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廖承志传奇的牢狱经历

2017-03-28吴继金

党史纵览 2017年4期
关键词:廖承志张国焘海员

吴继金

廖承志,原籍广东惠阳,出身名门,其父廖仲恺是国民党著名领袖,母亲何香凝是著名民主人士。廖承志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是一位职业革命家。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廖承志一生历经坎坷,饱受磨难,富有传奇色彩。牢狱之灾,对于他而言简直称得上光荣历史了。日本人的牢房坐了两次,德国人的班房、荷兰人的牢房各一次,国民党的牢房坐了两次,甚至共产党红四方面军张国焘的牢房都坐过。解放前就坐了7次牢,如果加上“文化大革命”时被造反派的关押和“软禁”,坐牢次数之多,在共产党人中简直就是奇迹了。牢房的地点和政治属性各不相同,但失去了自由的滋味是一致的。然而,在艰难困苦面前,廖承志的革命意志坚定,政治本色不变,横眉冷对,豁达乐观。

在国外坐牢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事变。为了免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毒手,在母亲何香凝的安排下,廖承志来到日本东京的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留学。在此期间,尽管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但廖承志作为国民党左派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东京特支”组织的“社会科学研究会”,认真研读马克思、列宁著作,钻研革命理论,积极参加演讲会和抗议集会,并上街散发传单。在早稻田大学与廖承志同学的浅海一男后来回忆说:“廖先生是凡有‘不要干涉中国的左派讲演会他都肯定要去,我也和他一道去。”日本警方以“聚众闹事”“搞反日活动”的罪名曾两次逮捕了廖承志。由于廖承志父辈的朋友帮助和他新结识的日本朋友前来保释,日本警方又抓不到什么有力证据,最后只好宣布将廖承志驱逐出境,以了此案。

回到上海后,廖承志于1928年8月加入共产党,随即听从党组织的安排,前往德国。到德国后,廖承志被德国共产党任命为国际海员俱乐部支部委员,后又任命为书记。在此期间,廖承志参加了反帝大同盟,走遍了欧洲一些重要港口,在鹿特丹、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汉堡等地活动并组织海员工会罢工斗争。中国海员除了少数几个工头以外,没有一个参加国民党,而大多数人听了廖承志的宣传鼓动后,都同情共产党人。在柏林时,廖承志的公开身份是学生。在荷兰的鹿特丹,他是一个给海员教英语的教师,在那里他领导了两次罢工,以共产党员的身份被捕,坐了两个星期的牢。接着,廖承志又在德国的狱中无端被关了近半年,后在德国共产党的大力营救下才被释放,但被驱逐出境。

对于在欧洲参加的革命活动及其所遭受的牢狱之灾,廖承志日后曾说:“在荷兰监狱中的一个大房间里,囚禁着各个国籍的人。所有这些人对我都很好,给我香烟、火柴。我获释后,就被驱逐出境了。我们在各地组织了许多次罢工,其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这样的罢工发生时,船方的例行做法是封锁码头,在船上指使一些人搞破坏,然后嫁祸于人,召来警察抓人。中国人总是受到痛打,特别是比利时,是中国海员受到最残酷对待的地方。哪怕是参加罢工,中国人也有被囚一个月至半年的危险。我在汉堡一个人出刊物叫《中国海员》,自己画,自己写,自己出,后来章文晋去帮了我一段时间,我们还将文章寄回国内去发表。在汉堡、安特卫普、鹿特丹,我们的中国海员都举行过罢工,外国海员替我们纠察,并参加我们的大会,以示团结。”

在上海被囚禁

从莫斯科回国后,廖承志被党中央派任上海中国海员工会中共党团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在上海进行秘密活动,开展工人运动。他出入于工人之中,奔走于工厂车间,发动工人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蒋介石的卖国政策,引起了反动派的注意。由于叛徒出卖,国民党上海工部局勾结租界的英国巡捕逮捕了廖承志。

在狱中,廖承志以父亲廖仲恺为榜样,高声吟诵即兴之作:“冷风扫叶烟漠漠,枯骨荒坟观魂魄。铁窗飒飒雪风浸,笑望金陵帝星落。少年颈骨自铿锵,沐浴三番待环索。英魂直上九重天,邀得同胞醇醪酌。九巡玉盏将尽时,方捉民贼付炮烙。”表达了自己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廖承志被抓后,上海市长吴铁城先是要他在“脱离共产党、服从三民主义”的声明上签字,后又要他在“脱离一切政治活动”的声明上签字,都被廖承志断然拒绝。母亲何香凝得知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做法十分气愤。她怒闯国民党上海市政府,逼迫上海市长吴铁城释放儿子,声言:“要么把承志放了,否则,就连我一起抓起来!”毫不妥协,步步紧逼。后经宋庆龄、柳亚子、经亨颐等人联名具保,互济会出头交涉,吴铁城只好释放了廖承志。廖承志日后对此回忆说:“我是1928年抵达上海的,不久即被叛徒出卖,在公共租界被英国人控制的巡捕逮捕,在巡捕房被拘留了两个星期。我决定哄骗警察上当,假装说愿意供出另外一个同志的行踪,来换取开释。我把警察领到母亲家里,当时碰巧她正住在上海。幸亏母亲在家,她弄清我被捕后,便大兴问罪之师,使我获释。”美国记者尼姆·威尔斯在记述廖承志传记的文章中写道:“观光苏联之后,他回上海,立即和另一同志一起被捕,这同志被处死刑。然而廖仲恺夫人钻天入地地去设法使她钟爱的独子恢复自由(恰巧,她的女婿也在狱中)。”

廖承志恢复自由后,党组织鉴于上海国民党当局已经严密监视了他的行动,便于1933年安排廖承志离开上海,改名为何柳华前往川陕革命根据地,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被张国焘关押

