗产

文/赵卓菁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但也尤为脆弱。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蕴藏丰富,国家级项目和省级项目数量居山西省第一,因此其保护工作显得尤为艰难和重要。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有助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良好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氛围。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亟需完善宣传推广体系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规定中,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山西运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人文景观、文化遗存星罗棋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截至2016年底,运城市现有国家级项目25个(25个保护单位),省级项目114个(含国家级项目,128个保护单位),市级项目262个(含省级项目,328个保护单位),县级项目579个(含市级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28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65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515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1座——万荣笑话专题博物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1所——临猗眉户传习所,省级大师级工作室1个——蔺永茂大师工作室。

目前,运城市国家级项目和省级项目的数量在山西省是最多的,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在山西省也名列前茅。运城近些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已经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另外,运城市“非遗”项目积极参加国内外各项展览、展演,“非遗”精品不断涌现。比较著名的有关公信俗——世界信徒最多的民俗文化,还有绛州澄泥砚、闻喜花馍等。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及央视四套、七套节目都对闻喜花馍作过专题报道。但目前运城市诸多“非遗”项目仍然会面临全国范围内“非遗”项目都存在亟待解决的难题——传承与市场。目前社会群体对“非遗”保护缺乏科学的理解,不是缺乏保护意识,就是过度滥用、歪曲,而且一些人存在急功近利思想,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作产业开发,造成一定损害。

因此,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体系、宣传推广体系等举措都需要我们积极开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推广体系的建立亟需新闻工作者的积极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推广体系的建立需要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树立“非遗”保护传承意识,在业务上多多参加“非遗”保护相关知识培训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媒体自身优势,不断加大宣传保护力度,从而持续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调动多方力量形成全社会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

作为一名新闻人,需让新闻报道更具感染力,创新新闻宣传载体,丰富新闻宣传内涵,提升新闻宣传层次。以笔者对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写经历为例谈起。从2012年12月27日起,《运城日报》特联合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非遗保护办公室,新辟“非遗印象”专栏,力求通过文献史料搜集、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及文化价值作相关介绍,以期为非遗保护和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自专栏开启后,笔者到各县市区搜集资料、实地考察,并采访了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先后写作完成《民间“鼓舞”艺术大餐——万荣花鼓》《绒绣的春天还有多远》《从固化的“非遗”到行走的文化》等多篇通讯,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宣传报道。这些稿件见报后,得到山西新闻网、山西省农业厅官网以及河东世纪传媒等网站的转载传播。在纸媒和新媒体的携力推动下,这些少有人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更多人了解接纳。笔者在编辑部接到不少读者来电,他们表示想要参观甚至投资项目并结识非遗传承人。

宣传渠道打开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与商品经济相结合,衍生出一些既包含“非遗元素”又创新了形式的产品。比如临猗扎花,和过去传统绣品大多镶嵌在画框的形式不同,目前已通过服装、配饰等日常用品融入现代生活,可以让市民随身穿戴,随处感受或传播非遗文化。其中,《清明上河图》等作品远销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不少摆件饰品被国内人士收藏。扎花被更多人接受,市场拓展之后,很多扎花学员又带动更多的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培训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让其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新闻通讯写作间接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提高了传承能力、增强了传承后劲。

为了让新闻报道更具感染力,要进一步改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通讯的方式方法,可以详细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渊源、背景及相关知识开展系列报道,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为公众接受,从而激起公众的保护欲望。在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时候,为了更吸引人,笔者在相关通讯写作的第一段落,往往会描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项目传承生活中的细节。例如,笔者在《从固化的“非遗”到行走的文化》一文开头是这样写的:“绣娘李荣紧紧地捏着一个两厘米长、发丝一样细的扎花针,用针引彩色丝线,在绣花架的丝绸底布上一针一针上下扎花。”细节令读者更能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生生的”面貌。为了丰富新闻宣传内涵,进一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笔者在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项目的同时,也积极与负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当地相关部门联系,加大对传承人的支持力度,促使他们增长了学识,拓宽了眼界,提高了技艺。

三、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需要整合媒体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通讯写作的社会功效非同小可,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范围,则需要我们进一步整合力量,促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齐行并重,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做得有声有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良好氛围。

深入挖掘提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宣传的新举措、新成果和新经验,利用新媒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使其方式更加多样,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等进行推送,集中报道,并开辟新兴渠道,实现渠道全覆盖,同时主动为新媒体找素材,选角度,做策划,不断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闻宣传工作的新亮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闻宣传由一般性动态报道向政策解读、形势分析、经验总结、项目开发、社会功能等纵深报道转变,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获得更强的感染力。

除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相关介绍,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报道中还要注重介绍其相关保护措施,留下亮点话题让公众思考,允许群众提建议并参与进来,发挥各媒体优势,引导群众从日常生活中行动起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们要充分发挥新闻通讯报道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不断加大宣传保护力度,不仅通过报纸、也通过网络等媒体,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157.

[3]杨保军.论新闻的本体功能与派生功能[J].理论月刊,2010(03):5-11.

猜你喜欢

运城市新闻宣传文化遗产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双减双抢”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运城市:有机旱作农业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运城市盐湖区:“三抓三消除”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