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挺进大别山”30年科技扶贫经验

2017-03-28马宗文胡熳华谭旭辉郑焱东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大别山区历程经验

马宗文 胡熳华 谭旭辉 郑焱东

摘要:通过梳理总结大别山区英山县30年科技扶贫的历程和成效,提出了四点可复制的科技扶贫经验:科技支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带动区域脱贫致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科技示范先进村带动落后村。进而结合科技扶贫管理和实践中的思考、观察、体会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扶贫开发、农民可持续增收致富、科技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科技扶贫;历程;经验;大别山区

中图分类号:F3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4-0770-05

1 科技扶贫的历史背景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被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列为首要目标。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20世纪80年代起,启动了一系列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项目,如1983年开始以“移民搬迁”方式对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自愿移民,1985年开始“以工代赈”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小型基础设施建设,1986年开始以“贴息贷款”形式为贫困地区提供利息补贴的优惠贷款,设立财政发展资金支持贫困地区的小型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和文化设施建设;同年,提出“科技挺进大别山”,开启科技扶贫,在贫困地区进行技术培训和推广,发展支柱产业。各类有组织的扶贫开发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近2.4亿极端贫困人口和5亿以上生活在每天1美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在这一时期摆脱了贫困[1],但当前反贫形势依然严峻、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按照目前中国标准,截至2015年底,尚有5 575万贫困人口;2015年9月通过的聯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要求各国按照每天1.25美元的标准实现消除极端贫困,按这个标准中国大概还有2亿多贫困人口,而按照世界银行的2015年10月最新建议每天1.90美元的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则更多。这些贫困人口多分布在边远地区、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沙化区和荒漠化区,脱贫攻坚成本高、难度大、见效慢。确保到202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探索实施更加有效的扶贫开发方式和路径,采取超常规手段如期完成脱贫目标迫在眉睫,同时,如何积极应对脱贫人口的返贫,贫困人口的可持续脱贫致富等任重道远。

30年的科技扶贫实践积累了众多成功经验和做法,如福建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制度[2]、陕西宝鸡市“专家大院”模式[3]、河北邢台市的“岗底模式”[4]等,这些模式的复制和推广有效地缓解了地区贫困,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示范。

2 “科技挺进大别山”总体回顾

2.1 大别山区贫困原因分析

30多年前,大别山地区发展的问题和农民贫困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匹配,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耕地资源少。如英山县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田瘠地贫,人均耕地不足0.04 hm2;当地特色产业没有发展起来,造成劳动力大量闲置。二是劳动力素质与特色优势资源开发的需要不匹配,不具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能力[5]。大别山地区特色资源相对丰富,茶、桑、板栗、毛竹、油桐等具有栽培历史的传统经济作物和天麻、茯苓、石斛、贝母、杜仲等药用植物都比较丰富;自然、人文和红色旅游资源等也较多。但是劳动力素质低下,表现在科学文化素质低,有些地方文盲和半文盲率约有40%,思想保守落后,商品经济意识差;还因医疗条件不佳,农民健康状况差,痴呆、半痴呆等智力问题人群也较多[6]。如英山县当时以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没有任何特色,茶叶、蚕桑等收入占农民收入不足10%。三是没有发挥科学技术这一重要生产力的作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世代相沿、效率极低。在一些坡耕地,水稻的产量不足1 500 kg/hm2,玉米则为225~300 kg/hm2。一些耕作了几年的土地,由于不再适宜耕作,便开垦新的森林和植被。如此,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了资源的损失和生活的贫困[7]。四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山区内虽然县际公路早已修通,但路况较差,县乡间公路更差,而由乡镇至各村的路有些还是山间小道,人际间的往来不便,物资进出靠肩担手提。英山到武汉的直线距离虽然只有150 km,但需要1天时间才能到达,时间成本高。电话、电视等普及率低,信息不畅,加上农户分散居住,更加影响了相互间的交流。

2.2 英山科技扶贫历程

原国家科委经过多方调研,1986年在湖北、河南和安徽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地区启动了科技扶贫工作,吹响了“科技挺进大别山”的号角。宗旨是应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改革贫困地区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其资源开发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8]。

