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越南军港金兰湾的历史演变

2017-03-24张筱青

卷宗 2016年11期
关键词:冷战越南

摘 要:越南金兰湾是世界著名天然良港,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一直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冷战中成为美苏争夺的目标。冷战结束后的今天,依然对美俄的海上军事对抗产生潜在的影响。

关键词:冷战;越南;金兰湾

1 金兰湾的地缘战略特点及早期开发史

金兰湾(Cam Ran Bay)位于越南东南海岸庆和省境内,在北纬12度线上,距胡志明市以北约350公里处。在越南语中, 金兰湾意为淡水泊。那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达摄氏24度,空气温暖湿润,风景如画。港湾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16公里、水域总面积为98平方公里,是越南及东南亚地区最好的天然深水港湾,而且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之一。它背靠中南半岛,东临南中国海,扼太平洋至印度洋航道的要冲,东北距巴士海峡约850海里,西南距马六甲海峡约740海里,距离连接两大洋的国际航道仅一个小时的航程;它离我国海南岛约400海里,处于香港至新加坡航线的中心,具有极高的地缘战略价值,素有“东南亚心脏”之美誉。

金兰湾分内港和外港两部分,整个港湾被高约400米的群山和半岛围绕,制高点极易布防,潮汐规律, 每日两次都相当准时, 在航行和经济上的意义很大。湾底表面地层构造为厚实的泥沙混合物, 十分有利于锚泊,锚紧扣湾底,使海轮平稳,不致飘流和颠簸。且港湾外围被许多小岛屏蔽,可挡南海之风,因此港内风平浪静。港湾深入内陆17公里,宽6公里,由冲空山半岛和风凰山半岛像蟹螯一样南北合抱,形成葫芦形的内外两个港湾。内港南宽北窄,水域面积45平方公里,能容纳万吨级以下舰船百余艘。内港港门朝东,荦兰角和梅梭角紧束航道,湾口宽1300米,大型舰船可以自由出入。外港在内港以东,水域宽阔,面积略大于内港,有50多平方公里。水深16-25米,最深处32米,可供航空母舰停泊的锚地有多处,外港与南海相接的湾口宽约3000米。金兰湾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于组织海空协同作战,交通也十分便利,有铁路和公路与通向越南南北的交通要道相连,在军事、经济以及交通运输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正因为金兰湾重要的战略意义,自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纷至沓来,企图将金兰湾占为己有。19世纪,金兰湾重要的地理位置首先被法国殖民当局一眼相中。l884年,越南阮朝政府在枪炮的威逼下,与法国人签订了《顺化条约》,越南从此沦为法国的保护国。不久,出于战略需要,法国人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金兰湾建立了海军基地和港口。

日俄战争期间,由俄国舰队司令津诺维·罗哲斯特文斯基率领的由波罗的海舰队改组建成的第二太平洋分舰队, 东调前往对马海峡同日本海军作战的途中, 曾于1905年4月驶进金兰湾避风休息,补给食品和燃煤。①二战期间,日本占领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半岛的殖民地,金兰湾于是成了日本法西斯入侵马来亚和荷属印度群岛(今印度尼西亚)的基地。二战结束后,法国殖民者重返金兰湾,霸占长达9年之久,直到1954年7月日内瓦会议达成《印度支那停战协定》,法国才最终从金兰湾撤出。

2 冷战中美苏在金兰湾的活动

二战结束后,随着冷战的开始,美国迫切需要在中南半岛有一个军事基地,使之与美国在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军事基地遥相呼应,共同对苏联和中国形成“新月”型包围。而金兰湾因其独特的地缘战略特点从而成为这一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美国人以对抗“共产主义的扩张”为借口,插手越南事务,扶持亲美的南越政府。在美国的操纵下,1955年10月南越举行片面选举,美国扶植的吴庭艳以99%的选票当选,成为新成立的越南共和国即南越的总统。

