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气象创意文化产业平台构建研究

2017-03-28杨飞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7年1期
关键词:气象科普互联网+

文/ 杨飞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传媒与艺术学院 )

“互联网+”背景下气象创意文化产业平台构建研究

文/ 杨飞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传媒与艺术学院 )

DOl编码:10.3969/J.lSSN.1674-4187.2017.01.003

科学在20世纪以来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与技术的融合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渗透,这使科学更加变成了一项社会综合事业和工程,乃至不通过跨学科研究的方式,就不会有真正的科学突破。气象科技创新与气象文化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气象文化为气象科技创新提供精神力量,设定价值导向;气象科技创新对气象文化具有重要支撑和推动作用,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中国气象局党组印发一号文件《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推进气象文化发展的意见》里提出,全面推进气象文化发展,增强气象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气象文化传播是国家气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世界各国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趋势,国家亦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藉此协助产业转型与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气象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借助现代科技进而创造崭新的气象文化创意产品,并利用互联网技术、理念进行传播,这对于全面推进气象文化发展和气象科技创新的推进有积极的意义。

一、构建气象文化创意产业平台的必要性

1.1 “互联网+”背景下气象文化价值的彰显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是当今社会活力的标志,是国家发展的关节点。气象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气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气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一个良好的气象文化环境,良好的气象文化环境与有效的传播形式是气象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气象文化和气象科技创新的融合关系是气象文化价值彰显的前提条件。

首先,气象文化和气象科技创新的融合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了两者的内涵,既凸显了气象文化的科学性又强调了气象科技创新的人文性,为构建两者较为完善的体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把气象科技创新融入到气象文化之中,在扩展气象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增加了它的外延,这样便有助于拓展气象文化工作领域,形成更好的气象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氛围,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气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气象文化建设之中,”[1]从而充分发挥先进气象文化对气象科技创新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媒介功能和催化功能,促进新型气象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再次,将气象科技创新与气象文化的融合符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的精神,有助于充分发挥气象文化传播对科技创新发展的引擎作用。只有通过发挥气象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推动作用、主体作用和基础作用,才能达到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气象文化之目的。

1.2 气象文化与创意产业融合的可能

如今,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发展为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并且形成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2]气象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在新时期,气象人积极践行“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发展理念,气象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结果的辩证统一。”[3]

气象文化与创意产业融合一是要注重气象文化创意产业平台的自身行业特点;二是要重视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跨界融合,注重新元素、新机制的输入,围绕体验、气象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创新发展模式,规划业务系统,要做好产业前端环节和中后端管理的对接,做好资源能力整合,实现创意+执行的有效落地。在互联网背景下,要加强气象文化产业发展,重视创意、创新、创造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升气象文化创意的内在价值,重视技术创新的活力,努力将创意和创新转化为产业创造力,形成实际生产力,助推创意和创新的落地,避免空对空,才能真正实现气象文化与创意产业融合。

1.3 创意产业对气象文化的提升与发展

气象创意文化平台的构建有助于气象文化的提升和发展。随着世界各国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趋势,国家亦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藉此提升产业竞争力并协助产业转型。

在当今开放的国际环境中,创意产业已经不仅仅是具有经济特点的一般的产业形态,也作为包括文化软实力在内的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载体而存在。富有活力、魅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往往比一般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更能集中体现国家的特点,更能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社会的稳定力和文化的影响力,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力量。气象创意文化产业对气象文化的快速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这些经过创意设计并具有文化品位的气象创意园区可以增强气象文化的外在吸引力,在塑造气象文化形象、增加气象文化含量和提升气象文化品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能够增加整个气象文化的附加值,带动气象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为气象文化的快速和健康发展营造了十分良好的环境。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气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扩大了就业规模和提高了经济总量,而且还增强了气象文化发展活力,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发展。

二、气象文化创意产业平台的内在结构

2.1 气象文化传播平台

中国气象局的相关文件精神提出了全面推进气象文化发展,增强气象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气象文化传播是国家气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气象科技当中蕴含丰富的文化软实力要素,我们应该挖掘、整理,借助现代科技进而创造崭新的艺术形式,并利用互联网技术、理念进行传播,为气象创意文化传播气象科技创新技术和主流价值观、担当社会责任提供有效的路径。

