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栻义利思想发微

2017-03-24赵璞

卷宗 2016年11期
关键词:理学

摘 要:张栻作为宋代理学的重要人物,其义利思想直承孔孟,主张重义轻利、义中兼利的义利观。同时,张栻以心、性、理、气等范畴解释宇宙,其对义利思想的解释充斥着形而上的哲学思辨,独具自身特色。

关键词:张栻;理学;义利思想

1 前言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谥曰宣,四川绵竹人,南宋宰相张浚之子,宋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张栻幼承庭训,随父学习孔孟之旨,“浚爱之,自幼常令在旁,教以忠孝仁义之实”[1]4434,颖悟夙成,深得张浚喜爱。绍兴三十一年(1161),张浚命张栻前往衡山求学于胡宏,胡宏初因张浚好佛而拒见张栻,“渠家好佛,宏见他说甚”[2]1383。张栻再偈乃成,遂得胡宏真传,“先生一见,知其大器,即以所闻孔门论仁亲切之指告之。公退而思,若有得也,以书质焉。而先生报之曰:‘圣门有人,吾道幸矣。”[3]4131然而张栻亲炙胡宏时间不长,“辛巳之岁,方获拜之于文定公书堂。先生顾其愚而诲之,所以长善救失,盖有在言语之外者。然谨得一再见耳,而先生没。”[4]1156张栻拜师胡宏仅得一年,胡宏便已去世。其后,张栻取友四方,玩索讲评,践行体验,勤修不止十余年,“其于天下之理,盖皆瞭然心目之间”[3]4131,遂成一代宗师。

张栻作为宋代理学的重要人物,在当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地位颇高。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指出,“湖南一派,在当时为最盛,然大端发露,无从容不迫气象。自南轩出,而与考亭相讲究,去短集长,其言语之过者裁之归于平正。”[2]1611张栻作为理学正宗,认为“学者潜心孔、孟,必求其门而入,愚以为莫先于义利之辨”[4]311,对义利问题十分重视,将其视为孔孟之学的入学门径。朱熹也对张栻的义利思想大加赞赏,“独其见于论说,则义利之间,毫厘之辨,盖有出于前哲之所欲言而未及究者”[3]3660,认为张栻的义利思想是发前人未发之说,内容丰富。

2 张栻的义利思想

(一)义利之分

理学家以理、气分别对应本然之性和气质之性,其中本然之性禀乎天理,顺应天理自然为善,“人性本善,由是而发,无人欲之私焉,莫非善也,此所谓顺也。”[4]1206;常人气质不纯,为一身之气所拘,为外物所诱,故人欲萌生,而流为不善,“盖有是身,则形得以拘之,气得以汩之,欲得以诱之,而情始乱,情乱则失其性之正,是以为不善也,而岂性之罪哉?”[4]539。天理与人欲相对,义利亦由此分别。

张栻将天理、人欲与义利相对应,并以“有无所为”作为判别义利的标准,“盖圣学无所为而然也。无所为而然者,命之所以不已,性之所以不偏,而教之所以无穷也。凡有所为而然者,皆人欲之私,而非天理之所存,此义利之分也。”[4]311“无所为者天理,义之公也;有所为者人欲,利之私也。”[4]1007-1008。有所为乃人欲作祟,图利而已;无所为是顺应天理,是为存义。

张栻以“有无所为”作为分辨义利的标准,将分辨义利的标准归结到人的主观动机。“斯须之顷,意之所向,一涉于有所为,虽有浅深之不同,而徇己自私则一而已。”[4]311“若怀希慕求必之心,则其私欲而已。”[4]1029人倘若有一毫求获之意,便是溺于人欲,背理逐欲。张栻这一做法,打破了仅以名位货殖为利的传统,“非特名位货殖而后为利也。”[4]311凡是人为有意识参与的活动都可归括为义利交战。

