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一”为“多”改变作业策略

2017-03-25孙佳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2期

孙佳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但面对作业统一的内容、单一的形式、同一的目标、划一的评价,晚熟型学生却叫苦连天。晚熟型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主要体现在不及时交、不认真做、不自主改、不反思。为改变现状,教师可采用变“一”为“多”的策略,通过多彩的内容、多种的方式、多层的目标、多元的评价,让学生对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收到较好的作业效果。

[关键词]四一;四多;破茧成蝶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5-0058-02

当下,作业的额度与效度不成正比,特别是统一的内容、单一的形式、同一的目标、划一的评价,让晚熟型学生失去了自信和耐心,他们对待作业的态度有“四不”,即不及时交、不认真做、不自主改、不反思。

调查发现,晚熟型学生面对作业只有迷惘,只觉得是负担,只会说“不会做”“做不了”,他们用躲避和拖延来应对作业,变成了恶性循环。哀莫大于心死!他们完全没有自我改变的意愿,作业对他们而言,就是一把无法消解的枷锁。

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决定意识。当作业真的成为学生无法逾越的鸿沟时,学生还能有积极的心态来学习,来克服困难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要对作业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改进,用成功的体验唤起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及时订正错误的热情。

一、设置多彩的作业内容

为促成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教学真实为根本,以学生的递进式发展为基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行多彩的分层次针对性作业,从而提高作业的适切性。面对晚熟型学生,设置这样的作业可以让他们从中找到成功的感受和学习的自信。

所谓“多彩作业”是指,教师提供三个不同难度级别的作业,晚熟型学生只需要保证完成难度系数最低的作业,然后从较高的两个级别中至少选取其中的一项来做,可多不可少。教师要引导晚熟型学生从各个级别的作业中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作业来做,循序渐进地向高级别作业跃进。

例如,教学浙教版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后,根据需要设置三个层次的作业,第一个层次为基础层,以强化和巩固计算公式为出发点,面向每一个学生,比如提供已知底边和高的长度的三角形,要求学生结合图形进行计算,在练习中巩固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识记和应用。第二个层次增加一定的难度,设置培养逆向思维的题目,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你能画出多少个符合要求的三角形?”这个层次对不同的学生作出不同的要求,晚熟型学生只需要选择自认为可以完成的题目来做,甚至在做例举题时只需要选择一个最常规的图形来画即可。第三个层次是知识的综合运用,比如“有一个底是20分米的三角形,底边延长5分米后,面积增加了40平方米。求原来的三角形的面积。”这样的题目,对已经完成前面两个层次作业的学生来说是一次挑战和激励,对于晚熟型学生来说,能够在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即可。

多彩的作业,保证了学生有巩固知识的机会,同样也给每一个学生选择的机会、挑战自我的机会。对晚熟型学生而言,适度的要求不仅不会让他们在作业面前产生厌倦和恐慌的心理,反而能够激发他们尝试解决难题的信心,因为在不带着任务的压力去尝试挑战时,人的思维会变得活跃,能够感悟到数学的更多奥秘和价值。

二、確定多层的作业目标

就晚熟型学生而言,他们不仅掌握知识困难,学习的主动性、自律性也不足。因此,需要教师在选择合适作业的同时帮助他们设立作业目标。

首先在课堂教学的训练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晚熟型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相应的作业目标设置。一方面,适度增加课堂巩固性的练习,借助训练强化学生的初步认识;另一方面,提供提升型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以“三角形面积”为例,在设置分层作业的同时,给晚熟型学生安排课堂补充性的目标作业,比如,计算下列三角形的面积:

这组题目能让学生体会从平行四边形面积向三角形面积转换的过程,体会两者面积公式的联系与区别,通过不同的三角形形态的呈现,也能让学生深刻感悟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的关键是寻找底边及相应底边上的高。

如果用同样的时间学习,晚熟型学生往往会落后于其他学生,因此他们更需要重复性的练习来巩固知识,以缩短与其他学生的差距。

三、采用多种的作业方式

晚熟型学生并不关注作业的效果,只把作业当作一种任务,完成就好,甚至是交了就算了,根本不在乎对错,订正错误的作业对他们而言也只是例行公事,并没有通过作业提高自己学习水平的意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长时间无法顺利完成作业,已经成为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作业的难度确实超过了学生的能力,学生无法完成。这时,教师可以改变事后讲评和订正的方式,尝试作业前置,实施了“在前辅导”的策略。

1.正式作业,铺垫在前

在正式作业之前,先给晚熟型学生提供专门的试做机会,为他们设置与正式作业类型相同以及知识点相通的练习,根据练习情况及时对学生尚未掌握或把握不牢的知识内容进行辅导和讲解。

例如,教学浙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时,教师要能预想到晚熟型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内容时掌握不了的难点,如计算过程中带小数点参加运算,积的小数位数无法确定等。由于计算需要的数据比较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列竖式时懂得灵活处理,如“0.23×365”,第一个因数中参加运算的有效数字比第二个因数的要少,在列竖式时把“365”写在第一个因数位置比较简便。又如“2.67×4500”,对于0采取先外置后引入的处理为最优方式。

提前练习与作业后订正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提前练习后,教师给予辅导,助其掌握,这个过程在学生看来是教师给了一个特别优待的机会,是真正想帮助他学习,如果是做错了再订正,就是补差,学生的感觉就会不一样。事实上,根据“提前干预”的心理学思想,早做一遍,在即时性的动机促动下趁热打铁似的正式练习,能让学生的学习效果立竿见影。更重要的是,提前练习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只要把功课做在前面,自己也能在同样的时间里正确地完成作业。

2.考评作业,等价置前

除了作业铺垫,对于晚熟型学生,特别是比较内向,自信心不强的学生还可以适时适量地运用单元练习“等价前置”。

比如在进行单元测试前,先安排晚熟型學生进行一次提前的知识技能检测。当然,不是让他们先做一遍单元测试卷后记住答案,而是对该单元主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并对易错题进行分析,帮助他们在正式的检测中避开错误。这些接受复习检测的学生,既可以从订正与补差的心态中走出来,又有教师的激励和对正式单元检测的寄望,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显著提高。因为这样的检测和补偿性辅导完全区别于学生日常的作业订正,学生的心态上和学习情绪自然就不一样,效果自然也不一样。

四、把握多元的批改方法

在日常的作业批改中,教师常有这样的做法:因为晚熟型学生的作业质量不高,所以情绪上有所排斥,往往会搁置一边,到最后才批阅。这就使已经在学习上滞后的晚熟型学生在订正时间上也慢人一步,然后越慢、越困、越没兴趣。这种时间分配也使得教师作业批改和组织订正的情绪受到了影响,相互间难免共同“拖累”!

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改变作业批阅的顺序,对错误可能较多的学生的作业优先批阅,同时也给这些学生提供优先订正的机会。因为这些学生需要的订正时间、次数和讲评时间、次数更多,只有把他们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他们才能获取更多的思考和订正的空间,才能和其他的同学同步完成。

虽然这只是一个非常细小的常规性教学做法,但它却能帮助教师和学生走出“围城”,也给了晚熟型学生更多发展的可能。

综上所述,变“一”为“多”策略能给晚熟型学生有更多的自信,让他们有更高的热情参与作业,迅速破“茧”成“蝶”。

[ 参 考 文 献 ]

[1] 加涅(美).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张天孝.小学新思维数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 谢黎霞,叶柱.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02).

[4] 杨达莉.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

[5] 陈爱民.走出学困生帮扶的沼泽地——小学数学学困生研究情况的调查分析及转变策略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35).

(责编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