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

2017-03-24李欣桐

卷宗 2016年11期
关键词:现代文学影响

李欣桐

摘 要: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需要从语言变革的维度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厘清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轨道。我国现代文学的起点,诞生于“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白话文的语言变革开始的,也正是这段语言变革史,對囊括各种文学形式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形成了深远且重要的影响,“五四”作为重要的语言变革特殊时期,是推动我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演进以及特征形成的根源。

关键词:语言变革;现代文学;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是与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一齐前进的,两者息息相关,无法分离,尤其对于现代民族的整体构建中有着积极意义。语言,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产生相应变革,由此也就会对文学的形式产生一定的转变。语言变革为文学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并始终以助推者的历史角色同中国文学共同前进。详尽分析语言变革和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相关性与因果性,对丰富语言学,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变革和文学形式发展的内在逻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简略中国现代语言变革

概而言之,中国现代语言变革的最终结果就是用“白话”取代了“文言”。五四新文化运动,以简明扼要的“明白”与“精确”为目的的变革理念获得了蓬勃兴起。以胡适为旗手的白话文倡导者主张利用白话文语言摆脱过去文言形式的束缚,使之可以更好地表达思维的同时语言更为直白,能让人听得懂[1]。

有别于传统的文言文语言,白话文不仅更加口语化、其表达也更为精确性。白话文不同于文言文的晦涩,其更为易懂,这也符合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更好地有助于推动文化与科学的普及和推广;其次,相比于文言文的含糊不清,白话文更加能够帮助人们提升严谨的科学思维。可以说,白话文不仅重视文学语言的实用性,更进一步体现了文学语言叙述、说理、艺术化的功能。然而,这种语言变革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伴有些许的消极后果,其主要体现在于传统文言文语言中语言的多义性、象征性、层次性以及声韵特性等功能明显减弱,这在一定意义上使得现代文学作用中的艺术表现力有所流失[2]。当然,不同文学作品所着眼的思想表达也不尽相同,有的强调韵律规范,有的重视文学的说理性、又或是主张文学艺术的表现力等。故而,中国现代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题材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2 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影响

2.1 小说

对比文言文来说,白话文在叙述表现上拥有更高的清晰度,特别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新文学中,白话文的语言变革更是全面推动了现代小说的繁荣,以鲁迅《狂人日记》为代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从客观意义上把小说创作从边缘推向了现代文学的中心。

小说,属于文学体裁中最契合实际生活,也是最为通俗性的文学形式。有鉴于白话文的语言具有通俗化的语境特点,因而也进一步融合了小说文体的要求。两者之间有着高度一致。在文学内容上,因为小说属于叙事文学,其语言特征在于说明,对文学语言的运用更加强调脉络的明晰、语言的传神的要求,白话文作为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学语言,较之传统的文言文更加能够做到一致性。语言变革更加提高了小说这种现代文学形式的叙事张力,推动其形成了形象传神的内核。

2.2 散文

白话文在创作的形式上比文言文的空间更广也更自由,由于擅长在内容上“说理”。在这一层面上,白话文也推动了杂文发展的全方位发展。杂文形式,主要是通过对具体事实的表述,以期达到陈述观点、发表议论的效果。因为,“议论”作为杂文这一文学形式的重要特征,更加要求文章要有充分的条理性、层次分明、逻辑缜密,重视文章中思维的理性化[3]。白话文的表达不仅通俗易懂,擅长“说理”,而且其语意也更为精确,擅于“界定”。故而,语言变革的发展也推动了杂文这一种文学形式的长期进步。

新文化运动后,学界便着眼思考怎样利用对文学语言的加工,来体现散文这种文学形式的审美功能,基于此,来创作出可与文言文散文相媲美的文章。不同于杂文,散文更加重视抒情言志。因为白话文的语言表达更为直白,在强调美感的艺术性散文的创作上存在一定障碍。对此,学界实施了“用美术以锻炼”白话,这是指通过借鉴文言文语言与外来翻译的语言方式,来形成更具表现力的白话文。在提高了散文艺术性的同时,更加体现了散文中关于“美”的新文学形式。

2.3 话剧

白话文表情达意上更重视铺陈、直叙,因而对话剧这一文学形式来说,更有利于话剧人物的直抒胸臆。这也是直接催生中国现代戏剧形成的重要因素。

语言变革下的文言作为诗性语言,具有语感上含混、凝练的特征,重视文字的表现而不关注交流,重视文字的叙述而无法更好地用于对话,重视文本的抒情性而不善于体现动作性。所以,以文言文为语言形式的我国传统戏剧主要是歌剧,和古代诗词有着相似特点。对比之下,现代意义上的话剧都是以语言对话为载体,尤为强调对白的功能。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有如话剧替代歌剧,都可称之为现代文学形式的跨越性变革。

新文化运动期间,白话文语言让喜剧语言在语言环境与资源上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这也推助了写实戏剧语言的明确。因为白话文在表达上的直白性,也促进了写意抒情性话剧语言的诞生;又因为白话文更善于状物,对人物腔调皆可获得精确的陈述,由此也催生了戏剧性话剧语言方式的诞生。概言之,语言变革背景下,白话文的出现让我国现代话剧的内容与形式均得到了丰富,推动了现代话剧语言形式的多样化。语言变革促进白话语言环境成熟的同样,也让中国现代话剧的语言形式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成熟。

2.4诗歌

由于受限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学形式的影响,白话文和诗歌存在明显的不适应,不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诗发展,更一度让新诗这一种现代文学形式陷入困境。新文化运动时期,以胡适为代表的白话文倡导者否定“旧体诗”是代表诗学立场的论调。他们认为旧体诗较为难做,且无法自由地表达思想,无法实现创新。胡适认为,白话文新诗破除既往诗学所立规则,从而创作出更加自由的诗体。当然,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有着其自身鲜明的特点与既定规则。如强行破除这种规则,消除了诗歌边缘,就会产生新的文学样式,必然会某种意义上丢弃的这种文学体裁所独有的诗词韵味与审美体验。

文言诗歌所独有的文体诉求有着强烈的含蓄性、隐晦性、感受性,而白话文的语言变革所倡导的科学性与精确性较之有一定差距。而且,白话文在表达上固然更加精准,也正是因为这种精准让只有文言才能勾勒出的艺术性荡然无存。总而言之,白话语言可以精确的传达文字的思想,并能够“有理趣”地进行分析和论证,但无法写出如文言文那样蕴藉深刻的句子,这是语言变革的必然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影响,其实质就在于“白话取代文言”对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一种作用的体现。从语言变革的维度分析可以看找出新文化运动到1949年这段时期的文学形式变化,不能够准确地评价语言变革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过程中的得失,还可以使人们愈发清醒与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现代文学之于传统文学的审美转型,加深了人们对语言变迁和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关系的相关性的认识,这业对文学形式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高玉.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及其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15(02):70-78.

[2]张海俐.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发展模式研究[J].作家杂志,2011,17(12):138-139.

[3]徐时仪.略论汉语文白的转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析学社会科学版),2012,02(26):62-73.

猜你喜欢

现代文学影响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现代文学源头下的韩国文学探析
中国现代文学教堂书写的空间叙事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如何影响他人
端木蕻良:草原文学在现代文学中发声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