《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推进气象文化发展的意见》要求,广泛开展气象科普活动,着力构建气象科普新格局,切实增强气象科普能力,大力推进气象科普工作。面向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普及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提升公众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气象科普作品的制作和推广是气象科技创新文化传播的重要方面,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公共气象服务效益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16年)的文件精神,以网络媒体为主导和推动,将公共气象服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与互动性这一特有网络传播方式相结合,以互联网站为平台和载体,宣传关于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通过气象科普作品的数字化推广来帮助和引导公众正确理解气象科学和气象预报信息、了解如何关于气候变动、绿色能源、再生资源、环保、可再生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知识。可以把应对全球气候变动的问题等内容进行数字化收集与整理,并对当下气象服务产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呈现,以此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使气象科技文化主动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得到传承与发扬。[4]

利用网络优势,打造气象科普品牌,推动优秀气象科普作品的网络化发展。如建成一个气象科普网站群、打造一个气象科普微博客品牌、建设气象科普多媒体制作系统。“使得图书、报刊、影视、网络、动漫等各种气象科普产品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积极利用网络文化所提供的信息化手段,将气象文化作为内容,将数字化作为载体,用新的传播方式、先进的文化手段去推动气象文化的发展增加人们对气象文化的接触,从多方面深化人们对气象文化的了解。”[5]在推进气象科技文化数字化传播进程中,需要加强气象科普数字化能力建设,加强利用先进和现代智能手段、方式开展气象科普产品研制和传播工作;吸纳文学、艺术、教育、传媒等社会各方面力量丰富气象科技普作品创作;提升网络气象科技资源开发,大力发展国家级数字气象科普馆。

2.2 气象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平台

国务院发文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6]里指出“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促进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促进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满足新需求。”

跨界融合是气象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平台的关键。首先,可以实现气象部门、相关产业园区、高校及文化产业部门等气象文化资源高精尖文化核心层的互动和结合,增强气象创意文化平台构建的内生性活力。研究气象数字化创意文化、虚拟气象创意文化、高智能气象创意文化等高精尖文化形态的传播途径,注重互联网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核心作用,建立气象创意文化发展支撑性发展平台。其次,探索提升气象创意文化平台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路径和措施;通过对气象创意文化产业与旅游业、通讯行业、等关联行业和产业的融合研究,分析气象创意文化新产品、新业态和新的产业链的生成模式。再次,通过梳理考查气象所内含的中国历史文化、特色文化、艺术史、区位优势文化等多种类型文化资源,研究不同类型文化资源依托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介生态,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转型开发,生发新创意文化新业态的策略和路径。

2.3 气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平台

中国文化创意人才的缺乏特别是高端文化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这严重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将科技与文化相结合,走差异化竞争战略,培养气象文化艺术创意特色人才,用创新思维、战略思维拓宽视野,站在国际的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搭建“学研产”合作的新平台,探索各种途径和模式,鼓励创新,扶持创意,研发、创制、推广有社会价值、有生命活力的气象文化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以气象应用和研究为取向,密切跟踪国内外数字媒体和动画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2009年,学院的气象动画片《逃走的水》已在中国气象频道特别播出。同时,2010年至今,学院也已取得在中央气象局数字传媒平台上展示学生作品的机会,完成24节气动画前十二部、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天气拍客等项目。学院首先注重与其他学科,特别是大气气象和遥感信息的交融结合;其次,以敏锐的视角观察国际上最新研究动态和某些事物在本学科领域的潜在价值;再次,根据学科研究现状与动态,不拘一格地引进人才,扩宽研究领域和范围;最后,在不同阶段,注意及时调整学科研究方向,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学院努力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建立全国有影响的、为气象系统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艺术专业,为社会输送气象类动画、数字艺术专业的人才,促进气象科普的有效、有力传播,为国家和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三、构建气象文化创意产业平台的主要路径

3.1 构建气象文化传播平台的路径

首先,构建互联网+下传播新形态,强化气象科普传播效果。在开放、整合、共融的互联网理念驱动下,气象文化与网络媒介的融合虽是大势所趋。气象文化的传播方式变单一为多向互融,构建一套完备成熟、可参与、可持续的传播模式。推动气象科普的“教育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推动公众被动普及气象知识向主动认知并参与气象科普以及气象工作的转变。

其次,创新内容形式,提高气象文化传播水平。积极创作内容准确、通俗易懂,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高品位气象科普作品;不断创新通俗直观、寓教于乐的宣传品;加强与社会媒体的合作,采取邀请采访报道大型科普活动、新闻发布会,共同策划科普宣传活动、开辟气象科普专栏等多种方式,在社会关切的事件中及时发出权威气象声音,提升气象科普影响力和社会效益。

