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茶梦,中国梦
——以吴觉农先生为代表的中国近现代重要茶学家事迹述略

2017-03-24朱慧颖

茶叶 2017年2期
关键词:祁门茶业茶叶

朱慧颖

强茶梦,中国梦
——以吴觉农先生为代表的中国近现代重要茶学家事迹述略

朱慧颖

(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310013)

19世纪晚期,中国的茶业由盛转衰。为了复兴华茶,以吴觉农为代表的一代茶人奋斗不懈,历经不同历史时期,在茶叶生产、对外贸易、茶学教育和茶叶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推动了中国茶业的现代化进程。回顾近代茶人的事迹,有利于进一步发扬茶人精神。

茶业;复兴;现代化;茶人

中国的茶业曾经领先于世界各国,迥然独秀。然而从19世纪晚期开始,中国茶业逐渐走向衰落,如何振兴华茶由此成为一个时代课题,让关心茶叶命运的中国茶人夙夕萦怀。

怀揣复兴中国茶业的梦想,以吴觉农为首的一代茶人上下奔走,多方筹划,在茶叶生产制造、茶叶对外贸易、茶学教育、茶叶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不俗的建树,使中国的茶叶虽屡经风雨,终不至于凋零。他们为中国茶业保存的薪火和规划的蓝图,至今仍惠及世人。

茶人已逝,风范永存。如今我们回望先贤,不仅是为了致敬与纪念,更是为了从他们身上寻找前行的力量。

中国的茶叶出口最早可以追溯至17世纪,从那时至19世纪初,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茶叶出口国,200年来独霸国际茶叶市场,直到19世纪30年代首批印度茶出现于英国市场时,这种局面才被打破。此后,中国茶叶的海外市场份额逐渐被印度茶、锡兰茶和日本茶蚕食。一般认为,1886年是晚清中国茶叶出口由兴盛转向衰退的时间节点。

华茶在海外市场的节节败退,致使国内茶价大跌、茶商亏损、茶行倒闭、茶农弃植。以吴觉农为代表的近代中国茶人来到人世之时,中国茶业正值如此衰颓不振,前途令人堪忧。

吴觉农(1897-1989),我国著名农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一生致力于振兴中国茶业,被誉为“当代茶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任农业部副部长,兼中国茶叶公司总经理、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1989年10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1897年4月14日(农历三月十三日),吴觉农诞生于上虞县城(今上虞市丰惠镇)西大街吴家,乳名龙山。7岁进私塾承泽书院后,吴觉农又有了他一生中的第二个名字:吴荣堂。

1913年,16岁的吴荣堂考入位于杭州笕桥的浙江省甲种农业专科学校。在校期间,他了解了茶叶的历史与现状,开始立志以茶为业,举步踏上振兴华茶的漫漫征途。他还易名“觉农”,表不仅勉励自己成为有觉悟的农民,也要促使农民觉悟之意。1916年他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

1919年,吴觉农考取日本公费留学,赴日进一步钻研茶学。他在静冈金谷的茶叶试验场实习了三年,除了在试验场参加植茶、制茶等工作外,也到各地的一些制茶工厂参观,了解他们的生产情形。同时,吴觉农还从他们收集的关于日本及其他国家的茶叶资料中,学到了这些国家的茶叶产、制、运、销的工作过程。

也正是在此时期,因为痛心于中国被夺走了茶树原产地之名和中国茶业的江河日下,吴觉农撰写了论文《茶树原产地考》和《中国茶业改革方准》。这两篇文章,后来发表在中华农学会1923年刊行的《中华农学会报》上。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位现代茶人的学术批判精神和对中国茶业的深切关心。

回国后,青年吴觉农于1923年筹得三千银元,在家乡上虞泰岳寺试办茶场,试图利用日本制茶机械改进茶叶的生产制造,惜以失败告终。直到三四十年代,吴觉农才得以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其茶学抱负。