英山县位于大别山腹地,大别山主峰天堂寨雄踞境内。30年前,是一个集革命老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于一身的典型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30万人口中,有16万人温饱都成问题,完全处于“养猪为过年,种田糊不了肚儿圆”的落后境地。随着“科技挺进大别山”战略实施和原国家科委扶贫团的进驻,英山脱贫步伐和发展速度加快。截至2015年,科技部(含原国家科委)已在英山连续开展科技扶贫30年,共选派科技扶贫团28届,先后有200多名挂职干部在英山驻点扶贫,赴英山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

英山科技扶贫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986-1994年为起步阶段,主要通过多方调研论证,确立了产业扶贫方式和“农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的发展思路,并挨家挨户说服农户改粮食种植为茶叶种植,茶园初具规模,效益初步显现;1995-2005年为发展阶段,不断向茶叶产业注入科技要素,速生密植、清洁化加工、无性系良种繁育等一批技术得到应用和推广。在茶叶产业发展带动下,农民收入连续10年增幅超过10%,产业扶贫的成效凸显。2006-2015年为融合发展阶段,表现“一主(茶叶)两副(药材、蔬菜)”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提质增效步伐加快,农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科技服务开始向民生领域渗透。

2.3 英山科技扶贫的主要成效

①茶叶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有效带动农民增收。2015年,英山茶园面积1.57万hm2,是湖北第一、全国第四产茶大县。县财政收入的30%、农民纯收入的近40%都来源于茶叶相关产业收入,8万多农民从事茶叶生产。近几年先后获得“中国绿茶(名茶)之乡”、“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示范县”、“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等荣誉称号。②县域经济排名上升明显,农民经济和生活状况明显改善。2015年,湖北省县域经济考核29个第三类县(市)[限制开发区域的国家和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县(市)],英山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8 364元/年位列第7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86年的不足260元,增加到2015年的7 315元,增长了27倍。农民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农村家庭楼房拥有率超过80%。贫困村和贫困户数量进一步减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③科技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十足。随着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特色农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茶叶、蚕桑加工、药材贸易等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 科技扶贫的英山经验

在系统梳理30年科技扶贫历程和成效的基础上,总结了科技扶贫的4点经验。

3.1 科技支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自大别山科技扶贫团进入英山后,历界扶贫团一直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扶贫的首要任务,形成了“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扶贫模式。茶叶产业逐步发展为英山支柱产业,有效带动地区脱贫、农民增收。

1988年,英山开始寻求适合农民致富的出路,科技扶贫团主动参谋,组织县领导外出多地考察学习,聘请专家多次论证,出台了英山茶叶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锁定茶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主导产业。此后,根据不同阶段的技术需求,科技部陆续支持了“茶园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等星火计划项目27个,“鄂茶一号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农业成果转化和茶叶富民强县项目8个,进行了英山云雾茶名优茶开发,推行了速生丰产密植、无性系良种、无公害栽培、名优茶清洁化加工等一系列技术革新,解决全产业链各项技术问题36个,推动茶叶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科技带动英山茶产业实现了五大跨越式发展:一是规模扩张。由零星种植发展到上百公顷成片开发,由全县不足2 000 hm2增加到15 700 hm2,由碎片化家庭经营发展为专业化规模经营,发展茶叶专业乡镇3个、专业村89个。二是效益提升。平均每公顷收入由20年前可比价3 000元增加到7.2万元。全县系列总收入由可比价不足100万元上升到14亿多元。三是品牌发展。从没有品牌到全县统一“英山云雾茶”品牌,统一产品标准。“英山云雾茶”已被认定为“大别山生态名茶”和“湖北十大名茶”。四是龙头崛起。由作坊式加工到10多个投资500多万元、拥有高标准自动化生产线的企业规模经营。五是品质提高。由全部为普通绿茶到名优茶份额占40%。

湖北团黄贡茶合作社是在科技扶贫团和地方科技部门帮助下建立起来的科技示范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合作社按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采摘标准、统一物资管理、统一收购鲜叶加工、统一品牌销售、茶园分户管理、资金分户结算、原料分户采摘,“五统三分”的模式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仅2014年就有19个农户在其带动下脱了贫。

此外,科技部对英山药材、蔬菜产业发展急需的研究和技术问题也给予了项目倾斜。近30年来,支持英山的科技项目几乎全部用于解决产业技术发展瓶颈和提高科技服务产业发展的平台建设。