随着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发动特种战争,越南战争开始,金兰湾的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1964年8月2日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侵入越南民主共和国即北越的领海,从而制造了“北部湾事件”,导致越南战争升级。之后,美国第七舰队驶进了金兰湾。从1965年起,越南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Vietnam,即南越政府)同意让美军使用金兰湾基地。美军工程兵部队随之耗费了3亿美元,对金兰湾的永久性基础设施大加修缮、升级,将其改建成巨大的海陆军联合军事基地和后勤补给基地。他们修建了军港和跑道长达3048米的军用机场,同时还修建了燃料库、弹药库、坦克修理厂、雷达和通信系统等军事设施。金兰湾成为当时美国在亚太地区最大的海军基地之一。在越战期问,金兰湾为美国海军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成为美军给养、设备、人员进出越南的重要门户。1969年6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与南越总统阮文绍在中途岛举行会谈,决定实行“战争越南化”,美国将从越南撤军,由阮文绍维持残局。1972年3月15日,美国人在撤出越南之前将金兰湾交给其南越盟友。1975年4月。北越军队占领金兰湾。

1975年4月越南统一后,苏联出于冷战中对抗美国的需要,要求进入由美国人建成的金兰湾海军基地。由于“越南人竭力抵制来自苏联的压力,结果导致了从1964年开始的苏联援越计划在1975年和1976年陷入低谷”②。但苏联人对金兰湾的热情依旧。因为他们明白,在这里拥有一个军事基地就等于在亚洲建立了一个桥头堡,既可以对付当时美国设在菲律宾、韩国以及日本的军事基地,又可以从南部遏制中国。1977年7月下旬,一个苏联军事代表团秘密访问金兰湾。同年11月,一个规模不大的苏联海军专家小组再次秘访金兰湾。虽然“越南当时对让莫斯科使用金兰湾尚无准备,但通过允许访问,河内在向苏联递眼色,试探苏联是否有可能帮助越南实现军事现代化”。③越南南北统一后,地区霸权主义势力开始膨胀,妄图吞并柬埔寨和老挝,建立所谓“印度支那联邦”,中越关系开始交恶。为了对付其北方的邻国——中国,河内逐渐倒向莫斯科。苏联也从1978年开始加强了对越南的军事援助,而且在同年11月,苏联与越南签订了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条约中规定:一旦双方中之一方成为进攻或进攻威胁的目标,缔约双方将立即进行协商,以消除这种威胁,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障两国的和平与安全。④越南则凭借苏联提供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积极推行“印度支那联邦”计划,并于1978年12月25日向柬埔寨發动侵略战争。1979年2月,中国在越南北部边境对越南发动了自卫反击战,以此作为对越南占领柬埔寨的回应。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苏联和越南秘密签署了双边协定,越南同意将金兰湾租给苏联使用,租期25年,苏联不付租金,但必须每年给予越南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经济和军事援助⑤。1979年3月27日,第一支苏联海军舰队开进金兰湾,由此开始了苏联在东南亚驻军的历史。

冷战时期,金兰湾对苏联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由于金兰湾能使苏联从以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为基地的苏联太平洋舰队调兵在东南亚前沿布防。这些前沿布防的部队可以将苏联的力量投射到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从而威胁到西方战略上重要的海上生命线。苏联进入金兰湾后,对被战火毁坏的设施加以修复和重建,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设了5个凸式码头,建造了两个干船坞,还建造了核潜艇避风港、大型燃料和武器储备库、营房、发电站。新修了公路,加长了机场跑道,还修建了一个电子监听站,其中包括一个通讯卫星侦听装置、两个高频测向天线和一个卫星终端设备,以提供基地与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直接联系⑥。该监听站使得苏联人得以在南中国海跟踪船只,监视海南岛以外中国海军的活动,并接收美国驻菲律宾军事基地的情报。随着超级大国对抗的升级,苏联在金兰湾的势力在1980年代前半期稳步上升。到1984年,金兰湾已成为苏联在“华约”之外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苏联太平洋舰队在此驻扎着一个中队的米格-23型战斗机,4架图-142F型反潜战斗机和10架图-16型远程轰炸机。在鼎盛时期,该基地内有军舰170多艘、几百架轰炸机和战斗机,驻军多达万人。苏联海军的远洋军舰在远航印度洋、太平洋、波斯湾等地时,都在这里休整。冷战期间,苏联用它同菲律宾苏比克湾美军基地相抗衡,同时利用它地处中国南大门侧翼的独特地理位置,遏制中国。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 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状态有所缓和。1985年,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提出“新思维”战略,推行改革。苏联也相应减少了在金兰湾的兵力,作为对国防预算的压缩, 而且莫斯科希望改善与美国、中国及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

