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样课堂八“招”制胜

2017-03-25龚莉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冬毽子红红

龚莉

[摘 要]“倍的认识”是学生认识“倍”概念的起始课。因为地位特殊,其成为公开课的宠儿。而此课要上出与众不同、精彩纷呈的效果,应通过八“招”来实现。

[关键词]倍的认识;八“招”;教学评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5-0015-04

“倍”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0页例1—— “倍的认识”,是学生认识 “倍”概念的起始课。因为地位特殊,所以它成了公开课的宠儿。经典老课怎样设计才能不落入俗套、凸显数学味、上出新意呢?我经过反复思考,大胆尝试,巧用八“招”,打造了一节与众不同、精彩纷呈的数学课。

【第一招】课前预习,挑明不同

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比较它们的差(相差问题);二是比较它们的比率关系(倍比问题)。三年级学生对相差关系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充足的学习经验,当他们看到预学单上“2块黑巧克力和6块白巧克力”这两个信息时(见图1),很自然地就想到求相差数:白巧克力比黑巧克力多4块或黑巧克力比白巧克力少4块。

该份预学单并没有因为将要学习“倍”这个新知,而刻意回避学生常规反应和已有经验,而是在学生写出相差数后,再提出预习任务:阅读例题,写明课题,尝试用“倍”的方式表述两种巧克力的数量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反馈预学单。然后追问:“相差的4块在哪里?”根据学生指示,教师顺势画出比较的竖虚线,同时指出这是大家熟悉的相差问题(如图2,PPT出示)。接着,我话锋一转,告诉学生:“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倍的认识”。(板书课题)我继续追问:“3倍在哪里呢?你能圈出来吗?”这种大胆挑明、直面不同的处理方式(见图2——课堂PPT截图),促使学生很快明白“倍”只是比较两个数量大小的另一种方法。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始,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势必事半功倍。

【第二招】动手操作,直击本质

进入探究新知环节,我在黑板上看似随意地贴出2块黑巧克力卡片和10块夹心巧克力卡片(见图3),实则是为操作创设情境。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抱怨卡片太凌乱、不方便观察时,我适时介入:“是有点乱哈,想知道夹心巧克力的块数是黑巧克力的几倍,你打算怎么摆?”学生倒出学具袋里的巧克力模型,与同桌合作在课桌上摆,并交流想法。

我进行巡视,着重反馈两种情况(见图4和图5),然后引导学生对比、讨论:这两种摆法区别在哪里?哪种摆法能让大家看得更清楚?

我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在摆一摆、看一看、比一比、议一议的过程中,慢慢领悟到:2块为一份的摆法更好,因为这种摆法能让人一眼就看出10里面有5个2,所以夹心巧克力的块数是黑巧克力的5倍。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郑重其事地圈起来,并完成板书(见图6)。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直观体验,逐步领悟到倍的本质是“两个数量在相互比较,即一个量里包含几个另一个量,就是它的几倍”。数形结合,倍的模型初步建立。

【第三招】乘胜追击,意会变化

学生从对“倍的认识”到对“倍的理解”需要一个持续的探究过程。教师利用课件不断变化夹心巧克力的块数,5个2块、4个2块、1个2块、50个2块、100个2块……(见图7)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夹心巧克力有几个2块,就是黑巧克力的几倍”。标准量不变,比较量改变,倍数也改变。这在无形中渗透了正比例的思想。学生在不断的对比与抽象中,逐步加深了对倍的意义的理解。

【第四招】巧设判断,明辨真伪

“倍”的模型在学生头脑中虽已建立,但为了丰富概念内涵,还需要呈现一些非本质因素(如非标准结构模型,非标准结构的模型有两个:一是“变式结构”模型;二是“错误结构”模型),让学生辨析。

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件出示第一道判断题(见图8)。当学生表示正确时,教师更换一个词语,将菠萝包的“个数”改为“总价”(见图9),问学生:“菠萝包的总价是草莓蛋糕的2倍,这种说法,你们同意吗?”