有此标准,张栻对于士人的饮食学习、工夫修养等方面多有要求。对于饮食,张栻认为不求精细,健康即可。“盖圣人于饮食非有所择也,苟非如下所云不食之类,则食无精粗,皆可以饱耳。”[4]195对于学习,张栻要求士子应抱以“求学为己”的学习态度,学习的目的在于提升自身修养,并非为求功名。“某谓来者既为举业之故,先怀利心,恐难纳之于义。”[4]1090“若是为举业而来,先怀利心,岂有就利上诱得就义之理”[4]1138。对于理学修养工夫,张栻提出学者应采取孟子“勿忘勿助”的态度,顺其自然,既不揠苗助长,又不完全落于无意。“来书犹未免欲速逼迫之病。任重道远,要须弘毅为先,循循有常,勿起求获之意乃佳。理义固须玩索,然求之过当,反害于心。”[4]1141义利之辨贯穿人生,可谓无所不包,“嗟乎!义利之辩大矣”[4]312,无怪乎张栻将其作为入学门径看待。

张栻以无所为要求君子不图己私,并非一切不为,而是应该为所当为。“大抵今日人才之病,其号为安静者则一切不为,而其欲为者则又先怀利心,往往貽害。要是儒者之政,一一务实,为所当为,以护养邦本为先耳,此则可贵也。”[4]1153张栻认为无欲只是无自私自利之心而已,对于天理之当然,则顺应为之。

如饮食一节,张栻就认为饥食渴饮是人之常情,不能禁止。“夫饥而食,天之理也。”[4]196“夏葛而冬裘,饥食而渴饮,理之所固存,而事之所当然者。”[4]881张栻反对追逐口腹之欲,但对于合乎天理的本能需求仍是支持的。

张栻借此批评佛家,认为佛家不识天理、人欲之别,为去人欲,而摒弃人伦,是舍本逐末。“所谓无欲者,无私欲也。……若异端之谈无欲,则是批根拔本,泯弃彝伦,沦实理于虚空之地,此何翅霄壤之异哉。”[4]1159“惟其近似而非,逐影而迷真,冯虚而舍实,拔本披根,自谓直指人心,而初未尝识心也。”[4]1149张栻对佛家评价不高,同自身的认识水平有关。但从这批评中,可以反映出儒学本有的入世精神。

(二)重义轻利、义中兼利

张栻义利观的特点主要有两点,重义轻利和义中兼利。张栻诗云:“古义重金石,外物真秋毫。”[4]724张栻以义为贵,以物为末。“富贵本非可以浮云视,惟其非义,则浮云耳。”[4]161富贵名位虽不可等闲视之,但仁义道德乃立人之本,“立人之道曰仁与义”[4]18,富贵与德性相比,无异于蜩鸠与鲲鹏相较,故其为浮云耳。

修德中有人生最大之乐,即所谓孔颜之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尤,回也不改其乐。”[4]147人在修德明理的过程中,与天理相合,体会天道生生不息,体会天人合一,此中自有无上之乐,与此乐相比,追逐物欲之乐也就不值一提了,“以物为乐者,逐物以肆志而已,岂所谓性情之正哉?……君子之乐,乐其天而已。”[4]598张栻反对以逐物为乐,因为在逐物的过程中,人是局于小我的,若是惯于逐物,则有碍于察识天理,不利于自身修养。“若宝珠玉,则是贵于物而已。贵于物则息于物,息于物则逐物,而不知止矣。于是崇欲而弃道,于其所当宝者,皆忽焉忘之矣,然则不亦殆乎。”[4]641仁义最贵,人应珍视立人之本,对于外物则应抱以富贵有命的潇洒态度。“夫穷达者在外者也,理义者在我者也。在外者存于时命,而在我者无斯须而可离。世之惑者于其存于时命者乃欲人力而强移,于其不可离者则违之而忘反。”[4]945“富贵利达,众人谓己有求之之道,然不知其有命焉。固有求而得之者矣,是亦有命,而非求之能有益也,盖亦有巧求之而不得者多矣。”[4]587义命分立,人虽无法把握时运,但却可以选择是否居仁由义。