在为复兴华茶的梦想披荆斩棘的过程中,吴觉农并不孤单。在他的生活中,除了有相伴终生的夫人陈宣昭(我国早期的蚕桑专家),还有胡愈之、夏衍(沈端先)、章锡琛、周建人等意气相投的朋友。他们一起办刊物、开书店(开明书店)、探讨社会问题,表现出一代知识分子的济世情怀。更重要的是,吴觉农的身边聚集了一批与他志同道合的爱茶事茶之人,如胡浩川、冯和法、傅宏镇、蒋芸生、方翰周、王泽农、庄晚芳、范和钧、钱樑、张堂恒等等,他们和吴觉农一样,为中国茶业的崛起东奔西走,倾尽心力。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鉴于茶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开始进行多方面的努力,试图重振疲弱的茶业生产,扩大茶叶出口,恢复华茶的国际声誉。以吴觉农为首的一批茶界有识之士此时大多处于青壮年时期,他们当仁不让地走到了历史的前台,担负起挽救华茶危局的重任。他们著书立说、进行茶叶检验、开展茶业调查、兴办茶业改良场,等等,推动了我国茶业现代化的进程。

茶叶检验 1887年后我国茶叶贸易日行减退,原因之一为各地茶叶商贩“作伪搀杂”,导致外商退货、拒收等纠纷频发。茶叶检验已势在必行。1929年,国民政府在上海成立商品检验局。1931年,吴觉农正式调入上海商检局,专门负责茶叶出口检验工作。在他的带领下,近代中国茶人完成了一项具有开拓性的事业:制定出华茶出口标准,包括品质标准、水分标准、灰分标准、粉末标准、着色标准和包装标准,等等。这是我国的第一部茶叶检验规程,它对保证我国出口茶叶的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海商检局为吴觉农提供了一个践行其茶业构想的平台。茶界专家葛敬应、胡浩川、方翰周、冯绍裘、方君强、傅宏镇、吕允福、刘河洲等分散于各地的茶业机构,此时以上海商检局为中心,共同切磋,相互支持,逐渐形成了一支茶叶工作者的队伍。商检局除了有戴啸洲、俞海清、汤成、陆辉、钱梁、向耿酉等一批愿意献身茶业的科技人员,还有范和钧、冯和法、蒋学楷等重要的工作人员。

茶业调查 国民政府和吴觉农等有识之士“睹华茶之失败”,竭力“谋挽救之方策”,其中的一个“方策”即为对重要茶区开展实地调查,以便在摸清茶业现状的基础上改造华茶。吴觉农、胡浩川、范和钧、俞海清、方翰周、戴啸洲、傅宏镇、吕允福、张本国、徐方干等茶界先贤都曾对茶区进行深入的调查,并撰写了翔实的报告。

吴觉农不仅较早倡导开展茶业调查,并且身体力行。1934年至1935年,他先后前往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台湾等产茶省份以及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英国、法国、苏联、日本等产茶国或消费国进行调查,撰写了《中国茶业复兴计划》、《印度锡兰之茶业》、《荷印之茶叶》等内容丰富的报告,希望能将调查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用于振兴华茶的事业。

参与调查的傅宏镇(1901-1966)也是一位精研茶学的业界专家。他到达茶区之后,对于茶界的领袖人物、植茶的茶农和制茶的茶工无不一一探访咨询,以便获得第一手资料。他在皖浙新安江流域茶区的调查耗时50多天,可见其用力之深。他还参加了吴觉农组织的祁门茶业调查。傅宏镇等人在祁门县的调查达3个月之久,最后由他主笔撰写了报告《祁门之茶业》。吴觉农把傅宏镇在祁门收集的红茶制作资料誉为“来自茶叶世家的活传统”[1]。

为了掌握中国茶业的真实情况,吴觉农、傅宏镇等一代茶人深入山野茶乡,搜求各种茶业信息。他们不辞辛劳,例如傅宏镇因调查茶户的需要,竟没有赶回祁门茶场过年。在调查工作中,甚至有人不幸失去了自己的生命:1932年冬,陈序鹏(曾被派往日本学习制茶技术)奉命到皖西调查茶业,但因为深山风霜凛冽,竟染病身亡[2]。

