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服务城市文化建设的机遇与途径

2017-03-28李笔浪

城市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馆藏图书馆资源

李笔浪



高校图书馆服务城市文化建设的机遇与途径

李笔浪

(西北大学图书馆,西安 710069)

在服务城市文化建设方面,高校图书馆具有专业数据库资源丰富、专业人才资源雄厚、硬件设施资源先进等优势。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转变服务理念、建设馆藏资源、提高馆员服务能力、完善法律法规、发挥自身特色、运用新媒体及建立图书馆联盟等途径来服务城市文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城市文化建设;服务;机遇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城市文化建设的机遇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根脉,更是这个城市的生命力和“软实力”。城市文化建设则是实现其生命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支撑。当前,我国的城市化正在蓬勃发展,城镇化建设也正在不断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高校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中的一份子,在服务城市文化建设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城市文化建设需要高水平的城市文化建设队伍

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挑选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建设队伍首当其冲。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城市文化建设才能高效推进,才能在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时,做到心中有数,不断解决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问题。高校是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的主阵地,高校图书馆在优化文化人才知识结构、拓展业务能力等方面具有鲜明优势。

(二)城市文化建设需要有较高素质的城市群众文化基础

人民群众是城市真正的主人,城市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城市居民的归属感,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然而在许多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上,城市新生代居民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思维方式也更加开放。推进城市文化建设,需要引导城市群众提高文化素质,正确处理好“城市文化主题的坚守与整体推进的关系、城市文化建设与市政建设的关系、城市文化建设政府主导与全民参与的关系。”[1]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城市文化建设出谋划策,高校图书馆便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和平台。

(三)城市文化建设需要优质专业的信息资源指导

首先,城市文化建设要求城市文化的建设者要明确自身城市文化特点。任何一个城市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当中,都会由于自身的历史状况、风土人情、地理原因、交通条件等各方面的不同而产生属于自身独有的文化特质。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当中,都必须以此为依据,而获取全面准确信息资源的最佳渠道便是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可凭借其馆藏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文化建设。同时,即便文献信息不全,高校可以凭借其雄厚的人力资源及社会关系网邀请各方面专家学者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其次,在城市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还有许多琐碎问题需要认真处理。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城市文化建设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已经有不少学者著书或写过相关的学术论文加以讨论和提出解决方案,均可为城市文化的建设者提供参考和借鉴。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和“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如何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比如,城市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如何才能很好地传承下来,这些问题如若处理不当,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步伐也将受到极大的阻碍。如何根据所在城市的具体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以确保“十三五”规划期间城市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得到有序的、积极稳妥的推进,都需要大量专业的信息指导,而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可以做很多事情。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城市文化建设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城市文化建设方面有许多优势,总的来说有以下三类。

(一)专业、前沿、权威的数据库资源可以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对于高校图书馆藏书,我国有严格要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目前,每个高校图书馆的纸质版及电子版馆藏的信息资源不仅数量大,门类也非常齐全,涵盖到了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图书馆也面向全球,拥有“内容广泛专业权威的国内外的数据库资源。”[2]其中就有大量的关于城市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外国专著和论文资源,能够拓宽我们的思路,具有很强的指导借鉴意义,充分地利用这些成果对促进城市文化建设会有很大帮助。

(二)专业的人才资源可以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科学精准的咨询服务

高校图书馆除了拥有丰富信息资源,还有熟练掌握图书馆信息服务技术的馆员。[4]他们能熟练快速并且有效查询到各类相关资源,并按照城市文化建设者的具体需求,全面准确地整理各类信息,将经过专业化整理后的信息提供给城市文化建设者,方便其更好地阅读。他们还能够以顾问的形式为城市文化建设者提供准确而快捷的信息咨询服务及相关的技术支持,从而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最全面、最准确的相关信息服务,并且能保证信息的实效性,帮助城市文化建设者在变化中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总之,高校图书馆雄厚的专业人力资源能够使馆藏信息资源发挥最高效率和最佳水平,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城市文化建设。