学生迅速分成两个阵营,一方表示同意,另一方表示不同意。双方展开辩论,最后意见趋于统一:图上只呈现了菠萝包和草莓蛋糕的个数,8是4的2倍,所以能确定菠萝包的个数是草莓蛋糕的2倍,但它们的价格还不知道,因此无法判断总价是否还是2倍。

我露出赞许的表情,点击课件补充出示营业员姐姐的话:“菠萝包一共8元,草莓蛋糕也是一共8元(见图10)。”

学生们顿时欢呼雀跃:“哦,现在可以确定了!菠萝包的总价是草莓蛋糕的1倍,因为8是8的1倍。”

这道判断题教师分两级推进,引导学生一步步把关注的对象从实物的比较过渡到数之间的比较。学生顺着“推杆”,很自然地从“形”过渡到“数”,排除了“倍”非本质属性的干扰,促使学生对倍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

學生乍一看,觉得似乎是3倍。但仔细研究数据,发现两种蛋糕的数量不能整除,有余数。对此,我进行提问:“那可以怎么说呢?”此题开放性很强,旨在让学生思维得到拓展,不被整数倍模式所框死。学生们不负所望,经过细心观察得出:的个数是的3倍少一点。更精确的表达方式是:的个数比的3倍少1个或的个数比的2倍多5个。

我乘胜追击,进行提问:“蛋糕数量怎么变,才正好是3倍呢?”学生思维的火花再次被点燃。在小结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两个数量之间虽然不是整数倍,但也存在倍数关系,将来我们会学习用小数或分数来表示它们的倍数关系”,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第五招】动笔巩固,回顾要诀

此时学生已经历了“立——破”的过程,但 “破”了之后还需要再“立”。对此,可让学生共同完成数学课本第50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见图12)。

教室里静悄悄的,唯有写字的“沙沙”聲。此时“无声胜有声”,因为这是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对此,教师对练习的批改工作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看答案是否正确层面上。待学生回答第1题正确后,我追问:“这两句话是谁跟谁比?”引导全体学生明确这两问都是和绿点子比,把3个绿点子当作标准量,因此所有点子都是以3个为一份。这样,又一次将“倍”与 “几个几”建立联系,倍的模型得到再次构建。

继续深入,我提问:“你还想拿谁跟谁比?”学生势必想到将蓝点子和黄点子比,蓝点子的个数是黄点子的2倍。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明明都是12个蓝点子,为什么一下子是6倍,一下子是2倍啊?原来是标准量发生了变化,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用课件逐步呈现(见图13)。

这样,学生在有趣的“变化”中感受到比较倍数关系时标准量的重要性,同时知道必须先明确是谁和谁比,才能正确找出倍数关系。

【第六招】贴近生活,亮剑核心

这是巩固练习的第三个层次,意在拓展与延伸。为了贴近学生生活,我特意选择了学生熟悉的 “踢毽子”做教学素材。

我分三步出示PPT(见图14),第一步,两个同学踢完毽子走进教室,小丽说:“我踢的毽子个数是小冬的3倍!”第二步,画外音:“哇!小丽踢毽子的水平真高!”(课件显示这句话)此时,我故意略做停顿,任由学生争论。

有的学生说:“小丽踢毽子的个数都是小冬的3倍了,当然水平高咯!”

话音刚落,该学生立即遭到反对:“那可不一定,万一小冬踢毽子的水平极烂,只踢了1个呢!”

“就是,就是!这样小丽也才踢了3个,水平一点儿也不高!”

“哪怕是小冬踢了2个、3个,小丽也才踢了6个或9个,水平也称不上高!”

“除非小冬踢得比较多甚至很多,比如踢了50个或100个,那么小丽就踢了150个或300个,这样小丽踢毽子的水平就真的很高了!”

我此时不露声色地亮出第三步:小冬对话框里的内容。

“毽子事件”继续发酵,浩浩和红红踢完毽子也走进了教室(图14慢慢变化为图15),红红说:“我踢的毽子个数是浩浩的4倍!”画外音再一次响起:“红红踢毽子的水平比小丽高!”我微笑着重复:“4倍呀,那看来红红踢毽子的水平比小丽高!”

