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机制探析

2017-03-27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党组织机制党员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 400054)

在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党员教育为巩固、发展、壮大党的队伍,统一全党认识,凝聚全党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适应新形势、迎接新任务、取得新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高校基层党组织是由高校党员组织起来的基本单位,是学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的基础,直接担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工作是高校党建新形势的需要,关系着党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高校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1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的概念界定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是由高校各级党组织发起的,旨在提高高校党员素质、增强其党性的全部活动的总称。党的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给党员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和理论来教育广大党员,使他们的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思想觉悟、理论水平等得到全面提高,以承担其作为党员、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成为符合时代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个体。

目前,我国高校党员队伍已具相当规模,并以占全国每年发展党员总数的较高比例在不断增长。党员教育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繁重,呈现出一些问题,如党员培养与教育管理相分离、党员个人发展与支部建设联系不紧密、重组织监管教育轻党员自律自育等。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机制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2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机制的构建原则

2.1 坚持党员培养与党员教育、管理相统一

党员教育与管理是党的思想与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党员培养工作前、中、后的一项长期性工作。高校虽都有完善的党校教育体系和党员管理体系,但也普遍存在着重视入党前的培养,忽视入党后继续教育的现象,使培养教育与继续教育、严格管理相互脱节[1]。这种脱节会致使个别党员思想进步缓慢甚至停滞或滑坡,损害了党员培养与教育管理的连贯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党员培养与党员教育管理在党员成长阶段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它们构成了一个党员成长发展的连续过程,忽视它们之间的连贯性,就违背了党员培养的初衷。党员培养工作如同“选材”,党员教育管理才是“成才”,党员培养是党员教育与管理的前提。只有注重两个方面的关系,把党员培养与党员教育、管理统一起来,形成一贯的党员培养与教育管理机制,才能确保组织的纯洁与强大。

2.2 坚持党员个人发展与组织建设并重

党员个人发展是党员自身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提升。党员个人的发展状况不仅关系着党员自身当前及以后的工作与生活,还深刻影响着党组织的整体素质与综合实力。党员个人发展与组织建设相辅相成,要坚持党员个人发展与组织建设并重,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党员个人的较好发展会为组织建设增量加码,也只有真正融入组织,才能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更多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以后,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党组织成为新的党建任务,高校基层党组织不仅要将其确立为组织建设的目标,更要在党员教育工作中突出和深化。党员与组织是木片与舟船的关系,只有党员增强学习、服务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对促进“三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起推动作用。

2.3 坚持组织监管教育与党员自律自育相结合

高校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思想先进,文化素质高,担负着建设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对他们的监管与教育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目的在于健全和发展党的每个细胞[2]。严肃党纪,按党章办事,是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的制度体现。全党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要严格按照党章办事,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3]。与组织监管教育息息相关的是党员的自律自育,有效的监管教育会与党员自律自育相得益彰。反之,则相互抵触。组织监管教育是党员成长及党组织壮大的外在条件,党员自律自育则是党员成长及党组织壮大的内在动力,要坚持组织监管教育与党员自律自育相结合。高校党员相对觉悟高、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性。做好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工作,更要注重育人氛围的营造与把握,要在严肃的政治氛围、活跃的思想氛围、和谐的组织氛围下开展教育。

3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机制的构建建议

3.1 集中教育与日常学习相结合,构建长效的教育学习机制

适时开展党员集中教育,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经验。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集中教育受限因素多,难以高频率开展,但除了要保证在确定的时间进行党课学习、党员培训外,还要形成机制化的支部例会、党员定期工作汇报等。另外,对国家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宣传与贯彻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集中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集中教育内容的筛选,增强针对性,确保实效。如适时开展对“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一带一路”倡议、《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的专题学习。注重日常学习,是我们党工作不断推进的优良传统。高校基层党员日常学习较为灵活,但分散性强,强化度不高,更多是党员自身零散、琐碎的信息获取以及耳濡目染的知识积累。要重视日常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升对学习内容的甄别力,结合组织开展的集中教育,选择自身知识储备不足以及较为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学习,以弥补短板,拓宽思路、加深体会。集中教育与日常学习,都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更加要重视内容;要结合基层党员自身及教育环境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选择、运用最适宜、高效的载体进行教育;要重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以最大限度增强教育实效。

在实际生活中,要注重处理好集中教育与日常学习的关系,充分了解两种学习形式的优缺点,并将二者结合,以定期集中的形式开展日常学习,在集中教育中体现日常学习成果,构建长效的教育学习机制,以推动党员教育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3.2 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与增强综合实践能力相结合,构建全面的素质提升机制