3 后冷战时代的金兰湾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飘扬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落下,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地位一落千丈。俄罗斯海军迫于财政危机,不断缩减在金兰湾驻军的规模。

1992年8月,越南开始与俄罗斯对金兰湾基地的未来进行重新谈判。1993年4月,双方达成协议,仍同意俄罗斯在2004年以前继续免费使用金兰湾基地。2000年,俄罗斯新总统普京上台后,表示要续租金兰湾。越南原则上不反对,但要求俄罗斯每年必须支付3亿美元租金。且表示前苏联时代提供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不足以抵偿近20年来俄罗斯方面免费使用金兰湾的费用,因此要求俄罗斯支付补偿金。2000年9月,俄罗斯方面一笔勾销了越南欠前苏联的110美元债务中的85%,并商定剩下的15%将在今后23年内以易货贸易的形式偿还。2001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对越南进行了国事访问。在访问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与越南时任国家主席陈德良宣布俄越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越南虽不再提补偿问题,但仍要求俄罗斯方面在协议到期后每年支付3亿美元租金使用金兰湾。俄罗斯迫于囊中羞涩,每年只愿向越南支付6000万美元租金,这与越南的要求相去甚远,自然无法为越南所接受。

2001年6月6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洛修科夫表示,俄有可能在2004年后不再继续使用越南金兰湾军事基地。2001年10月17日,俄国防部发表声明,碍于经费拮据,无法继续维持海外基地的费用,将于2002年撤出金兰湾海军基地。2002年5月2日, 飘扬在越南金兰湾军事基地上空的俄罗斯国旗最后一次降下,结束了金兰湾近一个世纪的外国驻军历史。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助理德加洛当天在莫斯科宣布, 俄越双方已经完成金兰湾海军基地物质技术供应站的移交工作,并于金兰湾海军基地举行了移交签字仪式。5月4日,驻扎在金兰湾海军基地的最后一批俄罗斯军人, 搭乘“萨哈林-9”号运输船回国。⑦

俄罗斯从金兰湾撤出,标志着金兰湾结束了外国驻军的历史。对于金兰湾的未来,越南方面则早做出了一系列表态。2001年6月,时任越南总理潘文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俄海军撤离金兰湾后,越南将不会允许任何国家将金兰湾用作军事基地。越南外交部发言人潘翠青2002年5月3日重申, 越南将不同任何国家进行将金兰湾用于军事用途的合作。她说,越南将对金兰湾进行最有效的开发,为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事业服务。⑧

4 结语

是和平开发,让这个风景美丽的海湾造福越南人民?亦或是留做本国的军事基地,让这个兵家必争之地真正为本国的安全发挥作用?越南政府对金兰湾的最终态度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对亚太地区的战略形势再次产生重大的影响。追往事,忆今昔;冷战结束了,只愿这个美丽而沧桑的海湾,恢复它的宁静和安详!

注释

①Richard Hough.The Fleet That Had to Die[M].London:Hamish Hamilton,1958,PI45.

②Ramesh Thaker;Carlyle A.Thayer.Soviet Relations with India and Vietnam [M].London:Macmillan,1992,P121.

③Nayan Chanda.Brother Enemy:The War after the War[M].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1986,P188.

④Ramesh Thaker;Carlyle A.Thayer.Soviet Relations with India and Vietnam [M].London:Macmillan,1992,P303-306.

⑤Ramesh Thaker;Carlyle A.Thayer.Soviet Relations with India and Vietnam [M].London:Macmillan,1992,P124.

⑥Desmond Bal1.Soviet Signals Intelligence[J].Canberra Pa.pets on Strategy and Defence,No.47,Canberra:Strategic and Defense Studies Center,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Studies,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89,P37.

⑦解放军报,《金兰湾结束外国驻军历史》,2002年5月13日。

⑧人民日报,《越南外交部重申金兰湾将不用于军事目的》,2002年5月4日。

參考文献

①王新谦,《俄罗斯退出金兰湾原因分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第21卷第6期,2005年12月。

②王新谦,《重返金兰湾????——美国人的宿愿——兼论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安阳工学院学报》,第4期(总第16期),2005年8月。

作者简介

张筱青(1983—),男,江苏淮安人,阿坝师范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欧美史。

猜你喜欢

冷战越南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越南YAM餐厅
越南Chicland酒店
越南百里“银滩”
“凯萨娜”侵袭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