3.2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带动区域脱贫致富

通过不断完善,英山构建了天、地、人“三网合一”科技服务体系。①“天网”即无线网络。目前建成县域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一个、村(企)信息服務站点30个,与省农技110、12396平台对接,随时为农户、企业提供在线技术咨询,定期进行远程诊断和培训。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发“大别山宝”等电子商务平台,销售英山土特产。②“地网”即广播电视网。县科技局与商务、广电等部门合作,在广播、电视等系统中开设科技之窗、惠民天地、智慧英山、电子商务等专栏,为群众送技术、送专家、卖商品。③“人网”即科技服务团队。共选派280名科技人员和乡土能人作为科技特派员,成立了茶叶、药材、蚕桑、水产、畜牧、信息化等6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利用科技部“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专家队伍,组成90人的科技服务团队,长年进驻企业、合作社、基地、乡镇、村、户开展科技服务。通过技术参股、资金入股、承包、租赁等形式与农民共同创办产业基地或者龙头加工企业,形成了各类人才与农户共同创业、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利益共同体。

随着科技特派员深入村、户和企业服务,与市场主体共同创业,科技服务带动经济发展能力更加凸显。据统计2010年科技特派员带动创办的茶叶、药材等示范基地1 533 hm2,其中茶叶示范基地平均每公顷收入4.7万元,远高于当年茶园1.3万元的平均水平;药材示范基地的平均每公顷收入达到了8.4万多元,也远高于一般农户的1.8万元。到2013年,随着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广泛应用,科技特派员服务项目精准对接,茶叶、药材开始产生深加工附加值,当年药食同源产品销售额突破1 000万元。

逐步完善起来的科技服务体系带动社会创新创业能力逐渐增强。2000年,扶贫团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引进专家到科技示范村开展科技服务,该专家把自己培育的猕猴桃新品种引进东冲河村,建设示范基地2 hm2。在专家指导下,农户按照技术要求管理,2003挂果后,平均每公顷收入4.8万多元。2006年带动该村整体脱贫,成为英山乃至湖北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猕猴桃产业逐步发展为该村的特色品牌。

3.3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可以从树立科学致富的理念,增强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领,提高劳动者健康素养,丰富科学文化生活等方面,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的作用[9]。

英山科技扶贫始终把增强农民致富技能,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作为推动工作的抓手、发展产业的保障。不断创新培训方式,通过主办专场培训班、派技术骨干跟班学习、远程授课答疑、专家现场指导开展“面对面式”、“订单式”等培训活动,把先进适用技术送到农户手中。不断完善培训手段,发展村级致富读书室、建立远程培训中心、组建科技服务团队,拓宽农民接收科技信息和服务的渠道。不断更新培训内容,茶叶从最初的种植技术、中间的清洁化加工技术,到最新的综合利用技术、茶叶旅游产品开发,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阶段、农民实际需求来调整培训内容。

据统计,自扶贫团进入英山后,邀请专家举办讲座398场次,开展远程培训137次,引进专家现场指导234场次,选派技术骨干进入高校学习312人,组织外出考察学习116次620多人。帮助建立村级致富读书室44个,捐赠适用技术图书和资料4.7万册(份)。

随着培训活动的开展和培训内容的深入,农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表现在容易接受新的发展理念,对实用技术的需求强烈,用在培养教育子女的支出增加,参加技能培训活动积极性增强,不良习俗减少。对2014年英山科技和农业部门的技术咨询记录做了统计分析,科技和农业部门分别接受农民技术咨询1 013例和826例,通过对这部分人进行1/10随机抽样,分别走访了咨询的180人,他们都接受过不同形式的培训,92人咨询的主要领域在市场信息、致富项目、产品开发,80人咨询产业技术方面,只有8人咨询资金项目。结果表明,接受培训的农民都有强烈的致富愿望,注重技术、市场和信息,而没接受过培训的人多数发家致富的意识模糊,生活目标要求比较低。2014年,英山县农办调研结果表明,农民当年因参加培训,掌握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增加收入2.13亿元,人均年增收496元。

3.4 科技示范先进村带动落后村

为了适应精准扶贫的新要求,在贫困村复制科技示范村的发展模式,通过“结对子”做法,推行“先富带后富、富村联穷村”,扩大科技示范成果,重点帮助落后村困难户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帮助他们脱贫、增收。