图1

再次,气象文化创意资源的集聚。创意产业园区和高校科研部门是高精尖创意文化产品的孵化器和开发载体,互联网为其提供了信息互动交流平台,为高校和创意园区聚集地的融合提供了服务支撑和便利,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4G网络等网络渠道,融合高校研发成果和文化产业园区的聚集效应,开发高精尖具有高端创意智慧同时具有市场推广性的应用性创意文化产品种类和新业态。互联网时代是多媒体融合、产业融合的时代,为气象创意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支持。气象创意文化产业目前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不够,应加强气象文化产业与旅游业、通讯行业、会展等行业的融合,通过行业融合开发气象创意文化新产品、新业态和新的产业链。

3.2 构建气象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平台的路径

首先,气象科技产品的适应性开发。气象产品主要包括预报类,如24小时天气预报、气象指数、旅游天气预报等;实况类,如自动站天气实况、卫星云图等;综合类,如气象产品开发、气象知识、气象语音服务,以及特殊天气服务类、天气预警、供暖服务等。人们的气象信息消费方式,将朝着信息产品综合化、便捷化、效率化、个性化和交互性更强的方向演进,定制性气象服务产品需求将大幅上升。一个基于气象专业数据库、更加强调服务深度的数字气象时代正在到来。气象创意科技产品的适应性开发已不仅仅是纯技术问题,还要结合所服务的单位类型、产业结构、文化业态、科技融入等角度进行系统化分析,摸清不同的气象产品文化资源和开发的异同,找出差异性,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用户对气象服务的特殊要求,开发设计具有针对性、专业性、个性化气象服务。

近年来,气象因素对民航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需要研发更为准确、及时、好用的民航气象产品,能对旅客的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15年,上海气象局与民航华东空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方面,“整合研发力量,联合开展航空气象核心技术攻关,以WMO航空气象示范项目(AvRDP)带动数值模式的航空气象预报适用技术突破,建立低空及区域航空气象综合保障平台。另一方面,加强协作会商和应急响应,联合开展重大、重点气象服务保障。四是全面推进资料共享,联合开展大数据开发与运用。”[7]这种联合研发有利于研制出适应性强的气象服务产品。

据中国气象报社报道,今年多款为2016唐山世园会“量身定制”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陆续亮相。主要分为气候分析及预测、监测实况、预报预警等六大类。其中,世园会气象服务官方网站自今年起正式上线运行,向公众发布园区及唐山地区天气实况、预警预报、生活指数信息,以及唐山主要景点和高速公路天气预报。并通过气象科普专栏介绍唐山气候概况、世园会期间高影响天气、气象要素特点、园艺与气象关系等科普知识。[8]据悉,“上海迪士尼乐园也将享有属于自己独家的气象产品。综合考虑度假区气象要素、游客特征、迪士尼乐园游乐项目等,开发出了一套针对迪士尼国际旅游度假区决策部门、迪士尼运营管理部门和游客的气象服务产品,包括烟火燃放期间天气预报、巡游气象条件预报、气象条件对入园人数影响评估、儿童哮喘风险等级预报、旅游适宜条件和生活指数预报等20多种有针对性预报产品。”[9]

其次,“智慧气象”APP的研发。目前,天气资讯类APP的使用非常普遍,如墨迹天气、最美天气、天气通、91黄历天气、360天气、2345天气预报等。每个气象APP有其不同特色,如“中国天气通”,它是国内首款具备基于用户位置主动推送气象

灾害预警信息功能的客户端,可为用户快速提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防御指南等服务;能提供全国超过2566个县级以上城镇的天气实况、7天天气预报、20余种气象生活指数72小时预报等权威气象服务信息;能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雷达地图、天气资讯、台风预报、公路交通天气等特色气象服务产品。其中,“中国天气通”是中国气象局官方手机气象服务客户端,与“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频道”并列为中国气象局三大气象服务品牌。“2014年,中国天气通设计与开发创新大赛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导向,以产品创新为核心,面向社会公开对智能手机气象服务的功能设计创意进行征集,大赛发挥参赛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推动公众对气象服务的认知和参与。”10可以说,气象APP是目前气象信息、气象资讯数字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见图1)