茶场建设 振兴中国茶业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在全国主要茶区成立茶业改良场,推广茶叶科技。出于复兴华茶的使命感,1932年,吴觉农应安徽省农业厅厅长之邀,毅然离开上海,奔赴条件艰苦的祁门,着手重建茶业改良场。1934年,经七度易名后,茶场改称“祁门茶业改良场”,胡浩川继吴觉农之后出任场长,吴觉农为祁门茶业改良场委员会委员。

祁门茶业改良场“在我国茶业改良史上占着很重要的一页”[3]。该场人才荟萃,除了吴觉农、胡浩川,茶界专家庄晚芳、冯绍裘、傅宏镇等都曾在此工作,其中冯绍裘1936年至1937年在祁场任技术员,专门从事祁红初精制实验工作。祁门茶业改良场成立后,在开辟茶园、茶树育种、栽培、制茶、创制和引进制茶机械、培养茶业人才等方面都做出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除了祁门茶业改良场,比较重要的茶业改良场还有福建的福安茶业改良场、设于三界的浙江省农林改良场茶场,等等。前者成立于1935年,主任为张天福,技师是庄晚芳、庄灿彰[4]。后者成立于1936年,在筹建过程中吴觉农发挥了很大作用。吴觉农卸去场长一职后,其学生吕允福继任,继续为茶场的发展而努力。

抗日战争爆发后,弥漫的硝烟使中国的许多事业陷于停滞,茶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虽然面临国家和个人命运中的惊涛骇浪,但是以吴觉农为代表的茶人们依然心系华茶,努力在绝境中为华茶开辟发展的道路,在茶叶的战线上为国家的救亡图存做出贡献。

以茶易货 抗战开始不久,吴觉农带领汤成、钱梁、陈君鹏等一批年轻的茶叶工作者来到三界茶场,准备一边发展茶叶生产,一边开展游击战,但为环境所不容。正逢此时,吴觉农获武汉贸易委员会电邀,于是他带领了一批茶人赶赴武汉。任职于贸易委员会期间,吴觉农通过中国茶叶公司、富华公司、复兴商业公司在香港积极开展对苏易货工作(以茶交换武器),使茶叶以这样一种方式参加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在战时华茶政策的实施工作中,吴觉农是一位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人物,同时他的周围也紧密团结了一批优秀茶人和相关人才。例如,冯和法、钱梁和刘庆云教授(曾留学英国学习农业,熟悉外贸业务)协助吴觉农处理各种关系问题,并且常常和他一起去重庆和东南各省;骨干茶人汤成、陆辉、向耿酉等多在香港操劳茶事,他自己则不断奔走于重庆、香港和茶区之间。

传薪播火 为了培养茶叶生产和贸易的专业人才,在吴觉农的提议下和复旦大学的支持下,1940年重庆复旦大学成立了中国高等院校中的首个茶叶专业系科。吴觉农出任系主任,授课的还有经济学家毕相辉、农业化学家王泽农、范和钧等等。从此中国的茶叶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建国后安徽农大、华中农大、浙江农大、西南农大、四川农大、湖南农大、华南农大等院校均先后设立了茶叶系。

1940年秋,复旦大学在重庆、衡阳、丽水三地同时招生,共招收新生70名:四年制茶叶系本科40名,二年制茶叶专修科30名。1943年起茶叶系因战事停止招生,直到抗战胜利复旦大学迁回上海后,才于1947年恢复招生。1940-1946年,复旦大学茶学系共培养了近200名毕业生,为战后和新中国的茶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茶叶科研 为了中国茶业的长远发展,1942年吴觉农等人在福建崇安成立了我国茶叶史上的第一个茶叶研究所,吴觉农任所长。许多茶界知名人士、农学家等在此开展研究和实验工作,如蒋芸生、叶元鼎、朱刚夫、王泽农、叶作舟、钱梁、陈观沧、叶鸣高、陈舜年等等,可谓人才济济[7-8]。