东冲河科技示范村经过15年科技要素的不断注入,百姓依靠科技致富,兴产业奔小康,全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山顶杉树盖帽、山间板栗缠腰、山下茶桃相映,房前屋后药果满园”的生态型产业格局。建成50 hm2速生丰产无公害茶园、20 hm2有机猕猴桃园、50 hm2道地药材园、130 hm2优质板栗园。创办了名优茶加工厂,建设了库容400 m3的果品保鲜库。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 600多元,村集体存款210多万元。

泻水岩村有203户716人,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89人,其中,无劳动能力因病致贫35户40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30户149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 200元。无论是贫困人口占比,还是总体贫困现状,都是英山重度贫困村之一。科技扶贫团和县科技部门通过广泛调查,帮助泻水岩与东冲河结成科技扶贫的“对子”,通过村级主导产业同步发展结对、富裕户与贫困户互助结对、技术人员与骨干农户带头结对,开展“五帮”:一帮带活班子,把东冲河村两委的管理经验尤其是发展经济的思路带到泻水岩村;二帮制订规划,根据泻水岩村的实际,结合东冲河的经验,共同制定泻水岩村五年发展规划和帮扶计划;三帮引进技术,把东冲河村的技术合作单位有关研究院所引到泻水岩,实现技术依托单位共享;四帮发展产业,借助东冲河的品牌和市场优势,选择猕猴桃、茶叶、药材在泻水岩村推广,将泻水岩变成东冲河的产业基地;五帮培训农户,派出技术骨干与泻水岩农户结对,传授适用技术。在泻水岩村选择一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猕猴桃种植,由东冲河村免费提供种苗、技术,并负责产品销售;组织泻水岩村的茶农加入东冲河生态专业合作茶叶分社,按照东冲河标准改造茶园、制作茶叶、销售产品;派20个科技示范户与泻水岩农户结对,实行“户对户、人对人”帮助,共同创业脱贫。经过两年努力,泻水岩村脱贫已初见成效,茶园平均收益翻番,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4 对科技扶贫的建议

4.1 根据地域特色发展优势产业

依靠科技扶持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一村一品”,重点帮扶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贫困村,特别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贫困地区在开发区域性支柱产业时,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能发挥优势和潜力的若干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的原始生长点,通过直接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和成果,开发产品或产业、形成拳头产品或支柱产业,向农户扩散技术,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脱贫致富[10]。同时,要考虑不同产业的地区适宜性,在自然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地区不能简单推广应用,生态扶贫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等形式则更为可取。

4.2 重视科技在扶贫、脱贫中的作用

科技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发挥更大作用,重在精准,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需求,制定脱贫计划,因村因户因人施策,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扶贫必先扶智,治穷必先治愚”,要依靠科技提高内生发展动力,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强化“造血”功能,积极应对因病、因灾、因教、因婚致贫、返贫。

4.3 发挥科技人才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本地科技人员、乡土能人的作用,带动各类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加强科技人员、企业和贫困地区农民的联系,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采用“企业+农户”模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创业致富的利益共同体;加快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4.4 对基层科技部门设专项资金扶持

针对目前很多县级科技局被撤销合并的情况,而且越是贫困地区,科技部门越难发挥作用,在县级政府的重要性也越弱,被撤并的压力越大。建议中央统一划拨资金支持基层科技部门发展,增强其科技服务和科技扶贫能力。

参考文献:

[1] 汪三貴.在发展中战胜贫困——对中国30年大规模减贫经验的总结与评价[J].管理世界,2008(11):78-88.

[2] 郑庆昌,宋国林,王东炎.透视“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村科技推广体系转变与破解“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4):1-9.

[2] 赵武军.“农业专家大院”——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04(4):69-70.

[4] 赵慧峰,李 彤,高 峰.科技扶贫的“岗底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2):138-142.

[5] 周福民.发展县域建筑劳务经济助力大别山农村脱贫致富[J].建筑,2014(23):30-33.

[6] 徐礼煜,席承藩.安徽省大别山区复合农林业的诊断与设计[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5(2):117-122.

[7] 广 青.大别山区盼科技[J].治淮,1993(1):17.

[8] 刘冬梅,刘 伟.秦巴山片区科技扶贫中心的选取及相关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4(8):29-37.

[9] 李 群,陈 雄,马宗文.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报告(2015-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98-115.

[10] 张 峭,徐 磊.中国科技扶贫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2):82-86.

猜你喜欢

大别山区历程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大别山区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及趋势预测
桐柏大别山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与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