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打好乌江民族风情旅游牌

2017-03-24陈风波

卷宗 2016年11期
关键词:乌江流域布依族乌江

陈风波

乌江是贵州最大的河流,是名副其实的母亲河。绵延一千多公里的河流两岸,居住着几十个少数民族。这些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村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

生活在乌江两岸的苗族是一个古老优秀的民族。他们号称人人都会唱歌,个个都会跳舞。苗族的歌声、舞蹈,都是苗族文化的形象展现。

布依族是一个豪爽好客的民族,他们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其豪爽程度不亚于北方汉子。每年三月三的节日,布依族人都会换上民族盛装,聚在一起对歌、跳舞,那气氛比过年还热闹。

乌江流域少数民族各类文化的互相融合,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对汉族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保护传承乌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需要花时间、花精力、花耐心扎实去做,短时间有可能看不到效果,但只要品牌文化一打响,其影响力和价值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

1 少数民族对旅游文化不重视

乌江流域少数民族属于散居状态,不像黔东南西江苗寨那样集中在一起。散居的少数民族大都封闭自己,没有互相走动或在一起活动的多少机会,有些甚至几十年难见面。

加上少数民族人士自身没有多少文化水平,有些还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不会说汉话,不能与外界正常交流。他们还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生活,安于一日三餐吃饱,没有走到外面世界的想法,也从来不具备开发自己美丽家园做旅游景区的意识,导致一些民族村寨还处于贫穷状态。需要政府向他们输送一些新思想、新观念。

2 少数民族旅游设施不伦不类

乌江民族旅游一直缺少包装和策划,旅游产品单一,旅游设施简单、落后,除了老百姓居住的简单、陈旧的房屋,没有其它任何可以观赏的东西。而房屋有些破旧不堪,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发生倒塌的危险。

这类房屋都像汉族的简单民房,没有保护的价值。兴建的一些仿古类少数民族民居,风格简单粗陋,有点四不像。需要请民族、民俗方面的专家、学者,实地考察,科学规划,兴建一批有风格、有水平的民族建筑。让旅游者看到的是货真价实的古寨民风。

既然是民族旅游景区,就不能弄一些现代的旅游设施在其中,这样只会破坏民族旅游景观的整体协调性。长此以往,游客再也没有心情去光顾了。民族旅游设施一种是天生的,即天然存在的景观;另一种是后天打造的,后天打造的要符合其民族习性,不要看了不像。

3 旅游景点缺少文化内涵

民族村寨旅游景点因散乱无边,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导致其缺少文化内涵,给人孤零零的,没有多少生机与活力,彰显不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加上现在商业化环境日趋浓厚,传统民族文化都打上了商业的标签。

有些地方甚至由汉族人假冒少数民族人士,从事民族文化活动,他们根本不懂、不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性和节日规矩,只能赶鸭子上架,强制自己道听途说去了解,弄出来的节目显得不纯正,缺少民族文化内涵。少数民族旅游景点,不是简单修筑几座带民族特色的房子就完事了,而要深挖民族文化中宝贵的精髓,让它呈现在游客和世人的面前。

4 依河而居的景观散乱,不好规划

乌江依河而居的少数民族,因为河流是狭长的,居住在两岸的少数民族同胞,他们建房都是乱搭乱建,政府没有统一规划,百姓更没规划概念。想到哪个地方方便,就在哪里修建,导致许多民居杂乱,风格各不相同,有些早已丢掉民族住房那些传统工艺,修建的是现代化的钢筋水泥住房。

政府要加强规划指导,且对民族住房修建提出具体方案,每家每户按统一风格修建,对不停劝阻盲目乱建民居者,要实行处罚。

同时,要按照当地少数民族风俗,结合传说故事,打造一些富有特色的民族观光景点、民族广场、民族民居,让游客来到后看了不再遗憾,反而流连忘返。

5 乌江苗族节日缺少保护包装

民族是一个有着许多节日的能歌善舞的民族。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苗年不亚于汉族的春节,非常热闹。应该打造一台“到乌江过苗年”的文化盛宴,利用山水美景,搭建民族舞台,把所有苗族同胞聚集在一起,穿上盛装跳踩堂舞。同时利用现代高科技的声、光、电,晚上举办大型民族连欢会,既弘扬了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打响了乌江苗族村寨的名气。

苗族姊妹节被誉称为苗族的“情人节”,应大力挖掘其厚重的素材,打造一个苗族相亲的文化节目。利用乌江独特的水、桥、山等载体,让苗族未婚男女青年在乌江两岸对唱情歌,大胆袒露心中对爱情的向往和愿望。可在乌江河畔选址修建对歌台、相亲亭,打造民族男女洞房,把苗族男女青年从相识到结婚的传统习俗,完整地保存下来。

6 布依族民族风情需要保护开发

布依族同样是一个喜欢唱歌跳舞豪爽表达情感的民族。它传统节日依然非常多,有:跳花会、三月三、六月六和查白歌节等。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的传统佳节,他们十分重视这个节日,有过“小年”之称。节日来临,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白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地里,传说这样做,“天马”(蝗虫)就不会来吃庄稼。

布依族人喜欢自己自己蜡染衣服,床上的床单、头上戴的头巾,还保留手工织布的工艺,这类布是自己种的棉纺的纱织成的布,质量非常好,常常作為贵重礼品送给来访的客人。

布依族每年的查白歌节非常浓重,可在乌江上选址修建对歌场、歌唱舞台或礼堂,让布依族喜欢唱歌的男女老少有一个专门唱歌、练歌的场地,同时请比较有名气的作词、作曲家为歌节创作歌曲,让布依族的美丽歌声,永久响彻在乌江大地。

7 彝族火把节等民俗文化需要大力挖掘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最有名的就是火把节。

如果在乌江沿岸,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组织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乌江两岸被火把的星星之火照亮,气氛热烈非凡,将是一番多么壮观的景致啊!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民族文化,完全可以跟秀美的乌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进行很好地传承与开发。乌江有了这么多民族文化的承载和陪伴,它就不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而是一条有深厚文化底蕴、有神奇传说、有动听歌谣、有好听故事的美丽河流。

8 乌江流域急需打造民族文化保护基地

乌江流域民族旅游目前缺少的就是科学可行的、良好的保护方案;好的策划点子;好的开发举措。如果没有好的保护措施,还不如不开发、晚开发,因为开发就是一种破坏,而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

比较有名的“乌江百里画廊”,同样存在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开发与保护发生矛盾,策划与宣传跟不上等短板,导致它的名气一直不够响亮。离达到文化地标的高度还相差甚远。百里画廊本身是一座文化宝库,却没有利用好,对乌江来说是一种遗憾和缺失。

乌江流域民族旅游要在政府主导下,组织各类专家学者,制订一套完整、科学、针对性较强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制度,让整个民族文化保护基地在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的管理下良性运行,并得以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和进步。

猜你喜欢

乌江流域布依族乌江
利用SWAT模型分析乌江流域蓝绿水时空分布特征*
又见乌江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自刎乌江(二)
自刎乌江(一)
乌江流域34县市共商保护和发展
乌江,乌江
乌江流域土司文化述略
布依族古村落平寨
乌江流域降水径流响应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