茶叶研究所除了开展茶树栽培、机械制造、茶叶化学分析等工作,还出版了刊物《茶叶研究》《科研报告》,等等。《茶叶研究》创刊于1943年,其前身为油印的《武夷通讯》。1945年茶叶研究所奉命结束后,《茶叶研究》也不得不停刊,内有文章说:“本所结束了,但不是‘死亡’而是更新。我们的研究工作是不会停顿的,我们这个刊物也不会终止的,”为茶叶奋斗不息的精神跃然纸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茶业获得了发展的新契机,茶人们也如获新生,在各自的岗位上为茶业的振翅飞翔贡献以往的岁月中积累的全部经验和智慧。

在吴觉农的推动下,1949年12月,新中国第一个茶叶专业的总公司——中国茶业公司成立,吴觉农兼任总经理。他商订了茶叶生产和国内外销售的通盘规划,并建立了各省的分支机构。他还大力筹划开辟新式茶园,改造老茶园;实行机械化制茶;创办国营精制茶厂;提倡在西南茶区大规模发展优质红茶,为国家创汇。

晚年吴觉农依旧注重教育与科研,他与张堂恒、邓乃朋、钱梁、陈君鹏、陈舜年、冯金炜等耗费多年的时间与精力,几经探讨,几易其稿,最后共同完成了《茶经述评》一书,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遗产[9-10]。为更好地弘扬中国茶文化,吴觉农还倡议成立中国茶叶博物馆,并为中国茶叶博物馆题词。他一生中最后参加的一次茶文化活动是:1989年9月16日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北京民族文化宫参观“首届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

1989年10月28日,吴觉农因病在北京逝世。《人民日报》报导了吴觉农去世的消息,中央电视台播放了追悼会实况。

吴觉农去世后,其同事、学生在吴老奠定的现代茶叶事业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前进。

茶人虽逝,精神永存。

1 吴宁.“上善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回忆爷爷吴觉农的好友、安徽茶人傅宏镇先生.茶叶.2012,38(4):252-255.

2 朱慧颖,王建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茶业调查管窥.农业考古.2012,(5):262-263.

3 丁汉臣.祁门茶业改良场访问记.茶声.1939,(2).

4 福建省农业改进处茶业改良场编印.三年来福安茶业的改良. 1939:8-9.

5 王旭烽.茶者圣——吴觉农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6 吴觉农年谱编写组.吴觉农年谱.上海市茶叶学会,1997.

7 王建荣.沿着当代茶圣——吴觉农指引的方向前进.茶叶,2005,31:211-213.

8 吴宁.“人面不知何处去”——吴觉农与安徽茶人俞海清和戴啸洲.茶叶,2015,41:54-57.

9 刘祖生.我国高等茶学教育体系的创建与发展──纪念当代茶圣吴觉农诞辰100周年.茶叶,1997,23:18-20.

10 刘祖生.培养新世纪的新茶人——学习《吴觉农选集》体会之二.茶叶,2001,27:16-17.

Dream s of revitalizing the Chinese tea industry:A brief review of M r.W u Juenong and his achievements

ZHU Huiying
(China National Tea Museum 310013)

Chinese tea industry experienced a turn from prosperity to decline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In order to revitalize the Chinese tea industry,tea loversmade unremitting endeavor over years,among whom Mr.Wu Jue-nong was the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Mr.Wu Jue-nong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ea production,foreign trade,te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nd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tea industry.

Tea industry;revitalization;modernization;tea-lovers

K826.3

A

0577-8921(2017)02-121-04

2017-03-16 修改日期:2017-04-26

朱慧颖(1972年-),女,文博研究馆员,主要从事茶史研究和茶文化宣传工作。

猜你喜欢

祁门茶业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贵州茶业大事记
香喷喷的茶叶
祁门红茶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祁门傩舞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全民健身视角*
理学、商业与宗族——祁门韩楚二溪汪氏研究
茶业新星——“冷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