政治理论素养是党员的必备素质,也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党员政治性与理论性的集中体现。综合实践能力是党员的必备能力,也是党员践行组织宗旨、履行党员义务的必要条件。党员教育所培养的不仅仅是“政治通”,也不仅仅是“实践能手”,而应该是二者的结合,是一个愿为并且能为党和人民奉献的时代先锋。要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其理论素养;要引导党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增长才干[4]。而在实际生活中,高校基层党组织缺乏政治理论素养,不能较好体现党的先进性,而且综合实践能力不足,与理论不相匹配,不能较好解决实际问题的党员同志并不鲜见。这凸显了党员教育工作的不足,也启示我们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与增强综合实践能力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的过程中,要找准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与增强综合实践能力的切合点,构建全面的素质提升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高运用政治理论指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思想原则,如“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要以发挥党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原则等。这就要求高校的基层党员首先要学透政治理论,进而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以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增强运用政治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提高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挖掘和升华的能力。高校基层党组织要重视实践活动的后续环节,从活动中总结经验、汲取营养、炼出真知。第三,在实践中推进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就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行了深刻阐述,并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必须落实到基层,每一个党组织都要认真履行组织党员学习的职责。”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实践中推进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个以干带学的过程,不仅提升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还极大增强党员的综合实践能力。

3.3 提升服务意识与增强服务能力相结合,构建完善的服务群众机制

服务意识是党员践行党的宗旨的前提,服务能力是党员服务群众的支撑,二者同时具备,才能保证高校基层党员发自内心地认同和坚持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与群众情感相通、生活相融,保持种子与土地般的关系。高校基层党组织是推动学校发展、服务师生员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堡垒。这就要求在党员教育中,要重视服务意识的提升和服务能力的增强,构建完善的服务群众机制。

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着力调动和提升党员服务意识,通过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教育使其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服务意识的重要性,认识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是他们加强党性修养、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过程;通过宣传报刊、文艺汇演等形式使其感受到服务氛围的积极向上,感受到培养和增强党员服务意识是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的需要。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培养和增强党员服务能力,通过健全联系群众机制来拓宽校情民意反映渠道;通过组建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和网络服务团队等做法来增强党员服务队伍建设;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大经费投入来保障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通过总结基层服务经验和进行专题培训等方式来强化服务本领。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完善服务群众机制的重要契机和途径,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在这一进程中将党员服务意识的提升与服务能力的增强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服务群众机制,推动党员教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3.4 推举模范、提携中等与帮扶后进相结合,构建科学的激励关怀机制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爱护基层干部和党员。”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将其作为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突出推举模范,发挥其榜样和示范作用;注重提携中等,鼓励和助推其快速进步;重视帮扶后进,为其成长搭建平台、提供条件。只有每位基层党员都得到进步,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组织力量、发挥组织作用,构建先进的高校基层党组织。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构建科学的激励关怀机制的过程中,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思想引导,形成争相进步的浓厚氛围。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深入了解和关心党员的思想状况,帮助其化解思想困惑、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先进性是关乎党的生命之本。它不仅是党长期执政的坚实基础,更是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具体体现为基层党员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将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到素质、能力和实际行动上,进而在组织中形成保持和提高党的先进性,争相进步的浓厚氛围。第二,重视措施制定,构建完善的激励关怀措施体系。这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构建科学的激励关怀机制的重要依托。高校基层党组织要重视扶助措施的制定,使每一位需要心理帮助或者物质扶持的党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要重视投入措施的制定,不仅要花费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激励和关怀每位基层党员,还要拓宽筹资渠道,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要重视评价措施的制定,做到奖罚分明、合理得当,以评促帮。第三,强化实践效用,用好“创先争优”平台。广大党员干部工作在第一线,是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力量[5],要积极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牢固树立创先争优理念,将其融入中心任务、岗位职责、制度建设,成为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服务人民的强大动力。高校基层党员总体上思想先进、渴望进步,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创先争优”平台的作用,教育和帮助基层党员,构建科学的激励关怀机制,努力使每一名基层党员都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有所作为。

4 结语

当然,党员教育机制的构建只是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的基础性工作。高校基层党组织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围绕更好地发挥基层党员的先进性和组织的整体功能来创新党员教育工作,在实践中革新教育形式和方法,完善教育内容及载体,把行之有效的党员教育机制制度化、长效化,推动党员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1] 李家祥.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02.

[2] 本书编写组.党员干部党章学习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285.

[3] 本书编写组.党员干部党章学习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324.

[4] 袁鲁,龙力莉.新时期 新任务 新思路:党的基层组织创新案例与实务指南[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04.

[5]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124.

猜你喜欢

党组织机制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