去年,手机APP“山东气象通”正式上线运行。用户可通过“山东气象通”获取最及时的天气实况、卫星监测、雷达产品、灾害天气分布、空气监测预报、气候预测、农业气象服务等各类预报产品和信息。其最显著的功能是为灾害性天气推送报警。当观测站监测要素值及站点数达到或超过阈值时以及各级气象部门发布预警信号和重要天气发布时手机端均会主动推送报警。“山东气象通”同时开发地市版本,涵盖各地市的实况、雷达、城镇报、短时预报、短期预报、中期预报等产品,用户可通过位置设置选择所在地。

浙江省气象部门推出的“智慧气象”App也独具特色。在客户端上,用户不可以通过定位系统,获取省内任意位置的气象环境信息。浙江的地形复杂、天气多变,通过产品的不断细化和快速更新,现在已经可以较为及时地捕捉到短时强降水、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突发天气,并快速发出预报预警。客户端还将拓展水文、旅游、农业等行业的气象服务,用更精细化的数据服务省内各个领域。据工作人员介绍,“智慧气象”正不断融合气象部门最新的科研成果,希望更多浙江人可以来下载使用,为客户端的优化和改进提供见解,让“智慧气象”的贴身服务更贴心。“智慧气象”还特别开发了台风模块。结合卫星云图、雷达拼图、降水和海上大风等实况要素,模块内将提供包括浙江省气象台、中央气象台、美国、日本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等多家气象机构的预报,在客户端的首页,也会同时显示台风以及省内各地的预警信号发布信息。

再次,气象科普展览馆的多媒体互动体验开发。“气象科普展馆采用新媒体技术,将气象学与声学、光学、力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相结合,以深互动的体验、新颖活泼的形式,为气象科学的传播发挥了作用。它具有集知识性、趣味性、技术性、参与性于一体的特征,将气象业务与科学普及有机结合,”[11使观众既能了解人文历史的厚重,又能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气象科普馆的精心设计影响着它的传播效果。一般来说需要前期内容策划、环境空间艺术设计、展品展项创作、大型剧场设计、创意图文板,环境灯光照明系统设计、软件系统开发、影片及互动界面创作、安装调试施工。如何表现气象的元素,突出展示艺术的沉浸感、立体感,烘托出展示的氛围都是关键。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中国科技馆内的气象馆是一成功的例子,“它由“气象万千”、“风云际会”、“身边气象”3个主题的气象展品组成,包括小球大世界、大气环流、龙卷风、试试几级风、实时气象云图、气象现象百科、看看降水的形成、风云卫星、中国科技馆气象站、降水量、天气预报怎样来、24节气影音互动台、农业年景早知道、看云知降雨、防雷避险简单做等15个展项。展览配合情景化、互动化、艺术化的展览形式,使得观众易于接近、理解和体验,以“认识气象”、“了解气象”和“应用气象”为脉络,展示丰富的气象现象、通过气象观测设备、气象预报的制作以及气象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展示出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公共气象服务等方面的科技成果,”[12]从而循序渐进地将观众带入展览营造的情境中,感受到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能力。此外,还设置了互动环节,“观众通过与展品的互动体验,可以了解常用的气象探测、天气预报技术,了解气象灾害的成因、影响及防御方法等知识,理解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从而提高自身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增强避险自救的能力。”[13]

气象创意产品的开发需要创新传播手段,推进气象文化传播的多元化。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开展多形式气象科普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气象科普活动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优势媒体在气象文化产品创作、平台搭建、知识传播等方面的科普主力军作用,提高气象科普宣传的针对性、及时性与实效性;以新的传播技术手段与传统手段互补,发挥移动终端、电子书等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加强虚拟现实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在气象科普宣传上的应用,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提高气象创意产品开发的技术含量与艺术水平。

3.3 构建气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平台的路径

目前我国气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相对短缺,探索气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策略尤其重要。在目前已有的工作室、项目引导、订单式培养等方式的基础上,可以气象事业需求为导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据气象行业的机制和规律,以通识教育引领人才培养理念、以气象学科为中心构建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机制、以产学研协同创新完善人才培养链,明晰设计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核心力量,重构教育体制机制,改变“重技术,轻能力”的传统模式,分层分类,培养“道”(人文内涵)、“艺”(艺术)、“技”(艺术技能)并重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具体路径如下:一、以气象学科为中心构建学科交叉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机制。二、以产学研协同创新完善气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链。三、优化气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环境。四、提高气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评价效果。