结合以上原因,张栻于义利之间选择重义轻利。重义轻利实质是在强调人类的自我认同,突出人与物之间的差别,乃儒家人本精神的反映。

张栻重义轻利,但并不排斥利,对于合乎天理的利并不反对,认为义中兼利。对于功名利禄,张栻认为只要取之有道即可,“人孰不欲富贵,亦皆天理自然,循其可者而有所之,如饥而食、渴而饮,以礼则得妻,以其道而得富贵之类,则天理也。”[4]1232世人皆爱富贵,只要不违背义礼,皆可取之。

对于事功,张栻认为儒学之贵就在于经世致用,“夫所贵乎儒学者,以真可以经世而济用也。”[4]1458理学强调内圣外王,虽有过于强调内圣之嫌,但始终不忘入世以治世。另外,张栻自己积极参与政事,一生以克复神州为己任,“慨然以奋战仇虏、克复神州为己任”[3]4131。临死亦不忘规谏皇帝亲贤臣、远小人之理,“伏愿陛下亲君子,远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恶公天下之理”[4]864。张栻并不反对事功,但谋建事功应以利国利天下为目的,而非自求私利。

张栻认为义中有利、利在义中。于个人来看,“德者本也,事功者末也,而本末一致也。”[4]494“古之人修其天爵而已,非有所为而为之耳,人爵从之者,言其理则然也。”[4]559修德乃人生根本事,德业既立,立功自然事半功倍。于国家来说,“故修己而百姓安,笃恭而天下平。”[4]103“盖行仁义,非欲其利之,而仁义之行,固无不利者也。”[4]314君主实行王道,虽不求利,却自得其利。此义中之利,亦并非近前小利,而是一种深远持久之利。

(三)惟德至上、以德论人

张栻这种重义轻利、义中兼利的义利思想是在中国传统下泛道德主义的表现,惟德至上、以德论人,在这种标准下,张栻对古人多有所评。

张栻评价嬴政与刘邦。“自五伯功利之说兴,谋国者不知先王仁义之为贵,而竞于末途,秦遂以势力得天下,然亦遂以亡。汉高帝起布衣,一时豪杰翕然从之,而其所以建立基本,卒灭项氏者,乃三老董公仁不以勇、义不以力之说也。”[4]908张栻认为秦始皇不行仁义之道,徒以势力得取天下,然终不可长久。汉高帝勇武虽不及项羽,却是仁义之君,仁者无敌于天下,最终战败项羽,夺有天下。

张栻评价管仲。“管氏急于功利,而不知道义之趋,大抵其器小也。……功虽大,亦何害其为器之小乎。”[4]121“齐自管仲相桓公,急于功利,先王之法废革殆尽矣。”[4]152管仲如此功業,张栻对其却颇有鄙夷,反观诸葛亮事虽未成,张栻却将其比作圣贤。“虽不幸功业未究,中道而殒,然其扶皇极,正人心,挽回先王仁义之风,垂之万世,与日月同其光明可也。”[4]908重德业而轻功业,是张栻义利思想的直接表现。

3 结语

总的来说,张栻以“有无所为”作为分判义利的标准,主张重义轻利、义中兼利的义利思想。这一观点继承了孔孟义重利轻、义中兼利的义利观。同时,张栻的义利思想又独具理学特色,充斥着形而上的哲学思辨。孔孟以来的义利观由此得以传承,儒家的义利思想亦获得了新的解释。

参考文献

[1]杨万里.杨万里集笺校[M].辛更儒笺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

[2]黄宗羲.宋元学案[M].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3]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4]张栻.张栻集[M].杨世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5.

[5]皮伟兵、焦莹:《先秦儒家义利观新探》,《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6期。

作者简介

赵璞(1990-),男,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宋代思想史研究。

猜你喜欢

理学
宋代书院的理学图书出版与理学思想传播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文理学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吉林大学学报( 理学版) 》征稿简则
论魏源早期理学思想及其转变
论朱熹理学与文学的关系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