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老年教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2017-03-23上海老年教育研究院首席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忠海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年龄老年人大学

□ 上海老年教育研究院首席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叶忠海

国际老年教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 上海老年教育研究院首席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叶忠海

国外对老年教育内涵的认知

国外老年教育,又称第三年龄教育、高龄教育、长者教育、银发族教育,等等。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2002年后,国际社会特别在发达国家,随着对老年群体看法的转变(由认为是弱势、被救济的社会边缘群体转向认为是自由、睿智、具有独特作用的社会活跃群体),对老年教育的看法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由救济观、福利观转为教育观,即从带有救济福利性质的老年教育转向文化教育性质的老年教育。老年教育从源于救济福利的一部分,发展到脱胎于社会救济福利事业,成为独立的老年教育事业。

国外对老年教育内涵的主要看法:

——老年教育是养老教育;

——老年教育是休闲教育;

——老年教育是潜能开发教育;

——老年教育参与适应教育。

发达国家老年教育的特点

1.趋向共识的教育定位

发达国家将老年教育定位在教育范畴。作为人生教育的最后阶段,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公益的教育属性

从老年教育产生背景和条件来看。西方发达国家早期老年教育均是在社会福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是从社会老年救济和福利事业中脱胎出来的。之后,老年教育得以发展,其中一个基本条件也是将老年教育纳入社会公共保障事业。

从政策法规规定来看。发达国家发展老年教育,均制定了老年教育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规定了老年教育的社会公益性质。

从国际社会共识来看。1982年、2002年联合国召开的两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所通过的《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均体现了老年教育的社会公益属性。

3.多元化的办学主体

发达国家老年教育的办学主体呈现多元化局面。政府投资办学、高等学校办学、民间力量办学、老年人自主自治办学等。

4.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健康养生教育 *文化素养教育

*生活教育 *娱乐休闲教育

*社会服务教育 *再就业教育

*人文关怀等

5.注重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发达国家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因而在政策法规以及培训等方面加以保障和支持。

6.法制化的保障机制

发达国家意识到没有法律保障机制,就会严重制约老年教育的发展,因而重视立法,为老年教育提供法律保障。

7.双重投入的经费机制

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与其它多渠道投入机制相结合的老年教育经费机制。不同国家其老年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不尽相同。

发达国家老年教育的模式

1.学校式老年教育

通常是由高等教育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机会,其中包括专门为老年学习者开设所需的课程。

2.社区式老年教育

为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在社区内提供学习场所和设施,开展各种老年教育活动。社区式老年教育是最普遍的老年教育实施方式。

3.自助团体式老年教育

由一群志向或情趣相同的老年人,以自助助人精神组成团体,开展自主自治性的老年教育活动。

4.远程网络式老年教育

利用电视、广播、电脑、通讯科技等手段开展的教育活动,为老年学习者提供便捷的学习途径。

5.图书馆式老年教育

利用图书馆学习资源开展有意识的老年教育活动。这是国外老年教育常见的一种形式。

6.旅游式老年教育

组织老年人旅游,在旅游中实施寓教于乐的旅游学习。这是老年人最喜欢的学习方式。

第三年龄大学的概述

1.第三年龄教育的由来

第三年龄的提法源自法国,指的是60~75岁的年龄段,对象是处于退休阶段的老年人。1973年法国率先创立了第三年龄大学。1975年,欧洲几所第三年龄大学共同创建了国际第三年龄大学协会(AIUTA),总部设在巴黎。该协会是一个由世界各国老年大学和学术机构组成的非政府团体组织,是老年大学的工作网络。其宗旨是促进世界第三年龄大学交流、合作和发展,并力图通过学术研究使老年人改善生活并服务社会。第三年龄教育,是对该年龄段老年人进行新知识和新技能教育,其目的是不断提高退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2.第三年龄教育的特色

——自主性,学习活动由老年学员自己决定和安排。

——自助性,课程为非正规的自助学习。

——分享性,在学习活动小组鼓励老年学员之间分享知识和技能。

——按需性,即按老年学员的需要、学习兴趣和爱好来设课。

——社会性,第三年龄大学的行政和研习小组活动由义工负责。

3.第三年龄大学的两种典型模式

(1)法国模式

依托正规大学“自上而下”的运营模式。大部分由自身依托的大学拨给活动经费。目前,第三年龄大学正发生变化,最大变化是拓宽了学员类型。

(2)英国模式

由学员自主自助、自己管理的“自下而上”的模式。经费主要来源于成员们的捐献,成员们为自己所经营的第三年龄大学提供自愿性服务。

国际老年教育的发展趋势

1.老年教育的理论取向

——权利理论;

——自我完善理论;

——社会参与理论;

——终身教育理论。

2.国际老年教育的发展取向

——对老年人和老年教育的认知将进一步提升;

——对社会弱势老年群体教育将进一步关注;

——代际间的教育互动将积极推行;

——信息和通讯科技将更多地得以运用;

——地区间老年教育将逐步相对平衡;

——国际合作及资源共享将日益发展等等。

文化自信与借鉴外国老年教育

1.以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加快推进我国老年教育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出“文化自信”。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要坚定文化自信。”2016年7月1日习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讲话中庄严地提出坚持“四个自信”,并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信心。文化,从狭义来说,指的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成果的反映,体现人类的智力文明进步和精神文明发展。很显然,其中包括科学进步、教育发展。文化自信,包含教育自信、学术自信、学科自信。要以文化自信为引领,加快推进老年教育的发展。系统总结我国老年教育发展之路,发扬成绩,提升经验,弥补不足。

2.在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点上,对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有效做法,加以分析性吸收

——进一步强化老年教育社会公益属性的意识;

——进一步提升对老年人和老年教育社会价值的全面认识;

——加大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

——充分运用高等教育资源为老年教育服务;

——进一步动员社会民间力量参与老年教育。■

猜你喜欢

年龄老年人大学
变小的年龄
认识老年人跌倒
“留白”是个大学问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年龄歧视