廖承志来到川陕革命根据地后,曾担任第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由于红四方面军的主要负责人张国焘实行“左”倾路线,廖承志与罗世文等人批评了张国焘的错误,张国焘怀恨在心,污蔑廖承志是“蒋介石特务”。结果,廖承志被撤职囚禁,开除了党籍,监视使用,险遭张国焘的杀害。当时鄂豫皖红色苏区创始人和四方面军里的知识分子党员,大多数都被张国焘枪杀了,但廖承志却幸免于难。这除了因为廖承志父母的声望之外,更主要的就是因为廖承志的绘画才能。当时红军中能画会写的美术人才极少,张国焘开大会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像,张贴的各类政治宣传画,在根据地印制钞票,都离不开廖承志。

长征途中,作为“犯人”的廖承志被押着随军行进,历尽千辛万苦。当召开大会需要在会场上悬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头像时,当行军中需要写标语、画宣传画时,他就被叫出来。画完写完后,又被关起来。他承担为刊物刻连环画的任务,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每天送去的连环画的文字说明,他不完成刻图任务哪怕再晚也不休息。每天行军几十里,夜里别人都进入了梦乡,他仍然在油灯下工作到深夜。他常對我们说,刻图任务很紧急,宁愿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尽快刻出来,部队当前急需精神食粮”。除了完成绘画任务之外,廖承志还在沿途画了许多肖像和风景画,其中有朱德总司令、刘伯承总参谋长等。

1936年9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黄河边,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一次下部队,看到了被押着的廖承志,意识到了他的处境,只是紧紧地握了一下廖承志的手,然后上马走了。到了晚上,周恩来派人把廖承志叫到司令部,当着张国焘、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人的面,佯装发怒地说:“廖承志,你认识了错误没有?”廖承志回答:“认识了。”“改不改?”“改!”“改了就是好同志!张主席还是欢迎你的。”张国焘本来想要处决廖承志,见周恩来站在自己这边训斥廖承志,觉得周恩来给了自己面子,心头的火气也消了,下令说:“不杀廖承志,以观后效!”就这样经周恩来解救,廖承志重获自由,积极投入文化宣传工作之中。

在“江西集中营”坐牢

1942年5月底,由于叛徒出卖,作为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成员的廖承志在乐昌坪石镇遭到国民党抓捕。他先是被秘密囚禁在江西泰和马家洲集中营,后转至重庆歌乐山“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白公馆和黄家园子。这次坐牢的时间最长,近4年,处境也最险恶。

在“江西集中营”,开始,特务头子慑于廖承志父母的地位和威望,对廖承志还算“客气”,不敢对他怎么样。同时,为了邀功请赏,都千方百计诱劝他“转变”,生活上也给予“关照”。廖承志看穿了国民党的把戏,不为所动,用石灰在牢房的墙上画了一幅《黄鼠狼向鸡请安》的漫画,揭露特务们的这些所作所为是想诱自己变节,没安好心,挫败了敌人的诱降阴谋。监狱特务头子向廖承志索画,廖承志稍一沉思,以中国画的形式作了一幅《枯树、饿鹰、恶狗》图:一株残秃欲倒的枯树上栖了一鹰,树下蹲一条黑犬(“枯树”“鹰犬”何指?不言而喻)。实则嘲讽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犹如枯木朽株,日暮途穷。为了表明自己的革命意志,廖承志又作了一幅《文天祥戴枷》图,并题“只因当年不识时务,方为千古第一男儿”,以文天祥自喻,表达自己要像文天祥那样,不怕坐牢,不怕杀头,要为理想、信念战斗到底的决心。在这段时间,廖承志还写过不少诗词。例如一首《狱中有感》:“大道迢遥万仞山,几生接替登犹难;情知断骨任湮殁,且知微劳教易攀。胡说识时为俊杰,我偏洗颈待刀环;临刑莞尔能无憾,是即天公大奖颁。”诗里充溢着一股豪气,正气,带有真正革命者的浪漫气息。以“是即天公大奖颁”来迎对死亡,这样的人,是不可征服的。

在“江西集中营”,廖承志不顾险恶环境,还画过一组共8幅反映狱中真实生活的自画像,4幅是自己的吃住行写实。画面上,疯狂的蚊子围攻肥仔;肥仔瞪大眼睛从饭里挑石头、蟑螂;肥仔坐马桶上也逃不过蚊子的叮咬;小木盆前肥仔站着用毛巾擦澡。另4幅是生活趣闻。这些画作揭露了敌人对革命者的虐待以及所遭受的恶劣待遇,也表现了宁死不屈的高贵品质、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风趣、幽默、意味无穷。后来,廖承志做通了一个狱中“看守”的思想工作,秘密将那8幅漫画和一封信转送到重庆。当时正在重庆的周恩来、董必武等人目睹廖承志的画后,都对国民党的丑恶行径无比愤慨。周恩来一面报告中共中央,一面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了严重抗议,要求立即释放廖承志、叶挺和众多“政治犯”。毛泽东在重庆谈判后,签订了“双十协定”。其中之一就是“释放政治犯”。宋庆龄和何香凝也不断向蒋介石要人,给蒋介石很大压力。经过不断的交涉,蒋介石終于在1946年1月10日下令释放廖承志等革命人士。

(责任编辑:张文军)

猜你喜欢

廖承志张国焘海员
沈醉回忆:张国焘在军统的日子
谁是诚实的人
盼 望
海事知识小学堂
长征中廖承志给人画像“混饭吃”
叛逃之后的张国焘
周恩来巧救廖承志
“不够泼辣”的张国焘
长征路上毛泽东巧用心理战镇住张国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