(三)新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运用为城市文化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保障

总体来说,高校的图书馆都配备有的很大网络带宽,能够很方便快速地查寻并获取到最新信息,能够最大限度地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提供各类所需要的最新最先进的参考、咨询等信息需求。高校的图书馆都已经在文献的数据管理和科研信息方面用上了目前最先进的服务系统,这些服务系统可以帮助城市文化建设者们很方便地搜索并获取到所需的各类参考信息,从而为城市文化的建设者们提供更多方面、更多层次的信息服务,为城市文化建设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利的信息保障。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城市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转变服务理念是先导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高校图书馆逐步社会化,但无论是在规模、步伐还是在深度、广度上还远远不够。“绝大部分都还是传统的服务,为社会用户提供传统的中文图书借阅服务,而且都带有一定限制条件,如对校外读者身份的限制、对校外读者数量的限制、对校外者时间的限制。很多高校图书馆只提供阅览,不提供外借服务,即使是外借也需要单位提供证明,借阅时间也较短。”[3]原因要归于传统服务理念上,传统服务理念认为高校图书馆只需要满足校内教学和科学研究即可,而对于高校图书馆还可向校外提供信息服务、如何开发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以使其最大化,人们在理念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是拒绝的。事实上高校图书馆还有许多可挖掘之处,许多学者的研究已经表明高校图书馆可以服务的范围远不止校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利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为城市文化建设做出贡献,让高校图书馆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变得更加有价值。

(二)建设馆藏资源是基础

图书馆最为重要的是其馆藏资源,加强馆藏资源建设应该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抓。高校图书馆要顺应时代潮流,理性对待传统阅读同新媒体阅读之间的关系,对传统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同时增加电子资源的采购及资源库的引进。首先,加强馆藏资源建设应将实体信息资源与虚拟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数字资源即虚拟信息资源的需求和使用量越来越大,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较之传统纸质信息资源有其传播速度快、阅读方便等特点。因此,除了实体资源之外,虚拟资源也应成为馆藏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可将纸质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存储并将二者进行整合,使其科学化、系统化,以达到发挥其最大传播功能的目的。其次,加强馆藏资源建设应将传统信息资源与当前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传统馆藏信息资源仍占有重要地位,不能舍弃,而对于当前的热点,应该结合当前城市文化建设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购,这样既能保证不失传统又能兼顾最新热点。

(三)提升馆员的服务能力是关键

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再丰富、硬件设施再先进,如果馆员的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强,也很难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资源发挥其最大功用,因此须对馆员进行相关的业务技能培训。只有图书馆馆员将自己的基本功练好,才可能充分明白城市文化建设需要哪方面的信息内容,这些资源都有何特点,也才能根据各城市的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把握好信息资源的方向,从而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最准确、最快速的高质量信息服务。

(四)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保障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规模、步伐和深度、广度也各不相同。要达到理想的推广效果,就需建立良好的推广合作机制,让各要素协调配合。只有保证有法可依、依法运行才是保证各项事业有条不紊进行的保障。目前高校图书馆在推广服务时往往是独立开展工作。由于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权限等各方面的约束,许多推广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由于缺少与其他部门或学校的协作以及与本区域各类图书馆、政府、媒体、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合作,推广服务难以有规模及联动效应,限制了其影响力。所以出台专门针对高校图书馆的法律法规进行准确定位、提供理论依据、明细服务内容、明确服务对象和宗旨等等方面都应作相应的规定,以提升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质量。高校图书馆还应根据所在城市的城市文化建设的特点结合本馆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馆实际情况的科学的规章制度,以便更好地为城市文化建设服务。