“那可不一定……”这回学生变得谨慎了,思索着,没轻易做出判断。

教室里动静不多,我耐心等待着,但看得出来,学生们的脑袋瓜子转得飞快,我示意大家小组讨论。过了一会儿,教室里出现了一边倒的态势,学生们纷纷表示不能确定。

“我可以举例说明,比如小冬踢了20个毽子,小丽踢毽子的个数是小冬的3倍,也就是60个;浩浩如果只踢了10个,红红踢的毽子个数虽然是浩浩的4倍,可也只有40个,那还是小丽踢毽子的水平比红红高。”

“但也有可能的确是红红踢毽子的水平比小丽高,有时还可能她俩踢得一样多……”

“那什么时候能确定红红踢毽子的水平的确比小丽高?”我在本已火热的“炉灶”里又添了一把“柴”。

……

(精彩发言不断,由于篇幅限制,不一一呈现。)

听着学生们的争执,我心中暗自窃喜。学生在讨论中反复验证了倍数关系中标准量的核心地位。学生还驾轻就熟地运用乘法、根据标准量的个数算出了比较量,真切感受到了标准量不同,倍数不能简单比较。可谓一举多得。

【第七招】寻常一问,串珠成链

课堂进入到总结环节,在学生谈收获及诉说还想学关于倍的什么知识后,我若无其事地问了一句:“哪些已学的知识可以用‘倍来解释?”

两个数量比较大小,是第一次从“加法结构”过渡到“乘法结构”,学生一时摸不着头脑。对此,我拿起讲台上的一根米尺随意地晃了两下,教室里一片安静,学生陷入沉思……

突然,一个学生忍不住叫了起来:“老师,我知道了!1米=10分米,我们学过的!”

“1米=10分米,大家都知道,可是这和‘倍的知识有什么关联呢?”我故意不接招。

“有关联的,老师我来说!”另一名学生抑制不住激动、大步走上前 “抢过”我手中的米尺,边比边说:“把1分米看成标准量、1米看成比较量,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所以1米也可以说成是1分米的10倍!”我随着他的讲解顺势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见图16)。

听着头头是道的分析,看着呈现的线段图,越来越多的学生恍然大悟。“真的耶!这样的话,我们学过的知识能用‘倍解释的地方可多了,如1米是1厘米的100倍。” “1小时是1分钟的60倍。”“1吨是1千克的1000倍。”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了讨论中……

“所有的进率都可以用‘倍来说明。”不知从哪儿冒出一个声音进行了总结发言,大家心领神会地哈哈大笑起来。全班学生沉浸在数学思考中,体验着数学的美好与灵动,气氛轻松而祥和。

此环节,我借助米尺不露痕迹地点拨,适时呈现线段图。学生借助几何直观进行数学思考,将头脑中熟知的进率知识与倍的知识进行有意义的联结,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这样的数学学习是有根的、可持续发展的,因为它将孤立的、分散的知识点串成了线、连成了片、结成了网。

【第八招】引入故事,拓展视野

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数学故事。在课的结尾环节,为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阅历,我特意引入了妙趣横生的故事——“棋盘上的麦粒问题”。当学生阅读完图17后,我故意卖关子,不急着揭示答案,而是让学生展开想象、尽情猜测。

学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满是感叹,但也有的学生仍表示怀疑,满腹狐疑……

“我想对‘倍说……”我抛出了最后一张PPT(见图19),学生们带着浓厚的兴趣,侃侃而谈。

下课了,学生们依然意犹未尽,仍围在我身边叽叽喳喳地说着心中的“倍”,久久不愿散去。

别样课堂,八“招”制胜。学生们惊讶它的神奇莫测,惊讶它的美丽,惊讶它的“好玩”,这才是数学本来的面目。

[ 参 考 文 献 ]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等编著.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数学三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 周兴华,蔡宇清.“倍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5(8):18-19.

[3] 王娅玲,陈达桂,项伟琴.“倍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J].小学数学教育,2015(7-8):78-79.

(责编 黄春香)

猜你喜欢

小冬毽子红红
毽子
红红在快乐的假期里
乐于助人的好朋友
过去
小小毽子,深深友谊
红红大苹果
自动计数毽子
体重问题
是“寒暄”,不是“寒喧”
蝴蝶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