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解老年大学入学难的“ 绍兴探索”

2017-03-23浙江绍兴市老年大学钱东红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绍兴市分校教学点

□ 浙江绍兴市老年大学 钱东红

化解老年大学入学难的“ 绍兴探索”

□ 浙江绍兴市老年大学 钱东红

在绍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作为首批“全国示范老年大学”的绍兴市老年大学,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化解老年大学入学难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走在了全省前列。

延伸教学触角

一是建立老年大学分校。积极利用乡镇、街道和社区现有的成人教育资源,兴办老年大学分校,使老年教育向乡镇、社区延伸,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目前,已在市直2个乡镇开设具有一定规模的老年大学分校,下辖的区、县(市)也纷纷行动起来。

二是设立老年大学教学点。充分利用街道(社区)的部分空置房资源,先期在市区的城南街道秦望社区、蕺山街道龙洲花园社区、书圣故里社区进行教学点试点工作,街道(社区)相关领导也纷纷表示这是实现“养教结合”的好方法。试点期间,老年大学每个星期派教师前往各教学点集中授课,保证教育质量,每学期还召开教学点研讨会。在试点得到好评的基础上,目前又有5个街道(社区)以及市福利中心、市退休干部活动中心设置6个教学点。

三是设立老年电大教学点。从2012年开始,借助浙江省老年电视大学的优势,学校开展了远程教育的有益尝试,每学期开设3~4个班次的老年电大教学班,市老年大学本级除了做好老年电大各类教材的征订、分发和相关课程的面授工作外,同时做好开学和结业等相关工作,使老年电大教学点的学员始终有一种如在市老年大学学习的归属感。

优化现有资源

一方面,合理调配教室,提高使用率。除专用电脑、音乐、舞蹈等教室外,其他教室穿插错时使用,使现有教室容纳更多的班级和学员。这样每门课程的班级数和学员数得到最大化,有效化解了“一课难求”的矛盾。

另一方面,长短结合,合理安排学制,增加学员的周转率。把一些需要长期学习的课划分初级、中级、高级、研修等不同层次,把一些内容不太复杂的课设置为一年制,学员学满一年必须结业。现在,绍兴市老年大学每学年都有400多名老生退出,700多名新生进来,使学员流动起来,缓解了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矛盾。

搭载网络快车

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绍兴市老年大学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开展老年教育,经过尝试和充足的技术准备,于2014年6月开通了浙江省第一个网上老年大学,走在了全省前列。截至2017年5月,已经开设“时政教育”“文史国学”“书法绘画”“医药保健”“戏曲音乐”“体育舞蹈”“电脑摄影”“生活休闲”“本地讲堂”“幸福晚霞”等十个栏目,有课程视频资源1300余个,网站累计学习人数达4.6万人、14.3万余人次,点击量达181.2万余次。相当于利用网络办了一所低成本、全时段、大规模的老年大学,使全市老年人足不出户便能免费随时学习,惠及了广大长者。

与此同时,市老年大学微信公众号已于今年5月开通,广大学员可第一时间掌握学校报名招生等信息。2017年下半年,绍兴市老年大学计划开发“绍兴掌上老年大学”,集收听吧、视频等于一体,又为绍兴老年人增添一个新的学习平台。■

猜你喜欢

绍兴市分校教学点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绍兴市越城区孙端成校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数读绍兴市“五星双强”两新组织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成都分校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省实验分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