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教育要将学生导向人生之路

2017-03-23戴林东

江苏教育 2017年84期
关键词:职校素质育人

戴林东

中职教育要将学生导向人生之路

戴林东

中职教育到底要成就什么样的人?这是决定中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和人生发展方向的大问题。

中职教育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更是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不仅要面向社会和市场,更要面向时代,面向人生。由“专业技能”转向“人生技能”,这是中职学校育人理念的提升,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从学生的现时发展放眼到学生的长远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

中职教育是课程教育。中职教育虽然也形成了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但对于职业道德、创业思想、创新机智、人文精神等的养化培育,仍然还有疏离之憾。课程育人不仅要实现教学与生产有机对接,而且要实现学生技能学习与人生发展自然统一。实施课程教育并非直接指向生产过程局部的技术环节和能力层级,而是涵盖企业生产项目(工程)运行过程中的系统技术和全面能力,并且应当自然渗透和有效吸纳思想、道德、文化等职业人生涵养。因此,中职教育课程发展需要以技能培养带动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等素质全面发展。

中职教育还是功能独具的特色教育。与其说职校生大多来自农村贫困地区、低收入家庭,倒不如说他们普遍带着既往教育中由学习挫折催生的心理雾霾和精神风霜。中职教育激活思想动力,夯实文化基础,学生才能发展好专业素质。所以,对职校生“对症施教”,更需要高度的教育责任和教育智慧。

一些职校对于中职教育的育人价值认识不足,只抓技能训练,忽略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即便是技能培养,也忽略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系统性、全面性养成,动辄针对企业生产局部或环节的即时需求,擅自浓缩课程,追求技能速成,追求就业实惠。这种违背职教宗旨的功利行为,虽然也能零星显现“劳动回报”的即时效应,但却导致学生缺乏职业人生持续发展力,“就业之路”成为“功利之途”。

诚然,流水线上的操作岗位是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但在“创新”“创业”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每个人都要通过就业去打造职业人生,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态如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面貌。职校生的“就业之路”不应该是狭窄之路、不变之路,只要拥有过硬的技术本领和厚实的素质底蕴,它就是通达多彩人生的宽阔之路、阳光之路。

G717

C

1005-6009(2017)84-0067-02

江苏省泗洪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职校素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