(五)高校图书馆还应发挥其自身特色

由于历史地域等原因,各高校图书馆会有其本身所独有的特点。高校图书馆应当依据当地历史、名人等建设出自己的特色,这样不仅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还能扩大图书馆对外界的影响力和提升学校的地位,对于服务当地的城市文化建设更是一举多得。同时,不同的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如何用最适宜的方式服务不同的客户正是要结合高校图书馆本身特色来考虑的。高校图书馆要发挥好自身特色这个优势,就要在服务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城市文化建设的一线去了解其实际需求,根据城市文化建设中所遇到的具体情况,结合自身的特色优势提供更为准确的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还可凭借其在某方面的资源优势,以作报告、开座谈会等形式为城市文化建设者提供更为专业细致的信息服务。此外,高校图书馆可以侧重收集与城市文化建设有关的文献和灰色文献,形成特色。

(六)高校图书馆可以运用新的传播工具和技术扩大其影响力与感召力

当前新媒体阅读发展迅猛,阅读载体、阅读形式和阅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不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如何紧跟时代潮流,创造性地、高效地推广阅读服务,既是高校图书馆的机遇又是其面临的重大课题。高校图书馆要紧跟时代步伐,推广手机阅读,以微信、微博为平台拓展沟通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可以通过网络化宣传交流平台、位于校园各处的宣传屏终端,以图片、视频等生动的宣传方式进行推广,使阅读推广服务效果大大增强。可以运用新媒体将图书馆动态在第一时间传递出去,通过移动终端使广大读者能在任何时间、地点查询最新信息。面对城市文化建设这一特定群体,高校图书馆依据其兴趣,挖掘相关资源,引导各种各样的话题,将城市文化建设相关的用户聚在一起讨论某一话题,分享自己的信息和观点,进行精准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拓宽新媒体交流渠道,建立平等开放的沟通平台,加强图书馆和城市文化建设者的联系,使图书馆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要,更好地为城市文化建设服务。

(七)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建立图书馆联盟实现信息共建共享

中国图书馆学会于2008年10月28日发布了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最值得期待的图林宣言”《图书馆服务宣言》,其中的第5条明确提出:“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各地区、各类型图书馆加强协调与合作,促进全社会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5]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公共图书馆很难完全满足人民的需求,作为我国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理应与其他图书馆一道联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6]高校图书馆应该可以通过加强馆际间的合作,利用好图书馆联盟这一平台,积极开展网内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不断丰富阅读资源以更好地服务城市文化建设。如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于2015年5月13日,就建立了“边家村联盟”,不仅实现了三校互派学生交流、共建创业平台,最主要是达成了资源共享协议。

总之,高校图书可以通过转变服务理念、建设馆藏特资、提高馆员业务素质、完善法律法规、发挥自身优势、运用新媒介、建立图书馆盟等途径来为城市文化建设服务。

[1] 王睿倩. 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文化建设之传承与发展——以常州城市文化建设为例[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10,11(1): 44-46.

[2] 程文志. 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优势与举措[J]. 经营与管理, 2016(6): 146-148.

[3] 李学宁.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途径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25): 25-27.

[4] 周薇. 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区域经济发展[J]. 中国外资, 2014(4): 192-193.

[5] 中国图书馆学会. 图书馆服务宣言[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8(6): 4-6.

[6] 朱忠新, 姜惠芬. 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模式[J]. 图书馆学研究, 2004(3): 85-86.

(责任编校:彭 萍)

Opportunities and Approaches of Universities’ Libraries to Serve the Construction in City Culture

LI Bilang

(Librar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9, China)

In the course of serving the c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is of the unique superiority: The one is the specialty, the frontier database resources are rich; The two is the specialized talent resources are abundant; The third is the hardware facility resources is advanced. University libraries can serve the urban culture construction by changing the service concept, building the collection resources, improving the service ability of the librarians, perfecting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making use of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using new media and building the library alliance.

university libraries; construction in city culture; service; opportunity

G 250.15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7.01.015

2096-059X(2017)01–0087–04

2016-12-08

李笔浪(1966-),女,湖南常德人,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学与古籍整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馆藏图书馆资源
馆藏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资源回收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