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古代的胎养思想

2017-03-24韩晓雯

农民文摘 2017年3期
关键词:麻油筋骨医家

随着“二胎”政策的实行,优生优育成为热门的话题。

孕期的饮食,早在马王堆汉墓帛书《胎产书》中便有论述,而最著名的是北齐徐之才的《逐月养胎法》,对孕期饮食做了具体的指导,其中将胎儿逐月发育的过程概括为“一月始胎,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体立,五月能动,六月筋骨立,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俱,九月谷气入胃,十月诸神备,日满即产也。”根据这一理论,提出每月的饮食宜忌,如妊娠一月,毋食腥辛之品,宜食大麦、精熟和酸味食物,有利于稳固胎元;六月筋骨发育,宜食“鸷鸟猛兽之肉”等等。其实,每月的饮食宜忌,大可不必严格照搬此法,只需遵循中医对于孕期饮食的大致原则即可。很多医家对此都有精辟的论述,如“宜淡泊不宜肥浓,宜轻清不宜重浊,宜甘平不宜辛热”(《达生篇》,清代具有代表性的产科专书),“饮食只可家常饭菜”(《产科心法》)。现代科学认为,孕期由于孕激素水平增高,消化系统功能受到影响,因此饮食应该清淡、易消化,不可过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这与传统医学的观点一致。清晚期《胎产指南》还具体指出富贵人家饮食宜清淡,“多用清汤,吹去浮油,饮之最佳。俱用白煎,忌用油煎”,而贫穷人家则应多食肥甘之物,尤其推荐腐皮和麻油二物,“六七个月后,腐皮麻油二味最佳,不妨日日食之。麻油解毒,腐皮滑胎,且清且补,贫富皆宜,允为上品,积食一二百张,则首生如达矣。或以麻油拌食更妙,不宜熬熟。”原料易得,做法也简单,值得尝试。

生活起居方面,慎戒房事和劳逸适度是最为重要的两点。明代万全指出,“妇人有孕,即居侧室”,这与民间在妇女刚刚怀孕时,娘家要送一张床到夫家,令夫妇分床而卧的风俗不谋而合。

古代医家一向强调,孕妇也要适当活动,有利于胎儿发育和顺利生产,如《幼幼集成》云:“如久坐久卧,以致气不运行,血不流顺,胎亦沉滞不活动,故令难产。”活动亦须适度,如《产孕集》所言,“不可太逸,逸则气滞;不可太劳,劳则气衰。”

猜你喜欢

麻油筋骨医家
芒种
筋骨 道德 温度
朱德庸漫画
天然抗氧化剂对冷榨火麻油保质期的影响
麻油拌菠菜治疗便秘
神奇的火麻油
新安医家吴楚《吴氏医验录》补中益气法辨治特色
文贵有“筋骨”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