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建成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中心加强学校学科上的优势,建立了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数字艺术与气象动画的科研创作队伍,这也是强化产学研特色教学的需要。中心形成以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和校企合作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这样打破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相对孤立的局面,通过校企合作改善了学生的实习条件,使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企业的岗位需求一致,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通过这种模式也能发挥教师的科研能动性,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的能力,形成良性科研氛围。同时,行业专家的介入,使学生能了解到本专业最前沿的动态,实现与行业的零距离。与相关科技单位的合作研发,不仅提高了校内实习基地的使用率,实现资源共享与产学优势,而且使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大大增强,为未来的就业奠定了基础。同时搭建“学研产”合作的新平台,探索各种途径和模式,鼓励创新,扶持创意,研发、创制、推广有社会价值、有生命活力的科普文化作品。

作为一个新兴应用型特色专业,学院在实验教学的内容设计方面突出特色研究方向,培养能够策划制作科普游戏、科普网站、科普展览馆、科普动画的专业人才。促进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科普艺术实践教学中心是学院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科普艺术人才培养的需求而建立的实验实训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实践教学中心已经形成了覆盖数字动画、动画艺术、数字绘图、游戏媒体、网络媒体和展示艺术等实验室群落,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资源建设和师资队伍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中心秉承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实践与项目相结合的实验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线,建立基础性、综合性、多层次、多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对校内外开放服务、优质资源共享的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在教育理念、实验教学观念、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和组织结构、仪器设备配置思路和安全环境配置条件、实验室建设模式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使得该中心在实验教学方面具有显著的特色,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并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14]

结论

气象事业发展的关键是气象科技创新。然而,气象文化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往往被人忽略,气象创意文化平台构建与传播路径的相关研究也相对薄弱。事实上,气象科技创新与气象文化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气象文化为气象科技创新提供精神力量,设定价值导向;气象科技创新对气象文化具有重要支撑和推动作用,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正如《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推进气象文化发展的意见》所指出的,充分发挥气象文化在体现气象事业前进方向、凝聚气象队伍力量、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为全社会提供优质气象服务等方面的保障作用,用先进的气象文化引领气象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继续利用互联网与新媒体的背景构建气象创意文化产业平台,发挥气象文化和气象科技创新的互推作用。

(责任编辑 张同标)

[1] 胡亚. 上海:深化气象文化科学内涵 大力发展先进气象文化[N].中国气象报,2011.10.26

[2]徐仲伟,周兴茂,谈 娅.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6):60-66.

[3]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4.

[4] 参见刘成成. 中国气象局印发《气象科普发展规划》. [N].中国气象报,2012.12.28

[5] 沈禁.关于印发《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工作的意见》的通知[EB/OL]. http://www.jskx.org. cn/art/2016/1/29/art_23_751535.html

[6] 王春华.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 politics/2014-03/14/c_119773597.htm

[7] 参见王瑾. 上海:气象民航合作共促航空气象产品研发[N].中国气象报,2015.11.19

[8] 参见徐跃英. 唐山:多款气象服务产品为世园会“量身定制”[N].中国气象报,2016.4.10

[9] 参见王瑾. 上海:积极做好迪士尼度假区气象服务工作[N].中国气象报,2015.7.29

[10] 参见杨闯. 上海:中国天气通设计开发创新大赛评选结果揭晓 [N].中国气象报,2014.1.9

[11] 王建华.创建一流科普基地 大力普及科普知识[C]. 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2005.10

[12] 林晖、余晓洁.中国科技馆气象专题展区对外开放推动气象科普[EB/OL]. http://www.gov.cn/ jrzg/2013-03/23/content_2360730.htm

[13] 林晖、余晓洁.中国科技馆气象专题展区对外开放推动气象科普[EB/OL]. http://www.gov.cn/ jrzg/2013-03/23/content_2360730.htm

[14] 汪田明 胡俊红 王建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08期

The Study on Meteorological Creative Cultural Industry Platform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本文在基于目前我国气象创意文化开发能力以及理顺气象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内在结构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当前气象创意文化发展建设中的问题与气象文化与创意产业融合的可能,重点分析气象文化创意产业平台构建的主要路径以及如何通过气象创意文化平台的构建促进科技的创新,这对于气象文化建设并推动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meteorological creative culture development ability and rationalize meteorological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y platform inner structure, analyze the current meteorological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of creative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weather the possibility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ntegration objective, mainly analyzes meteorological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y platform and how to construct the main path through the meteorological platform construction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reative culture for the meteorological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have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互联网时代;气象创意文化;平台构建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 Meteorological creative culture; build the Platform

杨飞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文化创意。

猜你喜欢

气象科普互联网+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科普达人养成记
大国气象
科普漫画
美丽的气象奇观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