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基础教育走在内涵发展路上

2017-03-24汤文彬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内涵发展

汤文彬

摘 要: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便捷化、社会民主化发展的当今社会,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基础教育为人类发展提供全面的坚实的人才基础。笔者认为,只有让基础教育走在内涵发展的路上,才能发挥基础教育传承与引领的作用。

关键词:基础教育 内涵 发展

一、清晰课程及课程领导力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的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其为“作业”之意。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现代课程应当具备七个基本元素:教师,学生,教材(文本与事件),目标,规划,实践,评价。教师是相对学生而言的课程主体之一;学生是相对于教师的又一课程主体。师生相互关联、相对存在、相互促进。正如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教材,是师生互动活动的载体,它既可以是编者编著的有形的文本,也可以是师生活动所依托的具体事件。成为教材的事件,可以是积极的(正面教材),也可以是消极的(反面教材)。目标,是师生活动的价值追求;规划,是师生活动的程序,它可以是根据目标有意识明确的,也可以是情景性衍生的;实践,是师生依据规划,朝着目标互动的进程;评价,是对师生活动价值的认可与提示。由上述七个要素有机和谐地形成的时空,即为课程。因此,我们对“课程”可以做出这样的定义:课程是人类教育实践活动中促进师生成长发展的时空。所谓时空,是时间与空间的简略集合。它以物理学为基础,是从对物体及其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测量和描述中抽象出来的,涉及物体及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广延性和持续性。从哲学层面理解,空间和时间的依存关系表达着事物的演化秩序。“时间”表达事物的生灭排列,其内涵是无尽永前,其外延是一切事件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无尽”指时间没有起始和终结,“永前”指时间的增量总是正数;“空间”表达事物的生灭范围,其内涵是无界永在,其外延是一切物件占位大少和相对位置的度量,“无界”是指空间里的任意一点都居中,“永在”是指空间永现于当前时刻。以之来描述“课程”,揭示了课程的本质属性——发展性:课程是动态发展的,并且促进人(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又揭示了课程的客观实在性——课程主体——人是客观实在的,课程客体——教材、教育实践活动等也是客观实在的;还包含了课程的目的性——促进人的发展。这样就有了基于课程的一些新的子观点:教师是课程;学生是课程;教育事件(含文本)是课程;师生合作、交流、探究等互动的过程是课程;校园文化是课程;校园环境是课程等等。简言之,就广义教育而言:“事事皆课程”。

什么是课程领导力呢?课程领导力是指引领自己团队创造性地进行课程实践,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的能力。它包括课程思想力、课程开发力、课程规划力、课程实践力和课程评价力等“五个维度”。我们需要建立“教育方针——课改纲要——课程标准——课程规划——课程实践——课程评价”的认知体系来增强自己的课程思想力;需要根据学校地域和人文实际来增强自己的课程开发力;需要根据育人目标和课程价值的挖掘来增强自己的课程规划力;需要根据“教师、学生、文本和环境”等四个要素来增强自己的课程实践力;需要根据教育传承和引领的基本功能来增强自己的课程评价力。最终实现基础教育学校的课程影响力。一所学校,其课程影响力越强,她的社会满意度就越高。课程影响力越低,她的社会满意度就越低。

二、构建相对完善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教育是引人向善、教人求真的社会实践活动。无论是广义或者狭义的教育,都离不开“课程”这一载体。就学校教育而言,课程应当是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学校课程体系。这个体系的一级描述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依据当前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显性课程包括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包括学校文化、校园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教职工工作生活的态度与状态、教职工的言谈举止、学校硬件设施的风格、学生生活環境中的人文精神等。

三、理清内涵发展与均衡发展的关系

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就学校而言是可持续发展;就学生而言是差异发展;就教师而言是专业化发展;就教育管理而言是精细化发展;就功能而言是引领性发展;就教育实践而言是科学化发展。均衡发展是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有效策略。均衡发展的内涵有三:政府层面,主要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对教育投入的均衡,重点解决欠发达地区和农村教育的设施设备缺乏问题;社会层面,主要是区域之间对教育的理解与重视程度均衡,重点是解决城乡之间教育观念失衡的问题;学校层面,主要是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均衡,主要是解决“全体,全面,发展”的问题。因此,内涵发展与均衡发展是内在一体的,是源与水、本与木的关系。换句话说,均衡发展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的内涵发展。

教育既古老而又永远年轻。她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她需要“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她需要“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效果。让我们携起手来,做一名真正的教育人,让基础教育健康、愉悦地在内涵发展的道路上前行!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内涵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